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财经频道 > 国内财经 > 中国经营报2005特刊:商道维新 > 商界36计
建构商道伦理
时间:2005年12月21日21:37 我来说两句(0)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张翼 来源:中国经营报

  高歌、猛进、调控、跌宕、混乱、出海、坚毅、从容,割裂的主题词联成一线,我们,将以怎样的语调咏唱中国商界的2005?

  嵌入诡道著称的“36计”,勾勒商业图景,黑色幽默中点化、归总本年度的商人与商道。
关乎《孙子兵法》、“36计”的“演义”,是不能忘却的纪念,绝非哗众取宠式的调侃、戏耍。商业竞逐与军事战争颇多类似,商人们尽可从军事韬略中体悟赢商之道的玄妙。时下,各类以“向军队学管理”为内核的书籍大行其道,《孙子兵法》乃至“36计”被广泛地扩展为政治、商业、外交、体育、人生的指导艺术,似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商战亦然。战争是竞争的最极端方式。胜不可一,战争中没有也不可能有固定的打法,一切应以敌情、我情、地形、阵法来确定。重实利轻战略的商人们惯于将《孙子兵法》与“36计”杂糅一体,不经意间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 “36计”固然计计精妙,但都只是一“计”障目失全局,功利主义作祟追求阶段性胜利。设若奉“36计”为不二法门顶礼膜拜,只能以“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惨淡收场。毕竟,经营企业的终极目标是“可持续发展”。顾雏军、张海、万平们的“瞒天过海”就是一大教训。

  规则失范、待机盲动,“商业周期”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家的宿命。真实的商业周期不是对均衡的偏离,而是均衡本身暂时的波动。这本身就意味着,重构中国商界思维体系的迫切与紧要。简言之,商道即是义、利的均衡之道,彰显的是商业伦理精神。穿越障碍、成就商业伦理;抵达心灵,担当商道伦理。商道伦理,商人的精神图腾。我们饱蘸浓情倡行“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的新型商道伦理,以之冲撞、覆盖中国商人心智。

  第一计:瞒天过海(刘元煌)

  兵法原文: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兵法白话:阴谋秘计往往隐藏在暴露于外的事项里,辅以公开的形式掩护。特别公开的往往蕴藏着特别的机密。

  顾雏军被谁算计?

  玩瞒天过海这一计,顾的条件不好,或者说他来玩的成本太高,因为他有“前科”。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出茅庐的顾雏军以“顾氏热力循环”挑战传统的热循环理论,结果是撞个头破血流,不为学界认可。

  之后,顾销声匿迹。数年后留洋归来,摇身一变成了企业家。究其这段经历,也算得上是另一种瞒天过海。以格林柯尔为堡垒,顾第一次出手科龙根本谈不上精彩,甚至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赔本买卖:媒体对他群起而攻之,无穷的质疑令在香港创业板上市的格林柯尔市值蒸发达10亿港元。顾雏军挺了过来,无论如何,科龙作为顾的样板工程,利润是“做”出来了。之后,舆论与顾一段时间内相安无事,顾则大张旗鼓地玩起资本游戏。

  如法炮制,美菱,西湖,亚星,襄阳轴承相继落入手中。尤其是制冷方面,占有全中国1/4产能,令人对他刮目相看。规模优势成为顾炫耀的极好资本,再和他所谓的整合管理能力塑造出的成本优势交相辉映,顾雏军不再是当初的“吴下阿蒙”。上央视对话节目,成为央视年度经济人物,顾雏军风光无限。顾也在不经意间不断重复一句话,不要随便骂人是骗子。

  此时的顾雏军,胃口大得不仅仅限于制冷行业,汽车业已进入视野,很快,继扬州亚星汽车后,襄阳轴承,甚至是法国和英国的汽车设计与零部件企业,都被收入囊中。在顾看来,自己就像武林高手一样“打通任、督二脉”,一通百通了。

  偏偏冒出个郎咸平,不识国情,以《国退民进中的资本盛宴》为题,向包括顾雏军在内的一些人开火。几个回合下来,尤其是中国证监会出马调查格林柯尔挪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况,形势急转直下,顾也知回天无力,好戏从此收场。当初郎顾之争时,也有人“挺”顾。即使他成了阶下囚,也有人为他惋惜、叫屈。当然,也有人认为顾就是个骗子,不值得同情。如同36计是中国悠久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所孕育出来的,顾雏军这样的一批“风云人物”,则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和转轨的大背景下的产物。有的人用不规范的手段获取的第一桶金后开始“漂白”自己,然后他可能就“修成正果”了。陶醉于资本玩家呼风唤雨的痛快淋漓,肆意践踏游戏规则,那么,他只能被淘汰。当然,欠发达、欠规范的资本市场以及企业经营环境,也是屡屡产生“混世魔王”的温床。

  点评:顾雏军栽了,到底要不要把他当“骗子”?

  第二计:围魏救赵(姜蓉)

  兵法原文: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兵法白话:“围”是手段,“救”才是目的,要达到“救”的目的,就要分散对方注意力,避实击虚

  纺织品设限古铁雷斯意在拉美

  11月8日,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与美国贸易代表波特曼在伦敦签署《关于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谅解备忘录》,中美双方同意在协议期内对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棉制裤子等21个类别产品实施数量管理。历经8轮艰苦谈判,薄熙来签下的是怎样一纸“备忘录”?用薄熙来的话说是,“双赢的结果,但协议内容远低于中方预期。”

  中美纺织品的争端注定成为2005年中美两国国际关系的关键词之一。盘点美国对中国的纺织品政策不难看出其争端以外的一些玄机。

  在美国,行业协会游说国会的力量之强大是显而易见的。尽管,美国将纺织品配额放到最后期限取消是引起中国纺织品年初大量进入美国的最直接原因,但美国纺织业制造商并不这么看这个问题,在他们眼里,丢失的是市场和利益。于是全国纺织协会立刻开始游说国会,成为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设限的直接推手。

  纺织行业协会的游说下,白宫承担着国会对其施加的压力;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知识产权保护等中美经贸问题更成为案头难题。

  抛开中美纺织品问题,再看看布什同期面临的其他问题。美洲自由贸易区是布什政府推动的重要计划之一,从1994年以来,美国就一直倡导建立一个从加拿大到智利的美洲自由贸易区FTAA。但是在过去的10多年,谈判没有取得太大进展。11月,在阿根廷马德普拉塔举行的第四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Summit of the Americas上,拉美国家对于重启FTAA谈判持保守态度。

  之前,美国商务部部长古铁雷斯率贸易代表团访问中美洲三国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想扩大美国在美洲的经济联系。启动FTAA看似是美国希望通过此举增加与拉美国家的经济联系,而实际上通过这种方式以加强对拉美地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抑制中国纺织品的同时,美国在帮助中美洲自由贸易区国家的服装生产业。美国国会代表纺织协会向白宫施压的同时,美国白宫也把对中国纺织品的设限措施作为说服美国国会支持中美洲自由贸易协定的工具。

  然而,美国的纺织业并没有从设限中获利,布什政府实际上是按下葫芦起了瓢。

  点评:你围魏救赵,我迂回包抄。屡遭各种贸易壁垒限制,类似纺织品的“中国制造”可考虑通过在中南美洲建立自己的生产制造、物流运营据点,间接打入美国。

  

  第三计:借刀杀人(张翼)

  兵法原文: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兵法白话:“敌对”的征象已经表露,而另一种新生力量正在扩展,应当立即借用这种力量去消灭敌人。

  尹家绪呐喊:“微车”无罪“限小”有过

  激赏尹家绪的人,当面赞他有“民族主义者”的血性;也有人在背地里指摘,讽他以冠冕堂皇的借口和理由为自家制造的微车产品不遗余力地聒噪、造势。在反对者看来,他的所作所为,几乎类同于“借刀杀人”。借“刀”,在中国汽车界带有显著的“潜规则”印记。对于个别内资汽车企业“租借”洋人发动机以壮门面的把戏,我们已经见怪不怪。

  尹家绪倒不用那样去借“刀”,他手里就紧紧攥着一把,就是那种俗称“小面”的微车。尹家绪“治”下的长安汽车集团,如今是中国微型车行业的霸主。“如果还沉醉于大排量汽车,中国对世界石油的依赖度将进一步加剧,汽车产业对石油的依赖度也将加剧,高油价和能源紧张对我国的影响远大于西方国家。”尹家绪手擎的“大刀”向“油荒”砍去,也“砍”向大排量车。

  “支持小排量汽车就是支持中国国民车的发展,支持小排量汽车就是支持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与发展。”2005年9月5日,召见媒体时的尹家绪习惯性挥动手臂,誓言要将“呼吁微车解禁”进行到底。这是继今年3月全国两会提交议案,8月16日提交《万言书》后,尹家绪在本年度的第三次激情呼告。与前两次口头、书面呼吁不同,这一次尹家绪动了真格。当天,长安在全国范围内同时启动大型促销活动,对旗下长安微车及零配件全线优惠。尹家绪这样解释,“降价就是在为微车解禁开道。我们降价就是要让更多的老百姓买得起汽车。”

  北京北二环,长安汽车最早的驻京办事处所在地,1998年下半年,尹家绪出任长安汽车集团总裁,之后数 年,尹家绪每次上京都住在这里,出入所乘皆是红色奥拓。这辆车给尹家绪带来了无尽烦恼。不能上长安街,不能进一、二环主干道,每次出去办事都要研究地图,唯恐被交警处罚。如此小心翼翼也无法避免失误,两次被罚的经历让尹家绪心里很酸。

  自驾长安“小面”穿越北京长安街,尹家绪一直等着这一天,一等就是8年。

  “微车成了不环保、安全性差、阻塞交通、影响城市形象的代名词。事到如今,北京等地的政府官员对微车的认识显得还是那样陈旧、落伍。”尹家绪对“限微令”的强烈不满溢于言表。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城市并没有出现任何废止“限小限微”政策的迹象。12月10日,在《中国企业家》杂志主办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尹家绪声称,“限微不止,我的呐喊就不会停。”

  点评:学中文出身的尹家绪平生最喜“边塞诗”,心情郁闷便强迫自己悠然沉醉于空旷、苍凉的意境。有身心疲惫之时,也有孤独落寞之痛,尹家绪的“苦”谁人能解?

  第四计:以逸待劳(刘晓午)

  兵法原文: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孙武《孙子兵法之军争篇》)

  兵法白话:凡是先到战地等敌人者从容,后到战地应战者疲劳。所以善于战的人,能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控制敌方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战形式,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斗士”严介和

  某种意义上说,富豪榜制造了“黑马”严介和,而严介和可能成为富豪榜的牺牲品。“富豪榜非但没有带来帮助,反而带来了伤害。”严介和袒露成为中国第二大富豪的最大感受。

  黑马富豪的名声让严介和成为全国各大主要财经媒体的头条新闻,但这一巨大的品牌效应付出的订金和代价颇为昂贵:严介和丢掉了过百亿的国企收购合同,并被迫实施从商以来第一次战略性收缩和转折。

  严介和以失落但坦然的心情面对十月以来的多事之秋。他承认富豪榜影响了国企收购工程。接二连三的国资收购受挫,一系列事件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太平洋集团大规模退出国企收购。取而代之的是,太平洋集团将进军能源产业,参股国有大中型能源项目。严介和形容此举为“有进有退”。

  位居中国第二富豪的严介和出身于文史教师,丰富的人生经历练就了一付绝佳的口才和心态。严早年弃教从商后,竞聘一家工厂的厂长。当时共7个人参选,除了严是一个临时工外,其他人都做过厂长、经理。然而结果令人咂舌。“年龄最小,资历最差,社会认可度最低,人脉最疏”的严介和凭借“过人的天资”竟过五关、斩六将,各项考核均第一。

  严介和自豪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他们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市里哭笑不得任命了我为新厂长。”严介和总结说,“教书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聪明,但此次让自己认识到自己真的很优秀”。

  进军高速公路领域后,严创建太平洋集团,凭借所谓的BT“建设——移交”模式在基础设施领域建设中大行其道。据称,正式创建于2002年的太平洋建设集团,目前工程订单已达到2600多亿元,先后收购了31家国有企业,成员企业达60家,职工总数达十几万人。

  一如早前的竞聘一样,在几乎被国企垄断的基础设施领域中,严介和的感觉异常轻松。“太平洋是我国非公有制企业中唯一的国家公路、市政和水利工程三个总承包一级资质的民营企业,在这个领域里和国企竞争,我的感觉非常好。”

  谈及竞争对手,严介和向媒体并没有表示过多的担心——“唯一和我们竞争的,是中央直属企业,而他们在内耗成本、腐败成本方面根本没法和我们竞争。高速公路市场很大,我们可以美美地独享。”

  从一介教书匠到黑马富豪,在商战屡战屡胜的严介和今天遭遇了滑铁卢,而这次面对的对手不是生意场上的企业,而是“媒体和舆论”的质疑。在丢掉国企收购大单,并被迫实行战略转型后,严介和心态依然故我,似乎愈战愈勇。

  “我现在向全国媒体宣战,太平洋没有任何原罪,我们的商业行为都是阳光下的交易,欢迎媒体到太平洋集团来采访调查。”在落选福布斯中国排行榜后,严介和严肃地对本报记者说。

  点评:诗人气韵浓重的严介和,算得上是位优秀的语文教师。此前,严介和受邀参加本报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报告厅主办的“挑战企业家”活动,公开演讲中华美辞藻充斥其间,严介和似乎在特意地回避外界对其“生意模型”的猜疑。廓清严介和,殊非易事。

  第五计:趁火打劫(尤红梅)

  兵法原文: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兵法白话:行业不确定性很大,乘乱取利、取势。

  SAP“打劫”Oracle

  当甲骨文公司全球总裁埃里森乘坐私人飞机,满世界下挑战书,发起“战狼”般的并购时,表情简单、语言机械的SAP全球总裁孔翰宁在埃里森的烟火中从容地吆喝着自己的买卖。

  “由于仁科被甲骨文购并,SAP减少了一个重要的竞争对手。”SAP大中华区总裁西曼说,“这将直接推动SAP走上快速增长的轨道。”欢快的还有西曼的上司们,远在万里之外的SAP全球运营部门总裁莱奥·阿普赛克直接对埃里森表示感谢。他说,甲骨文同仁科之间马拉松式的并购,给用户带来了不确定性,这是促进SAP业绩增长的重要原因。

  进入2005年,埃里森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整合并购后的仁科以及其他被并购者。对SAP而言, “当这场马拉松式并购为SAP的市场份额增长提供绝佳机会时,SAP没有理由放弃。”

  2005年1月18日,并购后的仁科作为甲骨文子公司重张,甲骨文对仁科的整合进入实质性阶段。一向低调内敛的SAP突然之间变得锋芒毕露,推行以牺牲利润换市场的策略,对甲骨文实施更为严厉的扼制,SAP部分产品降价幅度达到25%,这在SAP历史上绝无仅有。SAP同时开始了捣毁竞争对手价值链的步伐,1月20日,SAP宣布并购为仁科客户提供服务的TomorrowNow软件公司。 在仁科的客户中,有大约4000家也使用SAP 的产品,收购TomorrowNow让SAP得以渗透到甲骨文的新客户群里。不仅如此,SAP还推出了针对仁科和JD Edwards用户(注:JD Edwards当时已经被仁科收购)的“挖墙脚”计划——“消费者移植安全通道”。

  此前,甲骨文与仁科的并购陷入拉锯战引起客户质疑时,内敛而冷静的孔翰宁谨慎地把握机会,狠狠痛击。获知甲骨文宣布并购仁科的消息后,SAP立即开始市场战略部署,SAP全球对于金融和人力资源系统的技术中心成立。SAP方面的解释是:“需要人力资源和金融管理应用软件服务的客户听说仁科正被背后的甲骨文死死盯住,我们与客户谈判也变得轻松。” 按照西曼的说法,这两种应用方案是仁科的强势,也是SAP积蓄已久的,只不过是“提前派上用场”。

