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资源价格以促进节约——
新华网北京12月31日电(记者章利新)长期以来,中国各类资源价格多数被低估,资源的廉价甚至无偿使用间接促成了投资过热和资源浪费。为此,中国政府开始采取多种措施着力改革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提高价格市场化程度,以促进资源节约。
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高了天然气出厂价格,并透露明年将放开重点电煤价格,加快与市场价格的“并轨”。这意味着,电煤有可能成为继天然气后第二种理顺价格的资源品种。
建设部等八部委本月还发布意见,要求停止福利用热制度,改为用户直接交纳采暖费,实行用热商品化,同时,还将建立热价与燃料价格的联动机制。
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27日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报告中国当前能源形势和能源安全问题时再次强调,要加快推进能源体制改革,逐步形成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污染治理成本的价格机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政府最近的这些举措显示,中国已全面展开资源价格改革,“这是一项早就应该展开的改革”。
长期以来,中国资源价格的市场化程度不高,价格机制无法按照市场规律来调节资源的生产和消费行为,缺乏对投资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企业和社会缺乏珍惜资源的压力。
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3%,较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资源性产品之间比价关系不合理。按热值当量测算,目前天然气价格仅为原油价格的30%左右,而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天然气与原油比价通常在0.84至1.21之间。天然气价格偏低于其他可替代资源价格,刺激了其需求的增长。
据中石油预测,2005年至2010年,国内天然气商品量年均增长率为17%,而同期天然气需求量年均增长率高达26%左右。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2000亿立方米,届时,仅靠国内生产将无法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研究人员表示,提高资源价格的市场化程度,将起到两种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抑制资源需求的增长,由于企业特别是高耗能企业的生产成本会越来越高,企业将不得不节约资源,同时也迫使整个社会转向节能型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鼓励节能技术的开发,促进企业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袁钢明认为,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而不是通过政府的号召和政策来实现。最近连续几个月消费价格指数持续走低,为资源价格的市场化改革提供了比较宽松的环境。
同时,他也指出,资源价格的提高必须辅以资源税的提高和完善,使那些从中获利的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否则,利益分配机制的不均衡会伤害民众的利益。
形成市场主导的资源价格机制还仅仅是复杂的资源问题的一个环节,中国要实现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完) (责任编辑:孙可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