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刚过,春节将至,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节日过得怎么样,吃得好不好是一个主要的“指标”。去年岁末,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等部委相继下发的一系列有关食品安全(食品安全)的紧急通知,足以看出食品安全对新的一年来说,分量仍然很重。
食品安全引人关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集中力量进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成为国务院确定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重要内容之一。当新闻界在这个岁末年初对过去一年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一番细致的梳理后,一个情况越来越清晰地出现在我们面前:随着国家各个执法机关持续不断地把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引向深入,我国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形势明显好转。
同样无庸讳言,过去的一年,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引人注目。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引人关注,是因为“中国食物安全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正在由长期食物短缺转向食物相对剩余时期,正在由主要解决食物供需安全问题的时期转向主要解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时期。”一位业内专家指出。
标准“短腿”亟待补齐
国际消费者联会主席玛丽莲娜·拉扎里尼女士在一次国际研讨会上直言“食品安全最重要的是标准”。我国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同样与标准不够完善有很大的关系。
“苏丹红事件”正是给了我们这样一个警示:在复杂的生产链中,被广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据了解,我国目前在食品添加剂标准存在三大问题,一是一些标准亟待更新;二是我国已被批准使用的1500多种食品添加剂中,有一部分还没有国家标准;三是一些食品添加剂缺乏限量标准和相对应的检测方法标准。
这一情况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仅去年,我国已对8672项食品国家标准、384项食品行业标准、250多项食品地方标准、14万多项食品企业标准进行了清理。
在2005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中,一些大企业屡有上榜,一向以质量过硬而著称的有些跨国企业,更是在中国市场接连遭遇信任危机,有的名声赫赫的跨国品牌成为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角。
一方面,就生产实力和生产规模而言,这些企业并非不能生产出合格产品;另一方面,质量问题被曝光后,一些企业对于消费者和监管部门采取漠视态度,或者避重就轻,结果消费者的权益与企业的商业信誉两败俱伤。
“企业是市场活动的主体。要扎紧食品安全这道篱笆,企业自律不该被忽视。”上海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顾仁达说。目前在食品安全工作中,“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漠的现状令人担忧。
市场有眼睛,法律有牙齿。“食品安全考验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能力,也考验着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经营者的良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保卫说。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王维认为,出现问题后,企业应该从消费者利益考虑,积极对待,信息公开及时、准确,这样更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市场回馈。从大众的角度看,应该理性、客观、公正看待突发的食品安全问题。由有关部门帮助企业整改或由企业自身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执法机关强化监管
食品安全标准的缺失如何弥补?相关检测技术如何尽快提高和跟进?食品安全体系的构建如何更科学、更完善?类似问题已引起了有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
2005年12月22日晚20时至23日凌晨2时,记者随北京市工商局组织辖区工商局对北京锦绣大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鲜肉经营情况进行突击检查,拉开了北京市两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序幕。
上海、天津、西安等全国各大中城市的食品企业和市场中,除了工人们连续的加班加点和商贩们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还能看到穿着各种制服的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
与此同时,有关部门相继下发了各种保障食品安全的文件。国家工商总局局长王众孚强调,2006年针对食品季节性、节日性、区域性消费特点及消费者申诉举报多和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品种将集中开展三项专项执法检查:即以城市社区、农村和城乡接合部为重点,开展重点区域执法检查,重点解决无照经营和制售假冒伪劣食品问题;以商场、超市、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为重点,开展自律制度专项执法检查,重点解决经营者进货验证验票、不合格食品退市、食品质量责任等自律制度的建立和落实问题,引导和监督经营者切实对消费者和食品安全负责;以五一、十一、中秋、元旦、春节为重点,开展节日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重点解决销售有毒有害和不合格节日食品问题,确保节日消费安全。
国家质检总局党组书记李传卿表示,2006年将以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为基础,全面整顿食品生产加工业。滥用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将成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重点打击对象。同时,将以农村和城乡接合部为重点,全面加强食品小作坊监管,确保不因小作坊监管漏洞造成食品安全事件。
2006年我们期待————食品安全经得起考验。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