  2004年,随着美国司法部对甲骨文并购仁科的深入调查,SAP则开始在竞争对手们的并购战争中为自己寻找更加有利的时机,SAP掀起平民化运动,实施中小企业应用系统的“燎原计划”。观察家们看来,SAP平民化运动有着更深层次的盘算。一是仁科和Edwards公司整合没有进入正轨,SAP进军中小企业市场可以抢占Edwards公司的市场份额;二是埃里森在2003年末就预谋向中小企业延伸触角,SAP的平民化运动也是对甲骨文有力的一击。

  2005年下半年,埃里森的并购在继续,9月宣布收购Siebel,针对甲骨文的收购, 孔翰宁在媒体的声音似乎越来越多,“我们的战略非常清晰,我们将于年底前发表相关声明,到时无论是产品还是市场策略用户都会一清二楚。”

  点评:行业动荡、时局混乱,要么被人“劫”,要么打劫对方。

  第六计:声东击西(张召虎)

  兵法原文: 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兵法白话:声东是虚,击西是实,一实一虚之间,尽显兵不厌诈的智慧。

  尹同耀们的“美国情节”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耀懂得佯攻战法吗?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裁胡茂元深谙四渡赤水之精妙吗?我们不知道,但他们至少知晓“声东击西”的利益所系。

  西方是出口核心利益所在,要想打开新市场,消化不断增加的产能压力,必须向成熟市场输出。这句话现在看有点像天方夜谭,但对汽车厂来讲却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现实。

  东南亚和中南美洲市场是日本、韩国的出口发祥地,特别是韩国现代,得益于向发展中国家的输出。但它们赚到的第一桶金还是在美国,因为只有美国市场能消化单车利润高的产品。中国人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马上进军美国并不现实。

  原因有三: 一、不熟悉市场、规则。尹同耀说一定要去美国市场,这是早晚的事,但现在必须谨慎。欧洲市场也一样,准入规则我们还没有搞清,否则就不会有德国汽车协会的实验结果,在9月的实验中,陆风车“头破血流”,当地报纸称中国车的钢板不合格。这一撞至少让中国军团清醒,现在还不是在欧美战场正面作战的时候。

  二、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都不高,德国媒体称八成欧洲消费者愿意买一辆中国车试试,但这种宣传很可能来自中华或者陆风的代理商,我们的品牌还无法和日本、韩国相比,即使有人相信中国品牌,多半也来自对亚洲制造的盲目追求。

  三、中国制造恐惧症,我们的汽车制造厂人工成本每小时2美元,是美国的1/30,中等技术人员的工薪差甚至更大,以如此低廉的制造成本大张旗鼓地进军欧美,将遭到当地工会组织的强力反弹。

  有这三点,就能绊住东方人的脚步。正面进攻不行,只能改变战法。

  奇瑞进军美国的步伐开始受制,长城汽车宣布推迟在美国的计划,李书福也说:“我从未讲过现在去欧洲。”他们开始制造“烟雾”,在俄罗斯、中东和东欧连营三百里,摆出大干一场的架势。长城在俄罗斯的CKD工厂、奇瑞在南美的宣传攻势,使西方人开始相信,至少在5年内中国人不会打过来。

  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统计了今年1~8月汽车出口国别情况,亚非拉第三世界占中国汽车出口目的地的65%;但按照海关总署的统计,赚汇最多的地方是美国、德国和日本。“二八定律”再次生效,最少的国家让我们赚到最多的钱。

  当消费者喜欢更物美价廉的中国车,这一高端市场重新洗牌,西方世界不愿见到中国人去占领比海尔洗衣机更高端的工业市场。而中国人在“声东击西”的布局中,也会有不和谐的声音出现,就像中国摩托车在东南亚相互倾轧一样,中国公司在购买英国破产企业罗孚时也在不理智地竞争。这让西方商界稍稍松了口气——中国汽车商人还很嫩。

  “声东击西”的智慧力量不容忽视,欧美人也很熟悉。滑铁卢那块高地,100年前打了一场经典的“声东击西”战役,普鲁士的布吕歇尔元帅有意向柏林撤退,吸引法军主力,然后突然调头增援英军,导致战局彻底转变。现在轮到中国汽车厂来思考了,什么时候打回比利时,我们能不能“教训”拿破仑?

  点评:经过20多年发展,中国汽车产业临近拐点。“声东击西”充其量是支撑一时的战术,发展自主品牌方是恒定的战略抉择。

  第七计:无中生有(王其明)

  兵法原文: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兵法白话:说假话、造假象诳骗对手乃至世人,以达到所设想的目的。“无”是迷惑对手的假象,“有”则是假象掩盖下的真实企图,此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常常被采用,让对手以假为真。

  

  “大嘴”任志强

  8月1日,北京,天气燥热。不过,天气热不过北京国土资源局的清河土地拍卖。半小时内,地价由18亿元涨到25.65亿元,最后被华润拿下。这一宗土地拍卖的高价立刻引起了市场的强烈关注,自然,也引起了向来以嗓门大并一直在和建设部争论是否地荒的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的注意。任志强立刻放话:“从18亿元起拍到25.65亿元拍出,为什么北京清河地块能卖出这种天价?就是因为土地供应量不足,有块地大家就抢!”

  任志强的地荒论有如下依据,2005年土地购置面积下降了6.8%,在地产投资保持27%的高增长中,土地的购置费用保持了18.9%的高增长。但多花了钱所购买的土地面积却少了268万公顷。不知是统计的滞后让高增长的土地购置费中的部分资金在弥补上年未交齐的土地购置费,还是今年的土地供给价格又出现了超过20%的暴涨。假如没有滞后因素,都反映的是当年的实际情况,则只能说土地现有市场中的供给量是在去年仅增长了5.9%之后,出现了全面下降,并且价格暴涨。

  分析人士指出,任志强,一个房地产开发商,自然说话都是为了一方之私利,其目的是为了混淆视听,从而渔利而已。换言之,任志强为了企业利益,在无中生有。只是运用自己的声名,假借媒体,使媒体导向有利于自己而已。

  相关部门公开的数据是最好的说明,2000~2004年,北京市通过出让方式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土地总量为14663公顷左右,房地产业完成土地开发总面积约为5253公顷,尚未完成开发的出让用地面积约为9410公顷。2004年8月31日后,还有约5000公顷的建设用地通过“招拍挂”制度进入房地产开发市场。目前,北京市尚有14410公顷左右的建设用地可用于房地产开发。按照2000~2004年年均供地1051公顷计算,目前北京未开发的建设用地仍可满足10年以上的开发需求。

  显然,土地供应是合理的,房价之高是必须要调控的,土地招、拍、挂是必须的,并且不是太早了,而是太迟了。

  点评:潘石屹这样评说任志强:“他常批评别人讲话逻辑混乱,别人的报告逻辑混乱,只要不进入他的逻辑,不进入他的思维习惯,他都觉得是混乱的。”混乱的任志强。

  第八计:暗渡陈仓(张翼)

  兵法原文:示之以动,乘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兵法白话: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谱写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战例,奠定刘邦大业,“暗度陈仓”的前提,是“明修栈道”,即公开地展示一个让敌人觉得无害的战略行动,以使敌人松懈。

  “示弱”与“示强”金志国“缠斗”李福成

  往事不可追,回忆仿佛冷风吹。耗时3年的“闭关”整合暂告一段落,金志国大有解脱之快感。2005年年初,当金志国“完整”地将自己暴露于外,口中仍念念有词,叙说着整合的诸种苦楚。燕京啤酒方面也奇怪,难道这便是金志国“现形”的所有由头?

  外界还没从“金志国式”结满忧伤的故事中醒过神来,年初时分,金志国带着秘书潜入京城。名义上是来参加年度会议,实际上,是对青啤北方事业总部做出重大调整。金志国有转卖场数啤酒瓶的良好习惯,每次进出北京,金志国总是闷闷不乐。青啤何时能在北京翻身?这个问题,一直悬在金志国心头,3年无解。基本破除整合困局后,金志国抖擞精神准备再斗李福成。

  青岛啤酒与燕京啤酒有“仇”,这一点从两家的广告语可见端倪。2005年,青岛啤酒捆绑赞助了央视的“梦想中国”并推出广告语“激情成就梦想”。相形之下,燕京啤酒的广告语“感动世界、超越梦想”,很显然带有“挑衅”成分。但是只要说起李福成,不管是私下里还是公开场合,金志国都心存真诚的敬意。李福成和彭作义是“哥们”,资历绝对胜过金志国,3年多了,金志国憋了一口气要和李福成“煮酒论英雄”。2001年,奉彭作义之命,金志国在燕京啤酒家门口创建了青啤北方营销总部,还没等运筹帷幄一番,彭作义意外辞世,金志国被紧急召回总部善后。金志国跳级接班,3年勤于内部整合,再难有机会挑战李福成。这成了金志国的心病。

  2004年四五月间,在青啤大厦,金志国恼怒地拍了桌子。北京方面告急,青啤北方事业总部总经理赵鹏带着得力干将跑到了燕京。赵鹏服务青啤18年,经金志国一手提拔,被放置在“对敌斗争”最前沿,可赵鹏偏偏有负重托、弃主而去,金志国那个撮火啊。没过几天,原深圳市青岛啤酒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国湘率众也投到了燕京啤酒麾下。接连折损3员大将,金志国决定以会猎京城、“炮打”李福成的方式挽回颜面。

  2005年年初,金志国发动攻城号令,调集上千万元狂砸北京市场。为拿下北京市场,金志国已经做好了2006年不赢利的最坏打算,拼尽全力只要市场占有率。“青啤大优”开始在北京卖场铺货,产品直达社区。燕京啤酒在北京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体现在其强大而稳固的终端网络,更有市场覆盖庞大的“普京”冲量支撑市场。醒悟过来的青啤开始在低端啤酒领域推新品,强攻燕京。李福成绝不“示弱”,他的目标是通过与3000多家终端签订专营协议把“大优”打成“大忧”。今年6月,在顺义召开的燕京啤酒节上,李福成很得意:“燕京已将青啤的火力压到了城乡结合部。”李福成断言青啤的营销策略将以失败告终。事实上,今年6月以后,确实在北京城的主流渠道难觅青啤踪迹。

  现在来看,金志国强攻燕京多少带有意气用事成分。在北京,青岛啤酒的品牌知名度略高于燕京,双方都在95%以上,但是渗透率燕京达到80%而青啤不到10%。这依然是攻守双方青啤、燕京目前在北京市场的既有格局。

  点评:虽未“失手”,李福成理应反思,京城之外,燕京还有多少骄傲值得炫耀?

  第九计:隔岸观火(宁平)

  兵法原文:阳乘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顺以动。

  兵法白话:打击并消灭对手,不能盲目地趁火打劫,要先袖手观望,看火势发展,等待火势蔓延,从内部烧垮敌人的有生力量,坐收渔利,这是隔岸观火的精髓。^`

  海信择机而动 周厚健入主科龙

  一开始,形势对海信并不利。当时顾雏军不愿科龙落入竞争对手手中,第一个“求救”电话打给长虹“当家人”赵勇。海信的业务虽然以黑色家电为主,但却已经进入了空调和冰箱领域,和科龙的业务有潜在的全面竞争关系。而站在当地政府立场来看,科龙的品牌归属和公司总部所在地将直接影响当地的财政税收和就业,因而,当地政府会倾向于尽量将科龙的品牌和公司总部留在本地。这样一来,广东本地的企业或者是品牌实力与科龙有较大差距的企业无形中占优势,因为这两类企业一旦收购科龙,业务重心都仍将放在广东。

  7月底,顾雏军被拘的同时,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率6人收购小组南下广东顺德,与科龙和当地政府展开了接触。当时就有消息,海信打算出价11亿元收购顾雏军在科龙的股份。但海信随即在出价不符上做文章,予以否认。在当时几个买家中,海信被排在最边缘位置。当时的形势是,出面同海信洽谈收购问题的科龙副总裁严友松与顾雏军一起被拘,当地政府开始主导科龙的收购谈判,顺德本地企业成了谈判的主要对象。本来,海信选择在7月底出手,就已是隔岸观火的结果。早在6月份科龙连续停牌时,顾雏军北上赴京公关。公关无望的情况下,顾不得不考虑转让科龙股权。在这个时候,海信初步表明收购意向,但却一直没有太多实质行动。

  顾雏军举棋未定,一方面想通过自己的退出平息,另一方面又不甘心彻底退出。7月初,顾雏军曾与央企中国诚通集团签署一个妥协方案:广东格林柯尔将其45%的股权转让给中国诚通集团,4%的股权转让给银河证券,顾雏军仍保留对广东格林柯尔的绝对控制权并通过后者控制科龙。不过这一方案未能让各方满意。事情拖延到7月底,形势对顾雏军越来越不利,长虹和诚通先后退出收购。海信感觉时机到了,周厚健果断行动,想抢在形势进一步变化之前谈妥收购科龙事宜。只可惜,事情变化实在太快,随着顾雏军被拘,当地政府主导局势,海信只能选择再度等待时机。

  周厚健撤回青岛总部后,留下海信集团营销公司品牌总监王瑞吉驻守广东,以考察新的收购对象为名,密切关注科龙股权转让进展,随时向海信集团营销公司总经理杨运铎汇报进展。

  至8月下旬,顺德本地的几家企业都在价钱上与顾雏军谈不拢,周厚健看看新的时机已到,才让王瑞吉撤回青岛。此后,周厚健再度亲自操刀,终以9亿元的协议收购价格打动顾雏军。9月9日,顾雏军于看守所内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海信收购科龙尘埃落定。

  点评:周厚健的突然鹊起,纯属节奏的胜利。

  第十计:笑里藏刀(崔毅)

  兵法原文: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兵法白话:现代商务活动中,笑里藏刀时常用于商务谈判,外表看来温和谦恭,实际上并非如此,其中有气量狭小的,有阴险狠毒的。目的是想让对手服从自己,进入设计好的圈套。

  中国钢铁业“知耻而后勇”

  2005年年初,国际铁矿石大幅提价71.5%的消息在中国钢铁业引起轩然大波。此前,频繁向中方示好的“三巨头”的那张张笑脸,还不时出现在中国钢铁企业老总的清晰记忆中。虽然对于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BHP和力拓三大铁矿石供应商来说,提价并非针对中国,但由于中国近两年经济的高速增长,铁矿石需求巨增,因此,提价后,中国钢铁业的损失之巨,难以名状。

  面对国内众多中小钢铁企业及钢铁下游企业的群情激愤,首次参加与“三巨头”铁矿石谈判的宝钢,有些按耐不住,其负责人面对各方质疑,再三强调此类谈判的程序与规矩,即:买方中任何一家钢铁企业与“三巨头”中任一家公司达成价格协议后,其他企业均应跟随定价。由于同时参加谈判的还有日本的新日铁和欧盟的阿赛洛,因此,此负责人言外之意明白无误:即使中方力挺,也无力回天。毕竟,孤掌难鸣。

  “三巨头”放出风声:明年铁矿石价格可能在今年基础上,再涨10%至20%。这显然与中国买家的心理预期差距甚远。一些大中型钢铁企业市场部人士告诉记者,今年国内钢材价格的走低,将影响明年铁矿石需求的增长,铁矿石价格应有所下降,至少在目前的价格上不会有太大的变数。而任何10%以上的涨价,将难以接受。

  虽说市场可能不支持铁矿石价格再次大幅上涨,但要真正摆脱受制于人的地位,还需中国钢铁业的共同努力。11月,以宝钢、首钢、攀钢、重钢、鞍钢为首的70家中国钢铁企业结成联盟,他们以占中国90%以上的铁矿石进口份额,联合向“三巨头”施压,以图降低铁矿石价格,力争使铁矿石价格在现价基础上,不升反降,下调10%至30%。而去年,国内只有16家钢铁企业参与了铁矿石价格谈判。

  谈判技巧上,中方也制定了“先攻印度,再图三大”的总体策略。由于印度是“三巨头”之外,中国最大的铁矿石供应商,因此,与印度谈判的成败,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明年铁矿石价格的总体走势。11月7日,中国和印度的铁矿石价格谈判结束,印度终于接受中方要求价格下调的谈判条件。目前,中国每年从印度进口铁矿石约5000万吨,仅次于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铁矿石量。在与“三巨头”谈判前夕,中国取得如此胜利,将为接下来的铁矿石价格谈判开个好头。

  “在中国钢铁企业已全面亏损的情况下,矿石价格还要涨,政府不关心是不可能的。”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司长刘铁男在与澳大利亚必和必拓中国区总裁谈话时暗示,中国政府可能会介入即将展开的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

  点评:宁减产、不低头,这就是中国钢铁企业的鲜明态度。短期来看,期待铁矿石价格理性回归不很现实,继续产业调控,同时加速国内铁矿开发似乎是不错的选择。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张翼)

  兵法原文: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傍,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西汉·无名氏《鸡鸣》)。

  兵法白话:桃树要受罪遭难了,由李树来代替,桃活李死,谓之“李代桃僵”,这是一个比喻,用来概括各种替代受过、受难的现象或做法。

  郑坚江的“选择题”

  一个是手机、一个是汽车,选择哪一个?

