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和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ExxonMobil)的CEO李-雷蒙德有着完全不同的心态,中国大大小小的企业在这个时候都不能想像,这家即将成为美国持有现金量最大的公司的CEO为什么会以大声咆哮的方式拒绝那些期待进行对外收购的分析师的建议。
中国政府近年来开始鼓励企业走向海外,尤其是5月1日更取消了投资境外购买境外企业的审批程序。投资银行家们表示,尽管到目前来看,2005年的中国企业并购市场显得有些冷清,但这无法阻挡中国的跨国并购(中国走向海外,海外企业进入中国)在今年下半年逐步风靡。
事实上,数据阻挡不了人们的信心。除了来自于2004年延续到今年的几宗轰轰烈烈的大型并购交易,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企业并购热潮正在进入公众视线。在联想集团于今年5月完成收购国际商业机器的个人电脑业务;TCL集团(行情 - 论坛)收购家用电器公司施奈德;以及被担心要价过高但仍在进行之中的中海油收购尤尼科背后,中国还在2004年一年内买下278家德国企业。
一切证明“中国旗下”正在席卷。
2005并购寒冬?
经历了2004年几起轰轰烈烈的大型并购交易以后,2005年的中国企业并购市场显得有些冷清。据市场数据提供商Dealogic称,在今年上半年亚太地区前十大并购交易中,澳大利亚就占了四宗,韩国占了两宗。在这十大交易里中国只占了一宗。而去年同期中国在亚太区十大并购交易中却占有三宗。
中国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最新公布的《全球并购报告》中也指出:2005年上半年,中国以34亿美元、17宗交易成为第三大收购方,但这主要是因为联想集团以18亿美元收购国际商业机器的个人电脑业务(亚太区十大交易之一),以及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以10亿美元收购电讯盈科20%的股份。
市场担心,2005年会是中国企业并购交易的寒冬。
中国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合伙人陶匡淳表示:“不论以哪一种方式结束,我们都可以认为并购市场在2003年已到达谷底,虽然下跌的势头甚为急速,但复苏却呈缓慢上升趋势。2004年年初公布的一连串大额交易为该年下半年的强劲增长奠定了基础。”
普华永道全球咨询业务主管合伙人弗兰克·布朗同样否认了这种减速。“我们看到更多的持续性的海外投资对中国的兴趣,包括已经来的和尚未来的,我们也看到很多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拓展,购并海外企业。就我们的业务而言,我们已经接触到的并购项目远远超过前面我们正在做的项目。2005年下半年我们的业务会更忙。”
《全球并购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在2005年上半年共完成454宗跨境和境内交易,交易总额达179亿美元,与2004年同期数字相比,交易额增长27%,交易量增长24%。“尽管中国在全球公司并购对象排行榜上落后于印度尼西亚和南韩而居亚太区第三位,但在区内公司中仍是并购对象首选。”
该报告还特别指出,一直以来,中国的并购活动以国外公司收购国内公司的交易居多,近年来越来越多大型中国企业也开始通过并购交易发展海外业务。
陶匡淳说:“最近的发展显示不少大型中国企业的发展日益成熟,这将是未来几年并购活动畅旺的吉兆。”
机遇与风险
《全球并购报告》印证了这些事实中国的并购活动(包括境内和跨境交易)较活跃的行业分别是工业制造业(40%)、电脑电子业(14%)和电讯业(7%)。
据德国媒体观察,中国在德国掀起的并购狂潮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中国企业对在德国生产完全没有兴趣,中国企业感兴趣的是销售渠道、品牌名称和技术。因此,大部分收购行为是所谓“设备买卖”(AssetDeals),部分涉及破产领域。则是,中国企业在购买德国企业的过程中至少已经投入了20亿欧元。
尽管如此,投资银行家们仍然表现出一定的担忧。他们认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仍然存在各种风险。
普华永道的弗兰克-布朗认为很多国内企业去海外并购的时候,不大像外资企业到国内来一样,后者更多的利用外部顾问来帮助他们。布朗还表示并购的时间和程序的问题也同样是一个问题。“举例来说,一个中国企业去澳大利亚,对当地企业的规章制度不了解,这是他们遇到的最大一个困难。”
此外,布朗还特别指出,除了中国以外的海外市场,绝大部分是非常开放的市场,绝大部分并购是在公开市场通过竞拍的形式完成的,这对中国企业来讲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不过,投资银行家们对人民币未来是否会升值给并购带来的影响仍抱有谨慎态度。“人民币究竟实行脱钩汇率还是浮动汇率是决定并购风险的因素之一。”陶匡淳表示。他认为未来外方进入中国的跨境交易可能会受到一些成本的影响,但总体上仍然是正面效应更大。
投资银行家们纷纷预计,未来五年中中国的各行各业有购并业务发生,金融业、高科技业务、自然资源、制造业都有很多并购机会,我们看到的趋势是交易的规模会越来越大。“这都会随着中国政策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 责任编辑:陈晓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