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户希望孩子能上学
低保户马玉秋:“小学收费还可以承担,上初中就觉得困难,明年,儿子考不上高中就不上了,让他早点出去打工也好补贴家用。”
在济南繁华的泉城路北侧,有一条古老的芙蓉街。记者在一个狭窄的小院里遇到了47岁的低保户马玉秋。 提起上初中二年级的儿子,马玉秋说自己“愁得不得了”。她给记者算账说,丈夫患心肌梗塞,从工厂病休,一月300多元,吃药都不够;她自己靠摆摊挣点钱,一个月收入二三百元。
“我们家最大的开销是儿子的上学费用,实在负担不起。”马玉秋说,儿子初中一年级开学就交了1000多元,初中二年级开学交了700多元,另外,还有班费、卷子费、书费、报纸费、资料费等,一个月最少有一半时间要交钱,今天八元,明天十元,学校要就得交,手里没钱只能找街坊四邻借。
马玉秋儿子所在的中学位于济南的老城区,班上同学家里吃低保的有一半。马玉秋说:“小学收费还可以承担,上初中就觉得困难,明年,儿子考不上高中就不上了,让他早点出去打工也好补贴家用。”
工薪阶层不买房也要上好学校
一位当保管员的母亲:如果不是为了孩子上学,当年就把单位的房子买下了。现在学校质量悬殊太大,所以宁愿出钱也要让孩子上好一点的学校。
在山东省商业学校读大二的乐雯生长在一个典型的工薪家庭。父亲在一家市级事业单位,月收入2000多元,妈妈在药品企业当仓库保管员,月收入约1000元。
说起上学费用,乐雯跟记者算了一笔账。小学属于就近入学,没花择校费。上初中时,划片的直升学校虽然离家近,却是一所“弱校”,选了一所学校上,结果择校花了4000元。考高中时与自己理想的高中差50分,想去另一所好点的高中,由于不够分数,交了2万元择校费。目前,乐雯读大二,大学一年收学费3600元,住宿费500元,学制三年。
为支付两笔共2.4万元的择校费,全家至今住在一套仅30多平方米的简易楼房里。乐雯46岁的妈妈说,现在学校质量悬殊太大,上初中时,如果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相当的话,上片内的学校会更方便,但是两个学校差距太大,所以宁愿出钱也要让孩子上好一点的学校。”
高收入家庭花高价买最优教育
先富起来的王群:家庭年收入几十万元,但每年教育支出占全家总支出一半以上。
从上幼儿园起,王群就不断给孩子“择校”,收费一个高于一个,最后选定的一家民办幼儿园月交费700元,当时是全市最高的。上小学前,王群为孩子考察了两三所学校,最后选定一所离家很远的重点小学,交了1.8万元择校费,在当时是全市最高的。她说,“中小学择校已经不是秘密,很平常。学校教学水平不同,我们只有一个孩子,当然要让孩子接受最优质的教育。”
王群对孩子的教育投入还有相当一部分花在了校外。她说,女儿从3岁多就开始上各种培训班:故事班,400元;美术班,500元;舞蹈班,2010元;琵琶班,2000多元;奥数班,600元;英语培训班,1600元;钢琴班,买琴1.7万元,一小时收费100元,一周一次,刚开始学,还没有算总花费。另外,课外辅导书一年花费几百元。课外培训总花费近万元。王群说,“这么算起来,每年教育支出占全家总支出一半以上。”
农民不堪教育负担
村民王大嫂:“两个孩子上学时,有时一年吃不上一次肉,只有过年时买点肉包顿饺子。”
记者来到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城关镇附近的鲍庄村,该村一位姓张的村民说,孩子今年上初二,一年费用3500元:学杂费200元,书本费300元/学期,取暖费50元,试卷费一年2次一次30多元,中午饭费100多元/月……全家年收入一大半用在孩子身上。他说:“孩子上初中,使使劲还能应付,考高中如果差1分,就要交6000元择校费,一年不挣个万儿八千的供不起孩子上高中。”
54岁的王大嫂说,大女儿初中毕业如果多拿些钱(择校费)能上学,但是家里拿不出,只好出去打工。16岁的儿子今年初中毕业,也遇到了这种情况,只能像姐姐一样出去打工了。” (责任编辑:马明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