  2005年年初一段比较长的日子里,奥克斯集团董事长郑坚江一直被这样一道选择题深度困扰。郑的本心是用尽双手之力抓牢这两个“过热产业”,但当他必须直面“二选一”的抉择,内心浸透血泪。

  今年3月24日,宁波奥克斯集团正式对外宣布退出汽车业,占地1000亩的奥克斯汽车基地旋即处于撂荒状态。“汽车”二字如今在奥克斯集团内部是个敏感词语,汽车修理工出身的郑坚江有着常人难以体会的浓烈的汽车情缘,放弃汽车对他来说算得上是至痛。

  虽然奥克斯在汽车领域“激流勇退”,但因为方式方法的失之轻率,在相当广泛的层面引发了颇为激烈的言语攻讦,奥克斯的商业信誉面临考问。打个比方吧,汽车就如同郑坚江身上不可触碰的那根“软肋”,痛。在从品牌知名度向美誉度提升的过程中,郑坚江提出过一个口号:奥克斯要脱下“功夫装”,换上“西服”。隐含之意明显,不走寻常路的“顽劣少年”奥克斯要变脸为温良恭让的谦谦君子,奥克斯要在触及灵魂的程度上与过去的“草莽行为”诀别,企业文化、行事风格也要相应变革,这将是彻底的割舍与放弃。

  一周之后,今年3月31日,国家发改委在其网站发布公告,核准华为、奥克斯等5家企业的手机生产项目申请报告。状告信产部不作为风波未息,首批拿到梦寐以求的手机牌照,奥克斯的“幸运”让人意外。

  正所谓,梦破碎了,再做一个。

  得失之间,奥克斯人理应清醒,毕竟,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至今,外界对于奥克斯的整体评价褒贬不一、毁誉参半,最大的怀疑莫过于,靠炒作支撑起的品牌如何可持续?2004年,奥克斯的销售收入冲破百亿元关口,郑坚江开始刻意地培植品牌。“汽车事件”之前,奥克斯上下倾注气力为提升美誉度殚精竭虑、费尽心计。此前历过努力,奥克斯说服全国工商联,把全国民营企业管理信息化交流会搬到了宁波,奥克斯、雅戈尔两家宁波籍企业的信息化实践经验成为众多民营企业观摩学习的“样板”。那个时候的奥克斯已经在有意识地转变身形,只可惜未能“一以贯之”。谁能料到“汽车事件”到最后演化为奥克斯的信任危机?成长是一种历练,更是一种责任,任何不经意的闪失都有可能辱自身的操行记录。但愿,奥克斯汲取在“汽车事件”中的沉痛教训。

  对比一下,你会发现,从进入时的行业背景到市场操作技法,奥克斯做手机与当年做空调,有着惊人的一致。套路大致有三:揭行业黑幕、血拼价格、事件营销。5年时间,靠着张扬轻狂的个性奥克斯空调规模上进入前5名。奥克斯手机要走的也是这样一条路,过的去吗?

  浙江商人的经营观,就是向钱看、听钱话。看看手机市场的“基本面”,自然能感觉出奥克斯的路有多么凶险。国家发改委曾经发出“预警”:从供求关系分析,市场无法接受这样巨大的产能规模,预计实际开工率仅能保持在50%左右,这将造成供求关系严重失衡,不可避免地导致过度竞争,增大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风险。

  综观奥克斯的产业布局,呈现庞杂之态,但遵循的依然是“制造业为主”的原则,从电能表、空调、手机三大产业来看,奥克斯正在走向规模制造,宏观战略考量,未来将是规模制造优先还是品牌打造优先?如何兼顾?郑坚江的答案是什么?

  点评:品牌建设非一日之功,改“邪”归正何其难也。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文照谋)

  兵法原文:快心真笙腊,覆手已牵羊(刘攀《中肃集·梁宣明二帝陵》)。

  兵法白话:顺手牵羊常常不是等“羊”自动找上门来,而是着意寻找竞争对手空档,或诱使对方出现漏洞并进一步利用漏洞,从而使自己牵羊时很“顺手”。

  雅巴配”的逻辑思维

  7年前,马云和杨致远在长城上合影一张,成为好友。7年之后,阿里巴巴并购了雅虎中国的全部业务。马云说,这是他们恋爱7年的“结晶”。

  最近,马云将办公室从杭州搬到北京,督战整合大事。如今,并购接近尾声,阿里巴巴作为中国互联网“王者”(马云语)的气势开始凸显。

  在全球互联网界,雅虎是一只凶猛的狼,但是在中国,它却几乎蜕化成了“羊”。马云之所以能将雅虎中国这只“羊”顺利地牵到自己手中,是因为这只羊在中国已经迷途了7年。

  1999年,雅虎进入中国。6年来,几次转型,都不成功。起初,雅虎中国想把自己做成一个综合性门户网站,跟新浪、搜狐、网易一样,也曾一度被认为是中国门户的第四大。但是,由于在内容策略上贻误战机,它很快就被排斥出门户网站的第一阵营。2001年初,其第一任中国区总经理张平合无奈离职。

  此后一年多时间,雅虎中国区总经理一直空缺。一度曾由雅虎旗下的台湾奇摩网首席运营官陈宏守出任其中国区第二任总经理,但他很快挂印而去。这是雅虎中国的“彷徨”期。

  2003年,雅虎出资1.2亿美元收购中国网络实名企业3721,任命周鸿祎领军。这是雅虎中国的第二次重要转型。它的目标显得稍微清晰了一些,将搜索、邮箱作为两大主业,但它仍然希望能在即时通讯、门户等方面同时有所斩获。周鸿祎携其200人原3721团队进驻雅虎中国,也获得了更多的自主权。但是,“改革”并不彻底。2005年年中,周鸿祎挂印而去,雅虎中国并未真正走出困局。

  6年来,雅虎在中国被本土化问题绊倒,它的权限下放远远不够,没能做到在中国市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杨致远决定改变放弃总部直接控制的做法,将雅虎中国抛给马云。这是雅虎中国的第三次重大转型。

  11月9日,马云将雅虎中国网站由门户彻底改变成像百度、Google一样的搜索引擎。这是对雅虎中国7年来最大的颠覆。

  如果不找马云,杨致远还能在中国找到其他更合适的人选吗?似乎很难。也许,马云就是唯一的最合适的人选。杨致远知道,雅虎在中国所能提供的最有价值的其实只有两样东西——雅虎的搜索技术和全球知名品牌。利用好这两样东西可以使一个中国公司很快成功,雅虎在日本就是因此而打败eBay的。而这正合马云的胃口。马云把雅虎中国这只“羊”牵过来后,能否把它养大,并出人头地,尚存悬念。因为,挡到他面前的“狼”已经更多而且更凶猛。在并购雅虎中国之后,阿里巴巴四面树敌,搜索领域面临百度、Google的挤压,电子商务领域eBay仍然强势,即时通讯领域腾讯QQ依旧独大。

  点评:“顺手牵羊”只是开始,要走的路还很长,羸弱的马云且慢张狂。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厉林)

  兵法原文: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兵法白话:“打草”是主动行为,不小心惊了蛇是无心插柳之获。

  张瑞敏惊梦

  整个过程,海尔都像置身巨大的玻璃瓶,举手投足都处于传媒眼透视之中。无疑,任何一次并购都像是企业组织机构的一次再生。成功,即能插上新翅;失败,定是得不偿失。

  张瑞敏没料到的是,媒体在第一时间爆料:6月14日国外媒体报道,海尔有意加入竞购美国家电巨头美泰公司Maytag的行列。此时介入的海尔必定小心翼翼,因为美泰公司已经在前一个月同Ripplewood签署收购协议。虽然美泰可在30天内寻求其他公司的收购,但是包括Bain Capital、Blackstone和Kohlberg Kravis Roberts在内的风险投资公司也有发起收购的可能。而且美泰同Ripplewood签署的是一项排他性协议,谈判过程中并没有出现第三方竞价。

  国内媒体激动起来了,猜测着海尔是否会成为联想之后又一家依托收购拓展美国市场的中国企业。7日后美泰证实传言,海尔已联合多家美国私人投资公司提交了收购请求,报价12.8亿美元,高于Ripplewood报价。而很快又有最新报道出来,海尔除了出价12.8亿美元收购美泰股票外,还承诺承担美泰9.7亿美元的债务,使得收购总报价达到了22.5亿美元。如此巨额的费用,让大家在激动自豪之余不禁犯起了嘀咕,美泰是什么样的企业?近年来经营情况每况愈下,为每年节省1.5亿美元支出还曾计划裁减其20%的管理人员。甚至,美泰克曾于上世纪末与合肥荣事达合资,后因经营不善撤离。大家又开始对张瑞敏为何感兴趣于这个没落、亏损严重、生产成本高昂的美国企业而众说纷纭。

  不利的消息随之而来,6月30日Triton收购控股公司发出通牒,如果美泰继续同其他收购方进行谈判,其可能会终止此前同美泰达成的收购协议,并收取4000万美元的违约金。很快,事情又有变化。7月3日美泰部分股东表示,Ripplewood控股提交的收购报价过低,很难让人接受。美泰也声明,海尔的收购报价更容易获得美泰股东的批准。种种迹象又使海尔成功收购美泰的希望大增。

  7月6日国外媒体消息,由于收购方Ripplewood控股公司的施压,美国家电巨头美泰可能提前结束同海尔的谈判。7月17日,美泰表示通知海尔、Bain Capital和Blackstone集团,审查评估期将于7月22日结束。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已批准由Ripplewood公司率投资集团对美泰的收购请求。

  从传言出现,到张瑞敏决定退出收购。自始至终都是国内外媒体“放火”,有多少家媒体报道,就有多少种新认识。

  张瑞敏选择了缄默,海尔还会再有机会吗?

  点评:不走出去,海尔的风险更大。在跨国并购方面,海尔多少还是显得“不成熟”。

  第十四计(张翼)

  兵法原文: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兵法白话:利用闲置资源,并不是身受其支配,而是支配它。借它的幌子,达到自己的目的。

  格兰仕造梦

  江湖人称“德叔”的格兰仕集团董事长梁庆德这辈子引以为豪壮的是,苦心孤诣将微波炉锤炼成了世界冠军。凭此一举,“德叔”虽显老迈,仍有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之大无畏气概。交棒子嗣,“财富二代”以何继往开来、扬名立万?

  2000年,梁昭贤成为格兰仕集团执行总裁,当年10月第一套格兰仕空调下线,这是格兰仕历史上的一起重大事件。用“生不逢时”来形容格兰仕染指空调的战略举动似不为过,其时,空调业主流品牌已征战绞杀数十年,整个行业可谓哀鸿遍野、饥不聊生。

  梁昭贤在父亲梁庆德面前许下自己的诺言:将空调也做到世界第一。

  今年5月,格兰仕对外号称全球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投产。即使如此,格兰仕牌空调的市场认知度远不如微波炉、光波炉,格兰仕空调终端销售低迷,尚未真正走上品牌推广路线。格兰仕空调销售公司总经理的郎青认识到:“品牌不能给产品形成一定支撑力,没能形成一定的品牌价值很危险。”

  如何让格兰仕空调“与众不同”?梁昭贤的智囊们精心谋划了一场所谓的“色彩革命”。9月,格兰仕方面对外“放风”:2006年起,主产颜色空调,停产所有无色空调。目的在于,因你而变,消灭白色恐怖,给空调一点儿颜色。并现场出示了向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影印件。

  不单觊觎彩色空调盟主之位,格兰仕空调意在抢先定义行业标准。业内人士调侃,做了5年外销,大杀回马枪折转国内的格兰仕不再如血祭价格般“离经叛道”。“价格屠夫”的名号属于格兰仕,格兰仕空调起家之初,郑重考虑过以价格战方式冲杀国内市场,但和空调杀手奥克斯一对阵,格兰仕惊讶地发现根本血拼不过对方。确切地说,当年根基脆弱的格兰仕空调玩不起价格战。国内市场一片混乱,营销成本居高不下,如果一味以价格战强攻,必然提前透支资源、血流成河。近年来在空调大战中陆续倒掉的乐华、银燕、万家乐等就是提前透支资源,导致后继无力,气竭暴毙。在产能、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格兰仕“大迂回”,避开国内市场混战,提前出海开辟海外市场,先贴牌后创牌,先聚焦后辐射,抢占家乐福、沃尔玛等主流渠道。2005年开始,整合所有资源全力突围国内市场,格兰仕空调不得不正视这样的困局:过分依赖外销,内外销比例严重失衡。格兰仕空调在国内市场上的低迷,一直激发不起渠道、经销商的热情。

  2005年以来,格兰仕空调先是比附海尔打出服务牌,而后炒作光波空调亮出技术牌,再启渠道攻略结盟主流渠道商。联想到此番在空调颜色上的标新立异,归结为一点,格兰仕好“色”是假,概念营销是真。色彩不可能成为独享资源,单凭色彩革命,也不可能制造准入门槛和行业新标。与其说,格兰仕人给空调行业颜色看,不如说格兰仕人是给自己“颜色”。

  “没有销量,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格兰仕空调2006年度第一次终端推广誓师大会的主题词,透着冷冻的激情。

  点评:空调行业已进入最后决战期,体系战是制胜之道,谁的体系更完善,谁就能屹立市场。这是“色彩”之外比拼的真功夫。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宁平)

  兵法原文: 使不了调虎离山计,当不得将军八面威。(明·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二上·玉芙蓉(共二)》)。

  兵法白话:将最关键、最重要或最危险的对手引出他的地盘,使他失去反抗的屏障。现代经商活动中,当自己和对手共同争夺一块市场时,如果用协商的方法不能解决,就可以考虑攻击对手的另外一个市场,以分散对手和自己竞争的精力,使其首尾难顾。

