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五一”黄金周即将来临,国内多数著名景区先后宣布涨价,黄山、峨眉山、九寨沟等旅游景点纷纷举行价格听证会,准备大幅度涨价。其中九寨沟的票价将由145元涨至200元以上,张家界的票价将由158元涨至245元……反对之声铺天盖地而来,有人甚至说“黄金周”将变为“宰客周”,以至于国家发改委不得不站出来表态,将对景区的票价进行规范。
面对这一边倒的“骂声”,我好生奇怪:景区节日涨价,何错之有?
首先,市场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当供给严重不能满足需求时,价格就会上浮。这是基本的市场经济规律。所谓“物以稀为贵”,蕴含的也是这个道理。
再者,调整价格是商家的权利。只要不违反《价格法》,比如没有构成暴利或倾销,商家完全可以自主定价。虽然景区基本上都是国有的,但旅游产品的属性是商品,而不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目前,各景区门票价格主要由当地政府部门来决定,实行的是政府定价,并纷纷举行“听证”。对此,我觉得:一,根本没有必要举行听证。因为旅游不是公用事业或公益事业,也与垄断无涉,不应在国家规定的应该听证的范围之内。在原国家计委公布的价格听证目录上也找不到“旅游”二字;二,所谓“听证”很可能是“伪听证”。在批评质疑之声占压倒性优势的情况下,涨价方案竟然都得以通过,显然不符合逻辑。
从景区的管理角度讲,利用价格杠杆调节游客人数也是必要的。近年来,每到“黄金周”,游客人数就成倍增长。由于游客严重超过最佳接待量,很多景区都不堪重负。“黄金周”热点景区行情预报虽然搞了好几年,但收效甚微。除了抬高价格的门槛,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其实,提高票价以减少游客的人数,在保护景区的同时,也是维护游客的利益。每次“黄金周”结束后,都能听到很多出游归来的人抱怨:“哪里是旅游,简直是看人头!”风景淹没在人海中,游客能没有意见吗?去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河南焦作云台山景区由于游客过多,导致景区无法正常运转,10月4日后不得不采取了“劝返”等拒绝接待的办法。景区面对众多来“花钱”的人不得不望客兴叹,游客千里迢迢来到景区却不得其门而入当然怨声四起,与其如此,何如早早涨价将一部分游客挡在千里之外呢?
也许有人要说,我很想在“黄金周”期间旅游,若票价太高,就游不起了。对这些低收入阶层,我感同身受。说实话,我最渴望的旅游项目是太空“天文游”,但数千万美元的花钱对我来说确实是天文数字呀。怎么办呢?只好不去了!旅游也是一种消费,消费都需要量入为出。作为中低收入者,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选择景区,而不能“剥夺”景区浮出门票价格的权利,就像不能指斥俄罗斯航空航天局“太黑”一样。
其实,旅游并不是节日期间的唯一选择。所谓“黄金周”本来就是旅游行业炮制的一个自利且很具诱导性的概念。不是已经有人批评“黄金周”导致的游人过度集聚破坏环境了吗?人们何不换一种度假的方式呢?如果出游的人越来越少,以至于“门前冷落鞍马稀”,哪个景区还会像今天这样“冒天下之大不韪”地涨价呢?
( 责任编辑:沈亚峰 )
来源:[凯迪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