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北京一家名为“迪亚天天”的超市,不再为顾客提供免费塑料袋,顾客若有需要,一个袋子得花1毛钱购买,此举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超市方面认为,此举目的不是为了多收那1毛钱,而是在于环保。他们意图通过加收这1毛钱的方式,提醒市民少用塑料袋,以降低白色污染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大多数顾客仿佛并不接受超市观点。他们觉得超市的做法,给自己带来了诸多不便,认为超市打着环保的幌子,实则是为了降低成本。
作为热衷环保人士,笔者十分支持超市的想法,但担忧这家超市坚持不了多久。塑料袋是“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之一”,其不可降解性污染环境,硬化土地,威胁人类生存环境。人们少用一个塑料袋,就是对环境献一份爱心。然而,超市作为日常生活中塑料袋供应源头之一,长期免费提供的做法,给人一种“不要白不要”的感觉,也助长了“拿得舒心,扔得放心”的“制造污染现象”。迪亚天天超市的举动,肯定会减少一些人使用塑料袋的数量,与免费提供相比,也肯定更有利于环保。
笔者担忧,1毛钱的环保措施,会不会限制了顾客的“脚”?北京天客隆超市在两年前曾实行过塑料袋收费的做法,但后来面对客源流失,他们不得不收回成命。还有,某一跨国连锁经营的超市,在世界任何国家经营时,出于环保的考虑,一概不提供塑料袋。但他们进入中国后,没坚持多久就开始“入乡随俗”了,为顾客免费提供塑料袋,“一个塑料袋可能让我失去一批顾客”。顾客作为经济人,首先考虑的是自身的经济与方便,环保相对考虑的少一些。他们在心里嘀咕:“别的超市都免费提供塑料袋,你凭什么多收1毛钱?”
超市的想法是前瞻的,顾客的选择是现实的,分不清谁对谁错。笔者以为,对具有环保理念的超市来说,与其多收1毛钱,不如奖励顾客1毛钱。具体做法就是,超市依然免费提供塑料袋,但如果顾客不要塑料袋,就从顾客购买商品金额中少收1毛钱。
随着科技发展,塑料袋与快餐盒等白色污染源,早就有了可降解与不可降解之分。然而,属于环保的可降解的制品却一直竞争不过不可降解的制品。究其原因,是环保塑料制品的成本与价格远高于非环保的。按照正常逻辑,国家为减少白色污染,应通过减免税、政策补贴等办法,降低环保产品成本,使之价格低于非环保产品。这也是大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然而,我国对环保制品的奖励政策与力度却明显不够,环保塑料制品企业得不到政策的佑护。
从经济学原理分析,加收1毛钱,属于惩罚经济,让用塑料袋者为可能制造的白色污染承担额外成本。对环保事业来说,惩罚经济是必要的,但远不及奖励来的直接与有效。笔者认为,奖励是最好的环保宣传。具体到这家超市,拿出1毛钱来奖励顾客的环保举动,既能让其环保想法付诸实施,也不至于让顾客因1毛钱而产生误解与反感,影响顾客来超市购买的欲望。
搜狗(www.sogou.com)搜索:“白色污染”,共找到
375,920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