  从广东到山西 万平一脚踏进监狱门

  今年6月,山西晋中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职务侵占罪判处万平有期徒刑15年。

  万平怎么被“忽悠”到了山西?2004年6月,万平受太原市政府邀请,赴山西“商谈ST天龙董事会改组事宜”。万平此行最重要的一个目的,是准备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罢免天龙董事长田家俊。也正是这次行程,让万平步入一张诱捕网。到达太原的第二天,万平被警方带走,原因是有人举报万平挪用上市公司ST天龙的资金。

  对于此行可能出现的局面,万平有所提防。赶赴太原的前一天,万平向原金正集团副总裁、天龙集团总经理杨玉新、金正集团管理顾问王云等三人交付了“授权书”,声明杨玉新等三人有权处理“万平本人在金正的一切股权方面事宜”。并且,万平还带上了保镖随行。

  一切得从万平与田家俊的恩怨说起。

  1997年,时任中山小霸王公司财务总监的万平,跟随小霸王总经理杨明贵一起出来创办了东莞金正,而当时任广东省陶瓷实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的田家俊也看好影碟机的发展,于是加入进来,成为第二大股东。此后,随着“广陶”改制,田家俊持有了金正20%的股份,仍为第二大股东。

  2001年,杨明贵赴太原洽谈借壳天龙的事情,在太原接到电话,称田家俊举报他涉嫌走私,有关部门正调查他。杨明贵接电话后仓惶逃往国外,田家俊接任金正董事长。2003年,金正入主ST天龙,田家俊出任天龙董事长,万平出任金正董事长。

  2003年,杨明贵将自己在金正的股权转让给万平,万平上升为金正的第一大股东。由于天龙经营不善,万平准备逐步削减田家俊的权限。2004年3月底,天龙召开董事会,讨论董事会换届事宜,提名的11人中,没有现任天龙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田家俊。

  2004年5月22日,天龙发布公告,称要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外界传言,万平同太原市政府达成默契,要借此罢免田家俊和天龙副董事长宋新梅的职位。然而就在当天,就有人向太原市公安局举报万平涉嫌挪用天龙的资金。尽管田家俊和宋新梅一再否认自己是举报万平的人,但金正集团中万平的支持者一口咬定系田宋二人所为。在他们看来,举报信上盖有天龙的公章,这个章只有身为天龙董事长的田家俊能盖,而已连续两届担任山西省人大代表的宋新梅,在山西的人脉关系“深不可测”。

  万平的辩护律师杨力曾就此案的管辖权限问题向晋中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异议。他提到,关于万平挪用天龙资金的两笔指控,其行为发生地和结果都在东莞或香港,案件的犯罪地在东莞市,所以侦查、起诉都应当由东莞市的公安和检察机关管辖,案件的审理也应移送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但杨的这一异议未被采纳。

  2005年3月24日,ST天龙临时股东大会召开并选举了新一届董事,田家俊和宋新梅顺利当选,田家俊继续出任董事长。而拿着“万平授权书”的王云,则被拒之于临时股东大会的门外。

  点评:商场无义战,调虎离山之计将被广泛应用。??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宁平)

   兵法原文: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三十六章》。

  兵法白话:将要收敛它,必须暂且扩张它;将要削弱它,必须暂且增强它;将要废弃它,必须暂且兴起它;将要夺取它,必须暂且拿给它。

  从两退一进“统一”终夺健力宝

  继收购健力宝贸易公司100%的股权之后,最近又有消息传出,“统一”已秘密收购了健力宝集团的几乎全部股权。消息称,通过内部签署的秘密转让协议,健力宝集团的大股东叶红汉、二股东汇中天恒和最小的股东三水区政府已经基本退出。当然,他们在表面上还是维持着健力宝集团股东的身份。

  为达收购目的,“统一”曾三度与健力宝接触,两度放手,并最终赢得收购。

  早在2001年,健力宝首次传出转让的消息,有意收购者多达20多家,台湾统一集团是其中之一。“统一”那时显然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使得当时的核心谈判对象被锁定在新加坡第一家食品公司。新加坡第一家食品公司选择退出,最终健力宝落入张海手中。

  在资金匮乏的情况下,张海拉来了两个合伙人,原北京裕兴电脑的老板祝维沙和在广东人脉极广的叶红汉。2004年8月,张海在内忧外患中“下课”,2004年9月,张海在健力宝的位置改由祝维沙接任。祝维沙接掌健力宝后两天,统一集团的人来到广东三水,向区政府提出了收购健力宝意向。

  瞌睡碰上了枕头,双方当时大有一拍即合的意思。2004年10月,双方甚至签署了一纸草案,“统一”拟购广东健力宝集团股权。当时的消息,“统一”准备花在健力宝上的总金额可能超过1亿美元。

  随后,“统一”派人进驻健力宝三水总部,开始清点健力宝的资产,结果发现健力宝的债务太重,如果收购存在着很大变数与风险。与此同时,健力宝的债权人担心“统一”收购后不愿承担健力宝原有债务,也表示反对。健力宝高层则担心“统一”不肯拿出真金白银,心中颇有顾虑。在这种情况下,“统一”当机立断,主动选择放弃。

  “统一”退出,三水区政府开始谋划接管健力宝,决定与经销商集团合作,成立贸易公司,启动“体外循环”方案,以回笼资金。就在这个时候,汇中天恒董事长李志达“撞”了进来。李志达从祝维沙手上接过了健力宝的控股权,打乱了当地政府的接管计划,再加上经销商的不断施压,三水区政府于2004年12月宣布成立健力宝复产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健力宝贸易公司,驱逐汇中天恒派出的董事,强行接管健力宝。

  这一次,“统一”没有走远。2005年6月,就在汇中天恒几经波折终于正式获得健力宝集团91.9%股份后不久,就传出了汇中天恒有意将其在健力宝的股份转卖“统一”的消息。2005年9月底,此前已将健力宝股份售出的叶红汉又向李志达回购了健力宝集团58.3%的股份,并在国庆长假后第一天成为健力宝集团董事长。差不多同时,“统一”通过旗下的广州万盛实业,借道叶红汉的广州燕居贸易公司,全资收购了健力宝贸易公司。

  对于健力宝集团董事长的角色,叶红汉曾在私下对朋友坦言,自己最大的作用是清理健力宝集团散布在各地的资产,协调解决公司逾20亿元的债务。如此一来,通过叶红汉,“统一”不仅控制了整个健力宝,同时也借叶红汉绕开了债务纠纷。

  点评:两退一进,“统一”与叶红汉联手,在健力宝收购事件上把一出欲擒故纵的故事演绎得有声有色。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张翼)

  兵法原文:类以诱之,击蒙也。

  兵法白话:顾名思义就是抛出砖头,引来玉石。价值低的或量小的事物,相对来说,玉可以指一切质优的、价值高的事物。

  柳传志的“长板凳”

  2005年3月5日,全国两会召开,佩戴着全国人大代表证的柳传志攀爬人民大会堂台阶,本报记者和他有过短暂对话。当时,柳传志直言不讳:“在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问题上,美国人那么关心国土安全,作为一家中国企业的负责人,我更关心我们国家的国土安全。”其后4天,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审查顺利过关。又过了1个月,柳传志卸去联想集团董事长职位,交由杨元庆。

  这些年来,国内外各种名目繁多的奖柳传志大都领受过,阅人无数的柳最在意的是“培养新人奖”。只要你在柳传志面前提及杨元庆,老柳总会不吝溢美之词,全然一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架势。

  前几年有幸受邀观摩联想集团职工运动会,偶与柳传志欢快闲谈,突然之间,老柳单方面终止谈话,目光直视运动场。回眸端详,原来是杨元庆在跑接力赛,杨是最后一棒,他第一个跑到了终点。柳传志开心地笑了,是那种父辈般慈祥而甜美的微笑。“杨柳依依”属于让外人眼热嫉羡的“类亲情”。

  将杨元庆扶上CEO之位还不够,柳传志要十里长亭相送,这一送就是4年时光。4年来,柳传志以长者之尊心甘情愿地为杨元庆遮风挡雨,冲抵来自外界的猜忌与怀疑。这么说吧,只要留心你会发现,联想集团、杨元庆遭受“抨击”最猛烈的时候,对外“释疑解惑”居多的往往是柳传志。毫无疑问,“力挺元庆”是不变的主题。

  2004年年末,柳传志宣布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联想的媒体公关能力之强大圈内周知,但不可能“屏蔽”所有的针对这单跨国生意的负面言论。即使在并购案“过堂会审”成功后,质疑的声音仍不绝于耳。

  既已不再担任联想集团董事长,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的对外回应方式自然别出心裁。进入6月,在柳传志的过问与指导下,久不为外熟知的联想控股启动品牌重塑与再造。还是在柳传志的认可与默许下,本报独家首发《传承与再造:柳传志身边的“隐形少帅”》,文章反响之大出乎料想。“少帅”在联想是专有词语,有着非凡的含义,严格来说,柳传志钦命的“少帅”只有三人:杨元庆、郭为和朱立南。博得柳传志宠幸并非难事,“把联想的事业当命”是首要条件。考察、使用领军人物,柳传志最看重的也是这一点,这句话柳不消对“三少帅”说,也不必对融科智地总裁陈国栋过分“强调”,反倒是对“海归”赵令欢说得最多。柳传志驭人的基本原则是,先满腹狐疑再深信不疑。遗憾的是,很多人经受不住为期数年、略显漫长的“满腹狐疑考察期”。拥有美国国籍的赵令欢竟然过关,他用了将近3年时间得以走进柳传志的心坎。后来,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言及柳传志3年来的耳提面命,中年人赵令欢泪光盈盈。记得那次专访赵令欢,赵不自觉地回想起4年多以前给联想集团做顾问的片段,说起杨元庆,赵的语气充满艳羡,“元庆今非昔比,现在可是了不得,掌管好大一个联想。”

  IBM培养接班人的“长板凳计划”业界闻名。柳传志自有他的“长板凳计划”,只不过极少对外公示而已。

  点评:世事沧桑、都付笑谈,职场诉求,归位联想控股。柳传志的“长板凳计划”,铁血衷肠、充溢温情。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温秀)

  兵法原文:摧其坚,奇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兵法白话:后人加以引申,喻意牢牢抓住事物本体不放松,持之以恒。

  烟台张裕的“阳谋”

  孙利强、周洪江,烟台张裕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张裕改制过程中两个关键人物。

  2005年10月上旬,忐忑不安的孙利强、周洪江如释重负。张裕集团股权改制方案获得国资委等有关部委的批准,历时三年多,尽管一波三折,但总算得偿所愿。能在声势浩大的郎顾之争、MBO和国有资产流大讨论中侥幸过关,孙、周的性格和处世态度至关重要。

  与张扬其企业品牌时的高调和不遗余力相比,与人们印象中齐鲁大汉的传统形象相比,孙利强隐忍而低调。事实上,正是当年在危亡时刻走马上任的孙利强在第一时间设立市场处,确立了“营销为本”方针,通过大肆宣传和推广,让一个当时日渐迟暮的老字号重新家喻户晓。然而“百度”一下,能够找到的关于孙利强的个人资料少之又少,偶尔的公开发言或是媒体专访,他也只是在谈自己的百年张裕,即使是当“张裕改制涉嫌国资贱卖”的质疑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他仍是三缄其口。

  周洪江的职务是烟台市委班子“亲命”的,周洪江明白倘以官员之心态经营企业必无建树,所以在“打理”张裕的过程中他时刻自觉自愿地以职业经理人的标准要求、约束、规范自己。官员的城府、职业经理人的素养,周洪江努力着去兼而有之。周洪江是张裕的“老人”,在张裕服务了15年,3年前离开区委副书记的官位重回张裕。不惑之年的周洪江,日夜苦思冥想的问题是——突破体制,张裕怎么办?

  始于2003年的改制方案,期间由于种种风潮,直到2004年才重新启动,员工以EMBO员工和管理层收购的方式持股45%,外资持股43%,国有股权仍保留12%。在2004年10月29日,张裕集团全资控股股东烟台市国资局将其45%的股权转让给裕华投资,转让金额为3.88亿元。

  张裕股权结构的精心设计既能最大限度地引进外资,又可确保百年张裕的民族品牌身份,同时,政府手中的股权还能起到有效的制衡作用。但2005年2月8日,在曲线MBO的争论尚未平息之际,烟台市国资局以4.81亿元的价格转让33%国有产权给意利瓦公司的行为又被指为“六折贱卖国资”,张裕改制因此受阻。直到烟台国资委出面澄清,质疑之声才得以平息。

  2005年5月18日,烟台市国资委与世界银行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签署张裕集团10%的股权转让协议,张裕由国有全资控股转变为一家中外合资企业。2005年10月,张裕集团股权改制方案最终获批,尽管备受争议,但这场大戏还是按照导演和编剧最初的设想悄然落幕。

  点评:自始至终,孙利强、周洪江未能积极回应外界,更莫论完整解答质疑,张裕的公关策略该当检讨。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胡朝辉)

  兵法原文:故以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西汉·刘向《淮南子·精神训》)

  兵法白话:用开水阻止水沸腾,水不会停止翻滚,真正知道它翻滚的原因,不过把火去掉罢了。

  

  “德隆系”退场

  来自华融第一重组办公室的消息,德隆实业体系剩余的百家法人主体企业即将一并纳入破产清算程序。此前,与“德隆系”有关的ST中燕、天山水泥、屯河股份、合金投资四家上市公司已成功易主。

  至此,多达177家德隆在十几年的时间里通过并购打造的控股参股公司,资产规模达几百亿元的产业帝国已彻底土崩瓦解。德隆核心人物唐万新也早已被逮捕,目前正面临着被起诉的命运。

  坐庄、跟庄炒作之风在中国股市历来是常演不衰的大戏。但是自2000年底“中科事件”爆发后,“庄家”就已沦为“过街老鼠”。而一直在资本市场浸淫甚深的德隆,其一贯的操作手法是高度集中、长期持有,这与庄家的做法并无二致。

  2004年3月起,有史以来最大一次针对德隆的负面舆论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突然爆发。据统计,除几张大报外,几乎所有的报纸、电视、电台、网站、在几个月内反复报道“德隆资金链快断了”的推测性消息,“德隆是庄家”成为几百家报纸期刊的头版新闻,并直接引发了德隆系核心企业——金新信托客户群的挤兑。

  真正使德隆陷入万劫不复境地的是德隆旗下的德恒证券。

  德隆高层在检讨德隆事件的经过时就曾指出,在从事金融服务业这个领域里,德隆犯下了严重的错误。首先是随波逐流,比如最低收益拆借保证,以为只要行业内大家都在做的事。德隆做了问题也不大,结果,正是这一点,成为“德隆事件”的死结;其次,危机出现后,在企业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为化解风险,采用了“非常规”手段。相当于用“毒药”来化解“毒药”,结果事与愿违,而且造成了更大的影响和损失。

  2005年6月7日,重庆市第一中级法院开庭审理德恒证券及韩新林、郭建伟、邵义政、李普选、王政、王维刚、谢云燕等7名管理人员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案。此案被称为“德隆系刑事第一案”。8月31日,7名被告人被判有罪。

  在庭审中,合议庭认为,被告单位德恒证券在未获得国家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对资产管理业务的专项批准的前提下,面向社会不特定的413家单位和不特定的772名个人,以出具承诺书、与客户签订国债委托投资合同、国债购买及托管合同、受托管理合同及补充协议等多种形式,以承诺到期后归还委托资产本金,并以支付3%~22%左右固定收益率为诱饵,非法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变相吸收公众存款208亿余元,数额巨大,且造成案发后尚有68亿余元客户资金没有兑付的严重后果,严重扰乱了国家金融秩序,其行为触犯了刑法第176条规定,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事实上,德隆系的坍塌早在一年前就已成为定局。2004年6月,上海银监局即召集各商业银行举行通报会,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列席会议。上海银监局官员要求各商业银行采取资产保全的紧急措施,只要涉及与德隆有关的贷款,无论贷款合同是否到期,均要积极申请查封德隆系在上海的所有资产。德隆在上海被冻结的资产约为13亿元,而其在沪的贷款约为28亿元。

