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6日电(记者顾钱江 安蓓) 中国人民银行5日公布了2006年货币政策的主要调控目标:广义货币M2增长16%,狭义货币M1增长14%,新增人民币贷款2.5万亿元。
“上述目标体现了今年我国货币政策的‘稳健’取向,但也有微调,表明央行希望从金融面保持宏观经济的平稳增长,”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彭兴韵博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5日在南昌召开的央行工作会议指出,实现今年的货币政策目标,要加强对经济、金融运行的监测研究,增强货币政策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信贷合理增长。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利率形成机制。
彭兴韵分析说,货币供应量是中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出于对通货紧缩可能发生的担心,央行希望2006年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长率能较去年的实际增速加快,以确保物价不致出现大幅下跌。
他指出,M1主要由活期存款构成,是企业间商品、服务和金融交易的主要结算工具,其增速直接反映了整个经济体系的活跃程度。而2005年前11月M1同比仅增长12.7%,反映出经济紧缩的事实,因此,中央银行今年有必要为M1提速。
2005年我国制定的货币政策预期调控目标是:M2和M1均增长15%,新增人民币贷款2.5万亿。但实际运行情况却有偏差:M2全年增速预计为17%,快于预期目标;M1增速则比预期目标要慢;新增人民币贷款也低于2.5万亿。
事实上,银行信贷也是与我国经济增长关联度很高的一个指标,因我国经济的融资来源主要是银行。彭兴韵指出,尽管2006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的绝对数与去年相同,但由于去年基数变大的因素,今年信贷的实际增速会慢于去年。
“这说明,央行也不打算放松信贷,以免出现经济增长过快的情况,”彭兴韵说。
会议就2006年央行工作提出要求:保持货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行稳健货币政策,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开放,着力加快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大力发展金融市场,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进一步改进外汇管理,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健康发展,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关于人民币汇率改革,央行5日发布的会议新闻稿着墨不多,强调要从中国经济金融发展和稳定的需要出发,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彭兴韵评论说,中国汇率改革的市场化取向已不可逆转,2006年会取得新的进展。但面对升值预期和压力仍然较大的挑战,央行也要思考如何有效地干预外汇市场,以避免出现人民币大幅波动的情形。
会议提出,要加强对资产支持证券的研究与开发,进一步发挥黄金市场的规避风险和投融资功能,加快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和支付体系建设。
根据“入世”承诺,今年中国将向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市场。此次会议强调了金融企业改革的迫切性,指出要继续稳步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分步实施政策性银行改革,推动金融控股公司规范发展。(完)
(责任编辑: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