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教育部近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不得举办或变相举办重点学校。
叫停重点学校,意味着回归义务教育的本意。公平是义务教育的基本价值。义务教育是具有全民性、公益性、基础性特征的教育,它不能将公民分为三六九等、提供不同的教育,而应该一视同仁,向每一个适龄少年儿童提供必需的、基础的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不具有选拔性、竞争性,政府的主要功能不是制造优秀、筛选尖子,而是维护教育公平,尽量提供无差别的教育服务。而重点学校制度奉行的是效率优先的原则,它主张将资源优先集中于部分学校,给予部分学生出类拔萃的教育服务,这显然与义务教育的本意背道而驰。
叫停重点学校,意味着遏制不断扩大的起点不公平。义务教育旨在给予每个适龄儿童一个公平的起点,以缩减社会不公平的程度。重点学校制度却激发出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绩冲动,促使他们将有限的教育资源集中到少数“重点学校”,将少数学校制造成优秀师资和高分学生的“收割机”。重点学校制度将义务教育变成复制和凝固社会差距的利器,不断扩大着起点不公平。
叫停重点学校,意味着压缩权力寻租的生存空间。区别对待的制度安排极容易导致权力寻租行为的泛滥,重点学校制度是滋生各类权力寻租行为的摇篮。出于自利的动机,为了争夺有限的教育资源,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之间、学校与学生之间上演了一场又一场权力寻租的游戏,最终将义务教育异化为布满权力腐败毒瘤的暴利产业。
基础教育的重点学校制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在90年代就已经被教育部正式取消。但是,一直以来,人们眼中所见的依然是“没有重点学校的重点学校制度”。这是因为,实行了几十年的重点学校制度已经将一个巨大的“不公平”抛给了社会,而这种“不公平”已经让某些强势阶层充分受益,与他们的利益息息相关。在没有刚性制度制约和有效补偿措施的前提下,“不公平”只会继续扩大而不可能自动弥合。
因此,要真正让义务教育回归本意,人们需要期待依靠刚性的制度遏止不公平的继续扩大,依靠合理的补偿措施缩小现实存在的不公平。作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己任的教育主管部门,在“叫停”之后还需拿出可行的措施,消除义务教育领域存在的一切特权,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铲除权力寻租和腐败的土壤。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义务教育”,共找到
3,342,023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胡晓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