  德隆系坍塌前,恐怕不会有人相信一个拥有上百家控股企业,资产规模达几百亿元的巨型企业集团会在顷刻间灰飞烟灭。和许多在商战中败下阵来的企业不同,德隆系在生产、销售等“正面战场”都没有遭遇挑战,其真正的危机来自于自身的发展模式。

  德隆系所奉行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互融合的发展模式使德隆集团犹如一盆架在火堆上的热水,随着水越来越多,为了保持水温,所需要的柴火也越来越多,而一旦柴火供给不上,这盆水的迅速冷却也就在所难免了。

  釜底抽薪,德隆谢幕。

  点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无语。

  第二十计:浑水摸鱼(王其明)

  兵法原文: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兵法白话:乘混乱之际,利用小势力力量弱小和没有主导的局面,使他们归顺我方。经营一方可以利用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乱中取胜,坐收渔翁之利。

  万科方法:整合南都

  地产界的2005,最为引人关注的莫过于深圳万科收购南都集团,以19亿元的交易巨资创下国内房企最大宗并购案例。

  “南都”董事长周庆治,浙江政商两界的名人,从省委书记秘书职位下海,因此人脉广而深。周庆治的公司旗下,有房地产,基础建设,高科技,金融四大产业。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地产业,在浙江杭州,南都是和绿城、广厦齐名的杭州房地产三强企业之一,杭州市场占有率最高达10%。

  不过在中国房地产最为火热的2004年,周庆治或者南都流年不利,首先就是分家,周庆治自己的强项并不是房地产行业的具体事务,替周打理房地产业务的主要是一个叫做许广跃的人,许也是南都集团属下南度置业的董事长。

  不过许广跃打拼多年,功劳甚伟,依然是一个职业经理人,许不爽,想自己做老板,和周谈判,最后南都分家。许广跃分得一个10多万平方米的写字楼项目公园大厦,资产值折算下来,相当于南都置业20%多的股份,同时约占南都集团总资产的12%左右。另外,分家之后,许将管理团队中不少精英带走了,南都的元气大伤。最后,一直在准备上市的周庆治,不得不宣布,取消上市申请。

  分家之后的南都有点混乱,有很多土地的南都缺乏人才也是一定的。

  南都的这种状况给了万科极好的机会。2004年,向来是行业领跑者的万科,在顺驰的追赶下,显得有点郁闷。2004年,顺驰、合生、绿地纷纷宣布自己销售额超过100亿元,万科则不过80亿元左右,万科显得似乎有点落后。不过2004年,万科在上海、苏州、南京的项目进展顺利。长三角地区贡献给万科集团40%利润,手中有的丰裕的资金。于是,万科需要的是:扩张、扩张、还是扩张。

  扩张无外乎加速市场拿地,或并购别的企业。由于地价已经很高,好地少,而且拿地的风险很高。于是,万科想到了另一点:收购。要收购则要寻找到好的猎物。

  混乱的南都则是一直想进入浙江市场的万科最好的选择。南都有土地,缺人才,万科则有人才,缺土地。另外,万科也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收购。于是万科董事长王石、总经理郁亮频频飞抵杭州和周庆治谈判。在中城联盟成都的会上,王石也自爆自己在研究IT企业的快速发展。

  最后,万科和南都达成收购协议,万科以总计18.5785亿元价格收购南都旗下上海、江苏房地产业务中的70%股份,浙江的20%股份。万科新增土地储备超219万平方米。从土地储备增加上,万科获得了极大成长。而且,万科通过杭州这个桥头堡,为将来顺利进入浙江其他城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点评:强龙遭遇地头蛇,联姻皆大欢喜。

  第二十一计:(张翼)

  兵法原文: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兵法白话:金蝉脱壳,用来指人,是一个比喻,指在危急关头,设法从某种境地脱身,脱身时,留下种种伪装,制造没走的假象,其时,人早已走了,因为有伪装和假象,他人还以为没有走。这实际是一种分身计,一种逃遁计。

  傅军的“买卖”

  湘人傅军,个子不高,体态微胖。每临社交场所,出场时总会有人特意附加几句“后缀”:傅军是白酒新贵“金六福”的大老板。这也难怪,傅军经久隐遁事外、不喜曝光,知名度自然逊色于“新华联系”主力产品,比如金六福、香格里拉藏秘、猎豹汽车。

  “新华联系”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傅军曰,“多元化。”这样的回答让人在惊诧之余心生疑窦,新华联何来如此“底气”?有人“明目张胆”地将傅军的多元化实验比做中国GE范本,如此“比附”绝对是哗众取宠、贻笑大方。“没有一个行业永远旗帜飘扬,新华联幸亏走的是多元化道路,如果专业化没准早完蛋了。”多元化目前还是新华联集团必经的历史阶段,傅军张扬多元化固然有其合理性,但年销售收入远低于百亿元的新华联还没有资格定论自身多元化的所谓“成功”。多元化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危机也会在不期然间喷发。整个2005年,傅军做了两件大事,先是“卖”然后“买”,进退之间的加减乘除值得咂摸。

  名声在外的金六福,只是新华联多元化的一个路标而已。循着路标,向左走、向右走,傅军边走边看。靠OEM贴牌营销制胜,不产一滴酒的金六福酒业,多年以来充当着新华联“现金奶牛”的角色,一家上供的利润占到了新华联的1/3。年销售额超20亿元的金六福,傅军愣是将控股权抛盘让外。转而,傅军以1亿多元的代价成为通化葡萄酒第一大股东,买入之时,通化葡萄酒预亏9800万元。

  傅军所图何为?说他不缺钱那是假话,因为资金问题已然成为新华联进一步多元化的阻梗。本报记者曾与傅军有过较长时间的交流,他承认,新华联的融资手段还比较单一,以银行借贷为主。新华联要实现新的跳跃式发展,必须将资本运作与产业投资结合起来,尽快实现两条腿走路,虽然傅军已在香港买了一家壳公司,但资本运作的乘法还没发挥威力。

  这样的背景之下,傅军大抵只能通过有限放弃的方式保证新的拥有。傅军的信心在于,押宝的红酒产业成长性甚于白酒。

  2005年,傅军为新华联的产业版图新建了“皮卡”一项。一场标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合作牵涉三方。今年3月,新华联集团、湖南长丰集团、安徽中银扬子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三方合资成立“长丰扬子皮卡”。新华联集团、长丰集团为新成立公司的第二大和第一大股东,两家出资8500万元,承债8880万元,占新公司85%股份。傅军在一点点过渡,他的终极目的也想“掺和”轿车。皮卡行业技术含量不高、准入壁垒低,规模与容量有限,“膨胀”起来的傅军是否看到了这些风险?

  通过与傅军的接触,记者感触最深的是,傅军最大的特点之一是“不贪”。所谓“不贪”,体现在两方面,一、不贪图股权;二、不贪图快速做大。傅军曾经是新华联集团的第一大股东,创业之初,他的股份占70%。11年来先后6次以优惠的“价格”给高管、骨干配股,傅军个人股份被摊薄至30%。相映成趣,新华联集团一位董事以财富新锐的面目登上胡润编制的“2003年中国百富榜”,傅军却悄无声息地“落榜”。

  放权让利,傅军基本趟过了这一关。山东东岳化工由新华联集团控股,傅军占37%股份,是最大的持股人,但他把董事长一职让度给了公司原来的总经理,此君知恩图报、不负所望,2003年做到了8个亿。

  “要有进取心,但不能太贪婪。”对傅军来说,“减法”与“乘法”的迫切性尤甚,傅军正在调剂、变革,未来会着力在至多5个行业里发展,但肯定不会蜷缩在一个行业里,因为“那样反而风险更大”。

  点评:舍得舍得,有所失才能有所得。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李健)

  兵法原文:古人按语说:捉贼而必关门,非恐其逸也,恐其逸而为他人所得也;且逸者不可复追,恐其诱也。贼者,奇兵也,游兵也,所以劳我者也。

  兵法白话:本意为:把门关上,才能将进屋偷东西的盗贼捉住。用在军事上指对于小股敌人也可采用包围、断后的办法来歼灭。

  都是富贵惹的祸

  2003年拿下央视标王,2004年再次拿下央视手机行业标王后,2005年7月28日,熊猫手机前掌门人马志平却因涉嫌“虚报注册资本”罪入狱。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爱多的胡志标,同样是标王,同样是身陷囹圄。胡志标在成为标王后一年里狂赚两个亿,而马志平的正确决断也使熊猫手机迅猛增长,半年的销售量超过了前三年的总和。用富贵逼人来形容不为过,但很难说最终的结局却不是一个因富贵而惹的祸。胡志标因销售迅速的膨胀在公司管理上失了控,而意欲“更发达”的马志平则是因为错误地同时进入了两个对资本要求甚高的风险行业,手机和股市,无法兼顾,最终导致了全线崩盘。

  其实在此之前,马志平已经非常有钱。在2002年与南京熊猫合作做手机以前,马志平通过近10年的原始积累,身家已经过亿,而其拥有的江苏天创也是全国最知名的手机代理商之一。应该说,马志平入主南京熊猫手机并不出人意料,而这也是手机行业的一种趋势。有实力的代理商包销某型号、某品牌手机,或买牌照做,甚至更深地进入有牌照的手机企业也不是没有先例,而江苏天创本身就是手机渠道大腕,一切顺理成章。

  在马志平入主南京熊猫手机后,熊猫手机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翻天覆地变化。而在获得标王后,熊猫手机更是成为了国内上升速度最快的手机品牌之一。

  但与此同时,马志平的另一方面欲望也开始膨胀,那就是他的闲散资产。一方面,马志平希望这些资产能保值增值,而另一方面,马志平更希望利用这些资产打通一条通往资本市场的大道。

  通过旁人介绍,马志平结识了南方建材000906,SZ的庄家袁承安。袁承安自1999年7月7日南方建材上市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吸货坐庄。而在当时,袁承安正陷入骑虎难下的时候,大盘“跌跌不休”,庄家无法顺利出货,只能继续逆市拉抬,以保持股价不跌。在袁承安和中间人的反复劝说下,马志平参与了南方建材的联合做庄。

  但可惜的是,后势并没有出现转机,而为维持股价,庄家必须继续投入大量的资金,就像一个巨大的泥潭,将马志平越陷越深。马志平被迫从其控制的江苏天创和上海易美拆借资金,而江苏天创的主要资金来源则是熊猫手机的销售款。

  2004年12月,上海易美资金链条首先断裂,高管人间蒸发,债主登门讨债,公司欠熊猫移动的1.62亿元往来款也消失在无影之中。2005年2月底,江苏天创又曝出拖欠熊猫移动货款12.8亿元,同时熊猫移动违规替它提供担保4.25亿元的财务黑洞。这距离马志平正式入主熊猫手机正好三年。

  点评:一个人不怕钱多,怕的是想别人的钱太多。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宁平)

  兵法原文:语出《战国策·秦策》:范睢曰:“王不如远并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兵法白话:这是一种结交远离自己的国家而先攻打邻国的战略性谋略。火向上烧,水往下流,越过近敌去攻取远敌就有害,攻取靠近的敌人就有利。

  

  格兰仕远联巨头近打内战

  在很多人看来,位于广东顺德的格兰仕似乎最能代表“中国制造”形象。为全球250家企业贴牌生产微波炉,在全球微波炉市场占有率超过40%,不讳言将OEM战略进行到底。“格兰仕是跨国公司的一个车间,我就是每个品牌的车间主任。”格兰仕集团执行总裁梁昭贤这样形容自己的身份。

  没有人会否认格兰仕的国际化程度。格兰仕办公楼的第一层,是一个300多平方米的会客大厅,来自世界各地的供应商和采购商大多就在这里与格兰仕洽谈生意。而这里的服务人员,据说每天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至少要倒800杯水。

  “跨国巨头把生产线搬过来,我们给他们生产,以更低的成本把产品销售给他们。就是以格兰仕品牌出口的产品,我们也给销售商吃定心丸,在国际市场上,我们不会介入销售终端。”格兰仕集团副总裁俞尧昌如此解释他们跟国际巨头间的“竞合”关系。

  但在国内市场,格兰仕却给人一副杀气腾腾的感觉。尤其是在与美的和格力——两家与格兰仕的微波炉及空调业务有较大竞争的广东本地企业的关系上,“格美之争”或是“格格之争”曾引发过多次轩然大波。

  今年10月,格力在自营销售渠道封杀格兰仕的行动从河北向全国蔓延,格力与格兰仕交恶表面化。单从这件事情本身来看,似乎是由原保定格力的销售大户涿州光明电器总经理史泉“易帜”引发的,他转投格兰仕并成了格兰仕空调保定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站在史泉背后的是格兰仕空调销售公司总经理郎青,他此前的身份是格力湖北分公司负责人。

  实际上,格力与格兰仕的恩怨早已展开。2004年,由于格力集团和格力电器出现内讧,曾传出珠海市政府准备出让格力电器股份的消息。而格兰仕当时也曾透露,正与各方积极联系,寻求获得格力电器的控股权。结果格力电器在内讧中获胜,格兰仕不仅没能如愿,反而被格力电器视为“趁火打劫”,就此结下了“梁子”。如果说格兰仕与格力交恶还属“新仇”的话,格兰仕与美的之间的纠纷就可谓是“夙怨”了。早在1999年,美的开始进入格兰仕的传统强项微波炉领域之后,格兰仕和美的就摆开了一副“对掐”的姿态。格兰仕举起价格屠刀,试图靠规模优势“清理门户”,美的则展开挖角大战,一些工人甚至还穿着格兰仕的厂服出现在美的生产线上。

  格兰仕进入空调领域后,这一幕随之上演。在这个新开辟的“第二战场”,格兰仕转守为攻,不仅宣称要“以已之道还施彼身”,从美的空调“挖墙脚”,还通过“买空调送钻石手表”、“空调降价一半”等活动,直接冲击美的空调市场。

  今年4月,双方又互指对方搞有针对性的不实宣传并差点为此对簿公堂。高潮出现在5月底。上市公司美的电器准备将亏损的小家电业务剥离至美的集团,格兰仕随即致函证监会,称上市公司资产出让须“公开竞价”。格兰仕有意出高价收购美的小家电业务,要求规范美的内部的关联交易行为。格兰仕的这一行动虽然没能影响美的小家电的归属,但也让美的颇为尴尬。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格兰仕的“远交近攻”让自己背上了“窝里斗”的恶名,但这中间却贯穿着格兰仕较为清晰的战略。囿于条件,格兰仕暂时还无法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更多的品牌溢价,要让品牌有溢价能力,格兰仕就必须从国内市场开始,因为它不可能永远做“世界车间”。

  点评:中国人从来不怕的就是和中国人干架。说好听点是攘外必先安内?说难听点……

  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刘元煌)

  兵法原文:语出《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壁,假道于虞以灭虢。”

  兵法白话:现代商战中,“假道伐虢”之计,是自己在遇到经济危机或其他不利于自己的因素时,想出策略和计谋争取一切有利于自己的时机或者找出一个合情合理的借口,如不谙国情等,取得公众同情、支持及信任。

  一种游戏的两种解读

  对于中海油的CEO傅成玉来说,如果能够熟读36计,尤其是其中的假道伐虢那一计,奇袭(收购)美国石油公司的事情,也许完全会是另外一个结果了。

  原来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春秋时期一家叫晋国的大公司旁边,有两个号称唇齿相依的小公司,分别叫虢国和虞国,晋国CEO晋献公想把这两个小国都吞并了,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并购,兼并。但是,害怕收购甲的时候引发乙的警惕和反对从而加大成本,于是听了大臣C“X”O的建议,恩威并施,先用宝马和美玉结甲的欢心,然后要求假借道路从甲经过去收购(袭击)乙。甲国CEO既受人恩惠,一叶障目,竟然欣然从命。想不到晋国灭乙之时,也是甲亡国之始。最后,晋国规模迅速扩张,而且当初投资的宝马美玉重新回到晋国CEO晋献公的手里。他调侃说呢,马还是我的马呀,只是多了颗牙。

  其实,傅成玉如果在收购美国的石油公司优尼科之前,充分了解到德士古雪佛龙与被收购企业优尼科的关系,也许应该对德士古雪佛龙来个恩威并施。本来,雪佛龙在中国与中海油还是合作伙伴呢。如果先搞定雪佛龙,那么,“假道”问题不就成功了吗?因此,当雪佛龙出面进行阻挠时,中海油先是被迫不断提高收购价格,而一计不成,雪佛龙方面就开始游说美国国会,国会那些吃闲饭的本来就对中国二字敏感,想找点儿什么事情辩论辩论,显示一下自己的存在。因此,哪里会放弃这样的好样板工程呢?于是政治介入了,事情复杂了。收购失败后,傅成玉回到国内总结经验,只是说雪佛龙不遵守市场经济规则,在经济中掺杂进政治因素。

  不过也有高人持完全相反的说法,不无道理,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列位,傅成玉及学贯中西之人,怎么能不知兵法36计之妙呢?如九方臬之相马,已臻化境,看重的是明天的发展;亦如实业与资本运营之分,物质与精神之野,傅成玉高瞻远瞩,美利坚之石油公司优尼科,不过乃中海油之假道者也,使中海油声名鹊起,乃真实目标,也就是晋国CEO晋献公之目标——虢国。俗话言之,即借收购优尼科石油公司之名、之势,行扬中海油公司声名之实。收购事成,为一举两得,不成,仍然可进可退。

  此言非妄,君不见,傅成玉归来,荣登中央电视台之对话节目,如英雄凯旋一般。台下捧场宾客,遍是国外大投资银行要人,皆作颌首仰慕同仇敌忾之状(皆有求于傅先生也);傅先生回顾炒作(失败)心得,侃侃而谈。既然当初洋人来到中国不识中国国情,那么,我们到外夷,自然也要有个适应美国国情的阶段啦。似乎收购成功反而不如失败,成功有可能骨鲠在喉,而全身而退则一身轻松。

  原来傅先生只知道美国人市场经济的一套功夫玩得炉火纯青,不知道里面随时可能埋藏政治暗器伤人。

  点评:走出去,就发现国际国情也是各有千秋,特色迭出。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杜爽)

  兵法原文:颦更其战,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承之。曳其轮也。

  兵法白话:偷梁换柱之策,往往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就是盗用名牌商标,以欺骗手段,生产制造假冒伪劣商品,以获取暴利;另一方面,则是反其意而用之,以变更自己的形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你的“纸”包不住我的“火”。

  2005年“伪书”的黑幕被揭开给表面繁华的中国图书出版业抹上了不光彩的一笔,曾经长期跻身各大书店和排行榜前列的经管类畅销书《没有任何借口》(机工版)、《执行力》(长安版)、《管理就这么简单》(哈尔滨版)等49种含有虚假信息的伪书名单被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公布查处。

  虽然对于读者来说伪书的出现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是与“全庸”、“金康”、“古尤”、“吉龙”等偷梁换柱的惯常手段相比,如今由正规出版社出版、头顶着国际知名管理大师、500强负责人、哈佛商学院教授光环的保罗·托马斯、詹姆斯·希尔曼所写的管理励志图书到底是真是假可就没有那么容易被看出来了。

  第一个向伪书开炮的是知名咨询专家、锡恩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姜汝祥。早在2003年,他就发现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执行力》一书中很多处内容竟然完全是对自己所写的书的抄袭,而作者哈佛商学院管理学教授“保罗·托马斯”更是一个子虚乌有的人。从伪书的受害者到组织专门的人手打假揭伪,并成为2005年“3·15”晚会“3·15”贡献奖的三位候选人之一,姜汝祥觉得:“‘伪书’明明已经成了‘皇帝的新衣’,稍微留意一点的人都清楚,行业里的人更清楚,只是没人站出来,这是一种悲哀。”

  黑幕一旦被揭,就会发现造“伪”者的技术含量并不怎么高明,他们的普遍做法有三类:

  第一类,伪造外国作者及虚假评论,如伪造所谓哈佛等外国著名学府教授或外国畅销书作家,伪造国际知名媒体、人物的评论,伪造国外图书畅销信息。第二类,盗用国外已有影响或畅销的图书书名及相关信息,包括原外文名字及所获得的荣誉等,而中文图书内容则完全是由自己编写的。上述两类图书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经营管理、励志及心理自助类等方面。第三类,假冒中国著名作者。

  据了解,一本正版引进图书,往往要付8%~10%的版权费。而假借引进之名而由中国写手所写的伪书,只需要向那些编书的枪手付一笔小钱就行了,成本低而定价居高不下的伪书可以给经销商和零售商6折、5折,甚至更低的折扣,使得发行商销售伪书的利润也提高,从而造成伪书充斥图书市场,正规书反而卖不出去的现象。

  “劣币”驱除“良币”,800万册“伪书”一出笼,受害的不单是“正版书”,还有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们。名列伪书之首的《没有任何借口》(机工版)销量超过200万册,而合法引进版权出版的、中国社科出版社的《没有任何借口》销量只有2万多册。

  更糟糕的是,由于伪书大多是由中国写手揣摸市场和管理者们的需要而写,与正规图书和原版图书的管理思想常常背道而驰,却更能满足他们的一时之需,因此堂而皇之地被摆进管理者的书架,甚至作为企业的培训教材和管理圣经人手一本。

  读不读书、读什么书?

  点评:凡商品所在处,皆可制假,包括思想和灵魂。无序的悲哀莫过于此。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杜爽)

  兵法原文: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易经 师》卦)

  兵法白话:原喻指着张三骂李四。如今早已从高雅的艺术,演变为阴险的权术。甚至是一种杀鸡儆猴、杀一儆百的武杀,而武杀之前,又预设某种圈套,引诱人家上刀口。

  李开复“毁誉”

  “微软与Google之间迟早会擦枪走火”,这是《商业周刊》早在2003年时发出的断言。

  2005年7月5日,李开复走进Google老板的办公室,第一句话是说:“I need to follow my heart.(追随我心的选择)”。身为微软全球副总裁的李开复这一“新”的选择叩响了微软和Google之间战争的扳机。

  懂技术、懂管理、又了解中国市场。并与中国政府、大学有着广泛资源的李开复对微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怒将李开复以违反“竞业禁止”协议的理由告上法院的微软发动人才争夺战是“指桑骂槐”,背后的真正动机却是杀鸡给猴看。

  其实,早在李开复跳槽前的一年多时间里,Google一直在用着挖“墙脚”的办法不断踢着“微软的屁股”。一大批关键人物相继离开微软转投Google,这自然已经让盖茨内心非常不爽。因此,这一次他对李开复跳槽的激烈反应是希望阻止竞争对手,同时震慑微软其他有类似离开想法的员工打消念头。

  作为软件行业的领袖,微软的地位和强大是毋庸置疑的事。但是在这一两年间,微软看到Google在身边不断地成长,感受到了来自对方的挑衅。对于给了Google成长机会,盖茨曾经恶狠狠的说过:“我们简直是地狱般地愚蠢。”盖茨说出这番话时显然已经意识到,PC时代的巨人微软和互联网时代的巨人Google对于未来霸主地位之争的一幕已经不可避免。

  在美国加州Google公司总部,白底彩字的“Google”标志随处可见,成为玻璃建筑的总部大楼内外一道醒目的风景。而Google在市场上的表现也同样非常醒目,在美国搜索市场占有率早已突破50%。据估计,现在,全世界每秒钟就有超过3000台电脑通过Google发送查询指令。强劲的市场表现背后更让人震惊的是Google所特有的创新能力与自由的企业文化环境。用李开复的话说:令我震撼的是Google的“新一代技术”和对创新的热情。与“人到中年”不免带着些许威严与沉重的微软相比,在李开复眼中“青年+自由+透明+新创新模式+大众利益+诚信”的Google显然更能打动李开复,而这也正好和他对自己人生的信仰和追求不谋而合,因此,他追随他的心做出了选择。

  李开复对此的评价是:知我者,学生也。

  点评:这出比美女改嫁更为娱乐的跳槽八卦告诉我们:科技魅力无穷。

  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宁平)

  兵法原文: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兵法白话:宁愿假装不知道而不采取行动,而不假装知道而轻举妄动。要沉着冷静,不露出真实动机,如同雷霆演藏在云霄之后,不显露自己。为了掩盖自己的企图,经营者常以假痴来迷惑众人,宁可有为示无为,聪明装糊涂,不可无为示有为,糊涂装聪明。

  “内鬼”无间道 金威啤酒借机扩张

  没有今年席卷全行业的“甲醛风波”,恐怕很少有人会去关注金威啤酒这样一个二线品牌。

  “95%的国产啤酒在酿造的过程中添加疑似致癌物质——甲醛”的消息甫一出炉,就引发了轩然大波。不仅国内一片哗然,连韩国和日本都对此高度重视,先后就进口中国啤酒中的甲醛含量问题展开调查。

  事后证明,这一消息带有很强的误导性。目前我国仍允许甲醛作为食品工业加工助剂使用,而经检测,国内生产的绝大部分啤酒甲醛含量都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所设定的标准。

  在“国产啤酒绝大部分添加甲醛酿造”的消息刚引起人们注意的时候,业内同道很自然地把怀疑的目光投向金威啤酒。

  业界怀疑金威,事出有因。两年前,金威啤酒在国内第一个亮出“不添加甲醛酿造”的绿色工艺旗号,致使部分地区误以为中国内地的其他啤酒企业在酿造的过程中都添加了甲醛,相关企业和行业协会花了老鼻子的工夫才消除了误会。虽然从那时开始就面临着业界一片“恶意炒作”的指责,但金威在此后仍一直坚持这一宣传。2002年,从事了20多年水利工程的叶旭全出任深圳金威啤酒董事长,当时,他面对的是一个销量徘徊在17万吨、濒临亏损的金威。为了胜任自己的工作,叶旭全开始认真了解啤酒的生产工艺。他发现,啤酒在酿造过程中,为缩短酿酒期工艺和延长啤酒保鲜期,需添加甲醛作为助剂酿造啤酒。

  “甲醛有毒,为什么还要添加?”嗅觉灵敏的叶旭全感觉到这是金威的一个营销突破口。

  2005年7月20日,“甲醛风波”的影响还未消退,金威就开始借势向外扩张,投资1亿美元,在西安兴建年产40万吨的啤酒厂。金威此举是直接冲着青岛啤酒而去的,西安是青啤的市场重地,也是青啤现任总裁金志国的发迹之地。此前3个月,金威同样斥资1亿美元,已经开始在燕京啤酒的市场腹地天津兴建一个年产40万吨的啤酒厂。金威的大举扩张,追根溯源,除了获得世界啤酒巨头荷兰喜力支持外,最重要的还是它的那张绿色牌。

  点评:有时候,外行比内行看得更清楚。

  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刘晓午)

  兵法原文: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兵法白话:“上屋抽梯”是一种诱逼计。第一步制造某种使敌方觉得有机可乘的局面(置梯与示梯);第二步引诱敌方做某事或进入某种境地(上屋);第三步是截断其退路,使其陷于绝境(抽梯),予以致命打击。

  

  陈久霖之败

  尽管面临可能的70年监禁,中航油新加坡原总裁陈久霖仍是以一种中国传统式的离别来面对这一切。

  2005年7月30日,经过中国国资委承诺,正在新加坡庭审过程之中的陈久霖回到湖北黄冈的老家处理母亲丧事,之后拜访了早前他熟悉的地方和亲人。

  然而至今,这位信奉中国周易玄理的被审判者固执地仍认为,如果继续给他提供筹码,成败还未为可知。不过,陈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一败再败

  航油专业领域出身的陈久霖从一开始就误入了期货市场的泥潭,愈陷愈深。从20004年的夏天开始,陈一直看空原油价格。该年8月3日,陈久霖还在新加坡誓言旦旦:原油现货并未短缺,高油价只是暂时现象。并列举了2000年油价高涨时,石油输出国组织释放石油储备、压低油价的例子。

  然而,就在他自信预测的同时,纽约原油期货一举突破43美元,创21年历史新高。此时,陈仍固执地判断轻质原油价格有10美元的溢价,正常价格应为每桶33美元,中航油再次大胆下出40美元以下的空单。

  经常在深夜阅读《周易》的陈久霖,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和哲理。在不确定的市场面前,他更相信万物消长、此削彼长的古老规律。由此得出油价不可能一直涨上去,冲高之后必然回落;而且冲得越快,跌得越狠。最后的逻辑结果就是,他会大赚一笔。

  市场再次给陈久霖《周易》所谓的传统规律以沉重一击,仅两个月,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一路飙升到55美元/桶以上。中航油新加坡账面亏损达到1.8亿美元公司现有的流动资金、银团贷款和应收账款全部充水保证金后,还出现近7亿美元保证金的缺口。

  弹尽粮绝之时,陈久霖并未服输。转而向北京的集团公司进行了汇报,请求资金援助。但在无情的高油价面前,陈久霖最终一败涂地:该年11月底,中航油新加坡最终总计亏损5.5亿美元出局,申请破产保护。

  狂人落魄

  陈氏悲剧更多的来源于其对中国周易文化的误读,以易经玄理来对抗市场交易规则,正是他越走越远的原因。

  在公司下属的印象中,陈久霖是一个爱读中国传统文化书籍的老总。在陈的书架上,摆满了《周易》、《老子》和《韩非子》等中国传统哲学书籍。《周易》里写“君子终日乾乾”。在陈久霖看来,就是指人们要不断努力,任何时候也不能骄奢自满,这样才能成事。有熟悉陈的人士评价:陈久霖是一个“百分之一的希望也会投入百分之百的努力”的人。

  事实似乎如此。从1997年赴新加坡上任,原公司负债累累,到2001年中航油新加坡在新交所主板上市,陈久霖历经百苦,终有所成。当商业规则与易经玄理相符合时,陈在商战中屡有斩获。

  当公司逐渐做大,进入期货市场后。陈的自信逐渐上升为自负,甚至自狂。在他眼里,只要信念不变,用功做事,任何事物都是能战胜的,包括期货市场。

  就在中航油新加坡账面上亏损已近1.8亿美元时,公司的高层收到了来自陈久霖的一条短信,上面写到:蚕蛹破茧成蝶,凤凰涅磐重生。我们至今无法知道陈当时的心情和感受,是激励被高油价煎熬的同仁们?还是已找到扭亏良方,可以顺利出局?

  可以确定的是,当时陈久霖正处于一个众人簇拥的热闹场景。随着中航油新加坡收购印尼商人的所持新加坡国家石油公司20.6%的股权确定后,陈的商界形象在那时达到了顶峰,尽管当时油价的不断推高正在蚀空这座虚有其表的大山。当年年底,《mangazine-名牌》把陈久霖选为2004年度十大精英男性。

  陈在获选后向记者回忆,“每次回到家乡湖北黄冈浠水,他都要找个时间在群山中独步,这是他少年时思考问题的地方。夕阳西下,梦想和些许怅然在低头沉思间,也徘徊在了心底。”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2004年11月29日,中航油新加坡申请破产保护。五天之后,一个周日的中午,在湖北浠水县竹瓦镇宝龙村,也是在夕阳西下的情景中,陈久霖在祖父的坟前上了一炷香。然后,走向法庭。

  革除一切职务的陈久霖现凭旅游签证客居新加坡等待“最终结局”,新加坡中航油早与他彻底恩断义绝,视同陌路。而母亲的辞世,亦成为陈久霖心头另一个痛。

  点评:陈久霖坚信《周易》所言万物消长、此消彼长的古老规律,却忘记了他自己也在规律之内。

  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刘晓午)

  兵法原文: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

  兵法白话:树上开花,是由“铁树开花”转化而来,原意为不可能开花的树竟然开起花来了,比喻极难实现的事情。

  

  郭树清“导演”建行

  “你在地方政府工作过,又在中央经济管理部门任职过,同时又是一位经济学家。这三种经历,你最喜欢哪一个?”

  郭树清凝视本报记者片刻,仰天一叹,吐出三个字——“都喜欢”

  这是2005年两会期间,身为央行副行长、中央汇金公司董事长的郭树清最后一次与本报记者的对话。两会后,3月17日郭树清正式担任建设银行党委书记,领衔建行改制上市。

  临危受命

  建行“张恩照事件”改变了郭树清的人生轨迹。

  由于在美国卷入一起涉嫌贿赂的民事诉讼事件,张恩照于3月16日正式辞职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职务。然而此时正值建行改制上市、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关键时刻,“张恩照事件”打乱了建行的原有上市节奏。用当时银行内部人士的说法是,“银行改革上市要掉链子了。”

  次日,49岁的郭树清被委任建行党委书记。由于中央汇金公司是建行的大股东,按照国外上市公司治理规定,上市公司和其控股公司的董事长不能兼任。在汇金和建行董事长中二选一,必然要辞去汇金董事长一职。同时,如果郭身兼央行副行长和建行董事长两职,将违背政企分开的原则。

  角色似乎模糊,但一切都在必然之中:郭树清将领衔建行上市。

  历经8个月的引资、谈判和路演,郭树清终于亲手重新串起了银行股改的链子。11月9日,建行IPO超额配售全部发行完毕,以每股2.35港元共超额发售约39.7亿股。至此,建行首次公开发行总数达305亿股,筹资金额高达715.8亿港元。这是有史以来全球银行业规模最大的IPO,也是全球资本市场第六大IPO。

  在建行上市的强力推动下,工行和中行上市步伐骤然加快,各大股份制银行上市纷纷挤入引资和股改大队。

  性情中人

  我们无法了解,从央行副行长到建行董事长的转型过程中,郭树清心路转变历程。然而,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在8个月前,入主建行前夕的郭树清,心情并非完全平静。从他与本报记者的交流中,甚至所开的玩笑中,似乎透露出某种未来的不确定性。

  与央行行长周小川、北京市长王岐山、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等学者型官员有着惊人的类似经历,郭树清出身于国家体改委,并于1996年提拔为国家体改委秘书长。巧合的是,在郭入主建行之前,周小川、王岐山都曾担任过建行行长职务。1998年,42岁的郭树清离京远赴贵州省任副省长,分管外资和金融。2001年,在中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的时期,郭被调回央行担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从1999年到2001年,中国经济处于某种通货紧缩状态。这个时期的大部分时间,我在地方政府工作,其余时候则在宏观管理部门任职。一半由于责任,一半由于兴趣,我当时最关注的问题是总体经济的改善和落后地区的开发,特别是两者之间所有可能的统一和结合。”郭树清这样回忆。

  与两个前任们一样,郭被称为“学者型官员”,温温儒雅,学术功底很深,出版过学术著作。但据一位熟悉郭的人士介绍,郭树清在内蒙古插过队,酒量不小,性格耿直,非常直率,很有看法,较为自信,也很固执。

  这些性格在2005年两会上得到了鲜明的印证。在周小川、吴小灵等金融代表委员低调沉默的时候,郭树清面对国内外媒体记者侃侃而谈。从外汇储备到汇率改革,从宏观经济到利率调整,郭无一不谈。甚至提前表态,经过第一次升息后,人民币暂时不会再次升息。

  在建行成功上市的同时,学者出身的郭树清出版了新作《在过剩和贫穷之间》。他在书中写道:

  “阅读过去的文字,自然会想起过去的事情,更想起那些相关的人们。最不能忘记的是在贵州的时候,那些同事、朋友、下属和上司,那些有过几面之交和只有一面之交的人,那些从来就不知道姓名的人,他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点评:这个时代,什么奇迹都有可能。

  第三十计:反客为主(刘元煌)

  兵法原文: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兵法白话:“臣较量主客之势,则有变客为主,变主为客之术。”(《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中》)反客为主,是处于被主导地位的客,夺取主导地位,替代原来的主,并把原来的主放到客的位置上,随意摆弄。

  CEO生死时速

  不能不说,创维的老板黄宏生是福大命大造化大的人。遇到危险的时候总能化危为机,遇难呈祥。

  2004年底,因为涉嫌过去几千万元资金欺诈案的陈年旧账,黄宏生突然被香港廉政公署带走。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当消息第一时间被创维证实后,人们都不禁为黄和创维的命运担一把心。好好的企业,因为遭遇飞来横祸而元气大伤的事情,太多了。何况对于创维这样的民营企业,老板被抓会意味着什么,谁都明白。

  想不到,时间证明了创维并没有受到黄宏生事件的打击,反而愈挫愈奋,有因祸得福之感。

  首先,创维集团第一时间证实黄宏生被香港廉政公署调查的事情,以诚实的态度打消了人们对此的猜疑。其次,黄氏家族成员迅速辞去香港上市公司创维数码的董事等职务,避门思过,而代之以职业经理人上前台来打理局面,这样给外人以创维数码割裂了与黄氏家族关系的感觉。使黄本人的负面因素和被拘事件的地震余波不会向上市公司传导。

  第三,黄迅速物色了老将王殿甫出山,担任创维集团的CEO职务。虽然大家都知道王不过是个过渡型人物,是黄的代理人,但王毕竟在业界有着良好的人脉关系。担当救火队员角色,恰如其分。

  第四,银行和卖场在这个关键时刻纷纷表态,力挺创维。不仅稳定了舆论,而且给创维以真正的有力支持。

  此后,由非黄氏家庭成员和经理人主导局面的创维,众志成城,形势却越来越好,业绩连续创造新高。在家电业的多事之秋,能够因祸得福者,舍创维其谁呢?

  虽然到目前为止,黄宏生仍然没有摆脱干系,依然有牢狱之灾的危险,但是,创维处理黄被带走后的一系列手段,变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堪称反客为主的商业经典。

  其实,黄是这方面的老手,至少是“过来人”。

  早在2000年,因为不堪忍受黄的猜疑,黄手下的经理人陆强华带着上百名销售人员集体跳槽,并且与黄对簿公堂。一时间舆论沸沸扬扬,黄宏生不信任经理人,明升暗降等不当做法到处传播,对创维十分不利。

  想不到危机面前黄宏生另辟蹊径,在北京遍请名流,于人民大会堂和体制改革促进会联手,高规格召开了一个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的研讨会,京城经济管理学界大腕悉数到场,会上,自然少不了黄宏生代表“老板”诉中国经理人不职业的苦楚。他将老板受到的伤害以及职业经理人发展的不足联系起来,成功地扮演了受伤害者和理性建设者的角色,不仅赚足了面子,也一举扭转了舆论形势。

  不过,当2005年两会期间,好不容易带着犯罪嫌疑人身份,获得赴京参加两会资格,黄宏生故技重演,抛出一个关怀企业家的提案。这次由于他把企业家的贡献抬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为了开脱自己不惜以两会代表的身份要求对犯错误的老板法外开恩。可想而知,黄宏生这一次失算了。

  反客为主的操作固然精妙,但事不过三。与其产生危机后处心积虑地扭转危机,不如未雨绸缪。

  点评:多事之秋,你方唱罢我登场。谁是主来谁是客?

  第三十一计:美人计(杜爽)

  兵法原文:语出《六韬·文伐》:“养其乱臣以迷之,进美女淫声以惑之”。

  兵法白话:此术无形无影,敌我难分。商场上此谋不在寡,看起来很美的事,却暗藏杀机,危机四伏。

  中国概念股“阴云”

  

  纳斯达克上的涨涨跌跌再自然不过,但一旦惹上诉讼的麻烦,再想翻身却是难上加难。2005年年初,继中华网、网易、中国人寿、中航油、空中网之后,UT斯达康、新浪、前程无忧等几只中国概念股又被美国的律师一纸诉状告上了法院,导致股价从23美元、40美元、56美元的位置跌落到5美元、20美元、10美元左右,至今没有大幅回升的迹象。而宣布已经将官司摆平的空中网、网易等公司虽然和提交集体诉讼的股东达成原则性和解,但为此向对方支付350万美元和450万的巨额赔偿。

  “英雄难过美人关”,由于中国概念股的含金量和成长性,一出场,华尔街投资者就成为中国概念股最热切的追求者。但是无奈好景不长,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粉墨登场后,却发现中国“美人”难过律师关,一年多的时间里,26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公司竟有30%遭遇了集体诉讼。

  从诉讼内容上看,律师事务所对几家中国公司的指控本质上有很多相同之处:中航油实际存在的不实陈述行为使得合理的投资者做出了错误判断。“前程无忧”向美国投资者提供了虚假的、带有误导性的信息,违反美国联邦证券法,此外,“前程无忧”未能准确地向美国投资者披露公司三季度盈利数据,对盈利前景的预期同样具有误导性。UT斯达康发布虚假的误导性信息,从而导致公司的市值被人为抬高,认为UT斯达康违反了美国联邦证券法。指控新浪的理由则是诸多信息未披露或者披露不完全等等。

  

  中国概念股在美国当被告,一方面的确是中国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存在掩饰错误的情况或者有重大的疏忽;另一方面则说明,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公司主营收入来自中国内地,需要面对的是中国法律、规则和美国法律、规则的不同。在美国投资者看来,即使中国概念股的发展前景依然诱人,但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保障披露信息真实性,最终保障投资者利益的核心所在,而中国公司最欠缺的可能正是这点。同时,一连串的集体诉讼案也反映了中国公司与美国投资者的沟通欠缺。

  除此外,中国公司遭遇集体诉讼则是因为有一帮美国律师对中国概念股“特别”关注。据了解,在美国如果某律师发现某中国概念股有一点小的瑕疵,他马上就会在网上发一个帖子我们现在要起诉某某公司,呼吁大家都来报名。“在显微镜底下找漏洞,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显然,空中网和网易的巨额和解费让这些律师们在和中国概念股的较量中已经尝到了甜头。

  自从2003年年底,中国概念股开始了第二次海外上市潮。有人预测,在未来10年,可能会有1000家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科技类企业。那么,踩着先行者的足迹前行,它们的处境和前途又会怎样?借用9月26日的“2005年纳斯达克中国论坛”上,一些来自国际投行和法律界人士对中国公司所发出的警句作为答案:“美国纳斯达克虽然代表着财富与梦想,但对已上市或正准备在此上市的中国企业来说,处境相当险峻。”

  点评: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可是,谁是贼?

  第三十二计:空城计(杜爽)

  兵法原文: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兵法白话:进攻与防守是经常的事,进攻与防守,是人力物力的较量,更是勇气与智慧的较量。现代商战中,经营者一个大胆的计划,一种奇异的构思,配以虚张声势的行动,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达到轰动的效应和目的。

  

  三一重工 做实不做“空”

  2005年中国股权分置改革就像是一个角力场。上演的是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的直接“对抗”,这里既有非流通股与流通股之间的实力碰撞,当然也有空城计一般的心理博弈。

  作为“股权分置第一股”,三一重工从试点开始到6月10日召开股东大会进行投票表决前的时间里,不可避免地一直处在证监会、专家学者、其他上市公司、各类投资机构和众多股民口水大战的风口浪尖上。5月10日公布的全流通方案中提出,由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按每10股流通股划转3股并返还现金8元,以此作为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的“对价”。但是这个方案一经抛出,便在股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评论者有之,冷眼者有之,更多的是来自机构投资者和中小股民投资者的各种声音。

  “我们都没有想到方案出来以后反响会这么大、这么激烈。”三一重工执行总裁向文波以为:股权分置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没有可以借鉴的先例,三一的实践本身就是一种探索。

  搞技术出身的向文波平时在公司最喜欢做的事是每天看图纸,和工程师讨论各类技术问题。但是在那段时间里,身为三一重工执行总裁的向文波不得不放下了图纸,拿起“大话筒”,每天的行程和主要任务就是,在各个城市和投资机构、各类媒体上,面对着不同的投资者反复解释、说服。如果那时百度一下“三一重工”和“股权分置”,短短时间内,相关的信息竟达20多万条,其中有很大的一部分都是向文波所发表的言论。

  话虽然说了很多,向文波在面对众多的投资者时还是觉得心中没底,他觉得“不知道如何和他们保持沟通,如何能够真正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

  在和投资者几番相互的探底和交锋之后,5月24日,公司董事会向博弈中的另一方流通股股东做出了让步,又将方案修改为10转3.5股返8元,三一集团同时承诺两年内不减持三一重工股票,且连续5个交易日收盘价高于或等于19元。虽然,第二轮方案出台后,依然有很多不满的声音,但是三一重工在付出了实打实的“对价”之后,最终在6月10日的临时股东大会上该方案以93.44%的高赞成率顺利获得了通过。

  由于试点成功,在随后的半年时间里,中国证监会宣布共有十一批的上市公司先后开始了正式的“股权分置”改革。而这些后来者在同流通股股东打交道时,比起三一重工要来得容易、轻松。

  据统计,这十一批股改名单中涉及的企业,绝大部分的方案很容易地获得通过,只有区区四家公司的方案被否决。更让人感到意外的,随着大批量的公司开始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大量的股改方案被一一抛出,股改这场实力与心理的博弈战并不如大多数股民所预期的那样出现越来越激烈的场面。或许是面对着“跌跌不休”的G股市场,千篇一律的对价和“投票门”事件的曝光,广大的投资者对于股改的热情已是今非昔比。自从第二批股改试点之后,股改公司支付的对价水平非但比之三一重工试点时所给出的对价没有上升,而是越来越低。更让人担心的是随着对价水平降低,也会导致投资者的信心逐步降低,如此反反复复,陷入一个恶性循环。除此以外,一个不愿意看到的现实是,在近几批的公司方案投票中,流通股股东的参与率也是逐渐下滑,不断创出新低。

  “开弓没有回头箭”,中国股权分置改革在未来一定还会持续进行下去。而仅仅从数量上完成并不能就意味着股改的成功。按照最初的规定,股改的周期至少要在三年以上,而目前这些遗留下来的后遗症,是否能够被市场和股民所真正接受,我们拭目以待。

  点评:这哪里是什么空城,分明依稀看到的是雀占鸠巢。

  第三十三计:苦肉计(刘炳辉)

  兵法原文: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兵法白话:按照常理,人不会伤害自己,要是受到某种伤害,一定是某种自己无法抗争的力量导致。利用好这样的常理,自己伤害自己,以蒙骗他人,从而达到预先设计好的目标。经营者利用“苦肉计”,对自己不合格产品集中进行销毁,用以引起广大群众的注意,树立自己企业的良好形象,为下一步赚回更多的钱而埋下伏笔。

  宗庆后自揭“伤疤” 娃哈哈“三次创业”

  2005年11月5日,杭州某运动场。

  娃哈哈掌门人宗庆后与他的5000名员工以运动会的形式庆祝公司成立18周年时,宗庆后清楚地知道,18岁的翩翩少年郎如早上8、9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但对企业来说,则另当别论。

  风雨同舟、和衷共济、经历的坎坷、走过的艰难,俱往矣。娃哈哈正在新长征的险途上-----“三次创业”。

  为趟过险途,江湖老手宗庆后谋算已久,一年前借财务报表红色数据与往年相比越来越低的时机,以“罪己诏”的方式,在内部职工大会上历数了娃哈哈的“三大危机”:销售危机、精神危机、大企业病。看似自我检讨,但其后蕴藏的玄机却是不言而喻。

  作为集团的精神领袖,宗庆后“是独裁的,一个人管到底”,娃哈哈在全国有60多家生产性分公司,宗庆后以匪夷所思的铁腕方式坚持人、财、物、产、供、销的高度集中管理。但到后来,虽然实现了“全员持股”,员工反而“不再能迅速反应,不再能完全做到令行禁止”。“丧失狼性”的队伍不好带了。这一问题似乎是一个伪问题,但问题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如何改变?

  2005年全国两会前夕,《中国经营报》记者张翼赶往杭州娃哈哈集团总部专访宗庆后,说到“手下人”决策力、执行力的疲弱,宗庆后语多无奈、暗自伤怀。能怪谁呢?首先该检讨的正是宗庆后本人。宗庆后不可能不明白,荣辱成败全部系于一人,是娃哈哈值得警醒的最大危机之一。宗庆后的个人危机即是娃哈哈的整体危机。宗庆后太相信个人直觉,他怀疑本土的、海外的咨询公司给出的所有建言与结论,不屑一顾、随性而弃。宗庆后太迷信个人能力,以致牢固把持控制权,极少分权给属下。谁可以被宗庆后信任?除了他的至亲爱侣。

  娃哈哈需要重塑“狼性”。问题出在哪里,就从哪里解决,所以宗庆后不断的唱衰、唱衰、再唱衰。苦肉之下,用心良苦。与此同时“股权和薪酬制度改革”仍在进行。不管如何,竞争上岗和末位淘汰的原则,已经被严格确立,亲戚朋友新老员工都在所难免。

  “1000亿是老板的天花板。”这是业内流行的一个说法。不具备超现代的管理制度,“大企业病”在所难免,宗庆后也感觉到了这种压力。他有一个梦想:5~10年创造1000亿元。谁都知道,以娃哈哈饮料目前的发展速度,这个梦想难以实现。和诸多有钱人一样,宗庆后想到了多元化。他想进入资源性行业,但他猜测那要到2007年之后,才可能有机会。其实,这之前,宗庆后的多元化情结已经随着他的资产暴涨存在于公司的战略之中了。小食品瓜子、保健品维C含片、“大厨艺”方便面,还有与饮料市场无关的童装、日化、地产等都被宗庆后试了一个遍,虽然都有点小收获,但仍旧无法实现他1000亿元的目标。

  经过2004年一年的整顿之后,娃哈哈“快速膨胀式”的发展模式逐渐被“慢慢行走式”的路线所取代。对于三大危机,宗庆后没有说假话,对于娃哈哈的未来,宗庆后也没有说假话。但市场上的硝烟仍旧弥漫,胜负还远远没有分出,无论真话还是假话都是一种策略。

  点评:俗话讲,哀兵必胜。若主动表现这种姿态,亦为“苦肉计”。

  第三十四计:反间计(麻玉秀)

   兵法原文: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兵法白话:在《三十六计》的五间计中,反间计是最需要大智慧、最惊心动魄的一计。所谓反间,在(甲方)疑阵中布(乙方)疑阵,使甲方产生错误的判断,乙方便可乘机打击甲方。

  技术引进 福兮,祸兮?

  今年4月中科院刚宣布推出了实现重大突破的计算所研制开发的“龙芯二号”,10月就传来了美国AMD公司转让X86微处理器核心技术的消息。与此同时,科技部在推动AMD与中国企业就AMD技术授权使用的谈判。据悉,如果不是美国政府长达2年的审查,或许这块免费的蛋糕来的会更早,甚至在龙芯推出之前。

  赞许者认为:中国在微处理器上获得了一次难得的超越机会;X86技术为IT业主流,为中国IT业进入PC和服务器上游市场提供机会。

  反对者则认为:AMD转让X86技术将可能对“龙芯2号”产生冲击,或许AMD是在其和英特尔拥有绝对优势的低端堵截龙芯。这次转让授权是被限制在固定的使用范围内的,同时也会限制了对其的仿制,意义有限。美国商务部之所以能够通过,表面看,此次无偿转让仅仅是供科研参考和培训之用,不涉及在华生产和商品化,而“真实意图”可能是看到中国出了一个可能对美国微处理器“潜在市场”造成巨大威胁的“龙芯”,想借此举扼杀中国龙芯的研发,从而挤跨龙芯的技术队伍,对以龙芯为主的完全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形成威胁,欲使中国重蹈“运十”的覆辙。

  1980年中国自主研发的干线飞机“运十”试飞成功之后,美国迅速转让了麦道飞机技术,决定合资生产。待“运十”下马、研发团队解散之后,麦道被波音兼并,后来又撤回投资,造成中国一直无法自主生产大飞机、只能依赖波音和空中客车的局面,使中国的大型客机研制推迟了20年。

  种种猜测将AMD陷入反间者嫌疑,虽然从商业角度看,这或许只是一次公关行为,用免费转让X86技术做为敲门砖,赢得政府的信任和好感,获取市场的准入权。但,这并不排除反间的嫌疑?

  不过我们的政府显然成熟多了,科技部十分坚定地表示支持龙芯的研制。“十一五”期间,国家还将有更大的投入支持我国自主创新高端通用芯片的研制,这已成为不可动摇的国家意志,不再会因转让而轻言放弃。这让反间与否变的毫无意义。

  一直以来,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被分化为两个阵营,这在汽车行业尤甚。龙永图一次对技术引进的过分支持就激发起轩然大波。

  我国在自主研制开发的“两弹一星”、“神五”、“神六”方面确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民用科技、基础技术领域,却落入一个怪圈:欲以技术转让作为提高民用技术水平的捷径,但却造成技术发展落后、停滞的现象。当初我们的目的是:中国对外方让出市场,通过合资吸收国际领先技术,然后消化、吸收并开发出中国的自主品牌。但这条路我们走得并不顺利,面临重重技术壁垒,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丧失竞争优势。

  从汽车、DVD到手机、计算机、彩电业,我们只是一个处于生产链“下游”的加工厂,核心技术不是我们的,我们还要付出高额的专利费;20年过去了,市场让出去了,但我们学到的东西太少,更谈不上创新。

  点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不过还有一句,舍不得孩子打不到狼。

  第三十五计:连环计(丁飞洋)

   兵法原文: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兵法白话:经营者采用一环扣一环的公关营销活动,显示该计的妙处。

  杨元庆:PC只能这么“玩”

  “杨元庆很年轻,做事情也很聪明,他来日本参加会议读的是英文发言稿。”日本东京大和实验室理事小林正树这样描述他们全球公司的新老板。与大和实验室很多员工一样,他们中的很多人一毕业就在IBM工作,他们的事业也是在2004年12月8日,那个有点冷的清晨而改变的。

  那一天,一个他几乎不曾注意的中国品牌收购了让他们略有些骄傲的IBM全球PC业务。老板变了,公司要改名为联想,lenovo是它的品牌,lenovo是什么呢?试验室的科学家们几乎没人知道。 “不过我们看到了奥运标志,这5环标志会让所有日本消费者知道,这是一家很有实力的公司。

  2005年初,柳传志退居幕后,让位杨元庆,与柳同龄的施振荣也选了个意大利人兰奇Gianfranco Lanci掌管全局。人们不禁要问,颇有日落西山感觉的PC产业能成为联想“专注”的理由吗?因为从2003年底联想就开始面对PC增长的天花板,世界级的对手戴尔、惠普欺身在前,国内PC同行也开始在市场营销中不断制造新的概念,而从此后,联想增长的速度放缓了,资本市场不太高兴,2004年,世界经理人网站出现一个异常刺眼的标题,“联想成为IBM的第一步,杨元庆下课!”。

  在“联想危机”的舆论声中,杨元庆花费6500万美元购得奥运入场券,并于2004年3月26日北京饭店正式签约。

  从2003年为国际化准备改legend为Lenovo,到2004年取代IBM成为第六期国际奥委会的TOP赞助商,再到收购IBM PCD,联想PC连环战略越发清晰,国际化步伐提速,联想中国公司全员学习英语,英语成为公司的官方语言。2005年5月1日下午3点,很多中国人已经开始享受悠长的假期。

  9月30日上午,原来的联想公司成为新联想的中国区,过去与IBM PCD 双方相对独立的产品运作、供应链和销售体系将合并,并统一整合到全新组织架构中。国际化进程又跨出重要一步。联想全球市场在美国、EMEA欧洲、中东和非洲)、亚太、中国、印度设置5大区域总部,而且未来将把中国北京、日本大和以及美国北卡罗州罗利的研发中心整合到一起,庞大的购并工作告一段落,合并后公司第一季度收入就直逼200亿港币大关。

  如今,东京大和试验室的科学家们将改换门庭后的新联想形象地比喻为,每个人都已经从“大池塘里的小鱼”变成了“小池塘里的大鱼”。为了抵消冬奥会组委会的担忧,联想北京近60个年轻员工小心翼翼地为即将到来的都灵冬奥会做最后的技术调试,全面开始国际化战略与奥运会的“亲密接触”。作为2008年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联想集团取代了原来的电脑赞助商IBM,试图通过奥运平台使自己真正成为国际化公司。

  2005年11月11日,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在京揭晓。杨元庆和他的新联想进入“奥运季”。

  点评:快干的毛巾也能拧出水,不过得换种方法,多拧几次。

  第三十六计:走为上(张翼)

  兵法原文: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兵法白话:有时是不得不走,以保存实力图谋再起。有时却是以退为进。兼并重组被企业熟悉后,走的人就更多了。

  魏新“变线”

  最短时间内惹恼魏新不是件难事。很简单,公众场合追问他方正集团的人事问题。走过股市风波、人事震荡的“多事之秋”,客观地说,近年来,方正集团人事布排整体相对稳固,似已不再是无法承受之痛。与此相异,方正的产业布局则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变动。2005年年初,方正集团从金融领域全面撤退,迄今为止,金融版图中仅剩方正证券,及此,魏新梦断金融控股。

  可以理解为,魏新在“退步”中求进。因为,魏新的思维体系里,把方正“做实”永远排在第一位,然后才是做强、做大。如此来看,退出金融、专注IT与医药两大主业,应属明智选择。

  败退之初,魏新对外回应,方正集团进入金融领域,目的并不是为了把金融发展为第三或第四主业,而是在于追求投资回报率。这样的解释显然前后矛盾。由此上溯到2004年4月25日,方正集团宣布成立四大集团:产业控股集团、金融控股集团、软件控股集团和投资控股集团,魏新自任金融控股集团董事长。由此可见,魏新对金融可谓雄心勃勃。

  之前,本报记者曾经两次深度专访魏新。探讨企业经营模式,魏新亮出自己的观点,做企业只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微软那样的专业型;另一种是像GE这样的多元化。早年,魏新在美国镀金两年,极为欣赏、推崇GE模式,他认为方正要想做大规模,GE的多元化扩张模式值得借鉴。但正如柳传志所言,“GE太特殊了,中国企业怎么学也学不会”。借助资本之力整合方正,这几乎可以看做魏新主导方正的核心思想。2001年10月,魏新正式接任方正集团董事长,其时他向董事会提交重塑企业文化的报告,并将方正科技列为试点。魏新并不急于开布资本之局,至为紧要的原因是缺乏得力的资本操盘手。稍后,一个关键人物适时出场,他就是张海的故交,凯地系干将李友。李友现在是方正集团执行总裁,他和追随者夏杨军、方中华一起将魏新的资本愿景幻化为逼真的现实。

  2002年开始,方正集团在金融领域的所有动作都与李友密切关联。当年8月,方正集团正式受让浙江证券51%的股权,重组为方正证券。其后,方正集团以让人目眩的方式快速参股成都商业银行、广发银行、岳阳商业银行。方正集团盯准的是“金融牌照”,资源性、牌照性的产业是魏新上任伊始圈定的方向。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短短数月,伴随着受让证券、信托等非银行资产“一揽子”计划的夭亡,2004年7月,成都商行让方正集团在金融领域首尝败绩。魏新不得不沉静反思。当年9月,方正集团产业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魏新及方正集团决策层为方正确定了两大产业方向——IT和医疗医药。一个月后,即2004年10月,方正集团与浙江国信控股集团改制失之交臂。

  金融产业为方正提供了资本与产业的互动平台,失掉这个平台,方正将如何整合相关产业?今年年初,方正集团将产业划分为IT硬件、IT软件、医疗、医药、综合五大事业部。IT硬件事业部包括方正科技、方正数码等企业;IT软件事业部包括方正电子、方正奥德等相关子公司;医疗事业部包括国际医院等医疗企业;医药事业部包括西南合成、大新药业;综合事业部主要包括苏钢、方正证券等企业。划了一个圈,回归本源。目前方正集团总体收入的60%多、利润的50%多仍来自IT,估计这个比例在未来两年只会升不会降。

  但凡参加过“路考”的人都知道,变线是个严峻考验。变线,要综合考察自己的位势、速度以及周遭环境。经营企业和驾驶的苦乐感觉有所类似,把持方正集团方向盘的魏新,通过舍弃金融业务是否娴熟掌握变线的技巧?

  点评:现在,新业务失利的人都有了堂皇的理由,专业化下走为上。

(责任编辑:单秀巧)



共找到 366 个相关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全部跟贴(0条) 精华区(0条) 辩论区(0条)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热门财经特别推荐

相关链接





搜狐短信 小灵通 性感丽人 言语传情
三星图铃专区
[周杰伦] 千里之外
[誓 言] 求佛
[王力宏] 大城小爱
[王心凌] 花的嫁纱
精品专题推荐
短信企业通秀百变功能
浪漫情怀一起漫步音乐
同城约会今夜告别寂寞
敢来挑战你的球技吗?
 精彩生活 

星座运势 每日财运
花边新闻 魔鬼辞典
情感测试 生活笑话


今日运程如何?财运、事业运、桃花运,给你详细道来!!!





月亮之上
秋天不回来
求佛
千里之外
香水有毒
吉祥三宝
天竺少女

上证 沪B 中300 深成 深B

股票查询


频道精彩推荐

·2006年春运
·大熊猫,大陆,台湾
·2006年德国足球世界杯
·李宇春发单曲张朝阳捧场
·MOP收购DONEWS
·回顾2005
·陈凯歌《无极》
·春节晚会
·达喀尔拉力赛
·沙龙中风住院






约定
爱如空气
离歌
江湖笑
城里的月光
太委屈
迷糊娃娃可爱粉红卡通
四季美眉给你最想要的

搜狐分类 ·搜狐商机

财富八卦

·商品渐丰 走进真实朝鲜
·领导人获赠的外国珍宝
·啥是登峰造极的豪华房车
·叫价2.5亿中国第一别墅
·北京最早出现的美女广告
·领导车队出行的特殊待遇
·教师是怎么买得起别墅的
·最不要命的十种工作(图)
·中国公路奇观令人看傻了
·06最新版央视美女排行榜
·作呕的烧鸡加工全过程
财经专题推荐

·新农村建设 权证 油价
·深圳高峰会 人民币升值
·海外上市 股权分置改革
·重启IPO 医改方向之辩 

24小时点击排行



设置首页 - 搜狗输入法 - 支付中心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 全部新闻 - 全部博文
Copyright © 2018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ontact.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