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与流通股东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后,风帆股份于2006年1月5日公布了调整后的股权分置对价方案。新方案中将对价水平由原方案的每10股获得2.9股股份对价提高到每10股获得3.3股股份对价。 与原方案相比,流通股东每10股将多获得0.4股对价,对价提高幅度为12.12%。非流通股东将为此多支付320万股,支付总量达到2640万股。方案实施后,风帆股份总股本仍为21800万股,原非流通股本减少为11160万股,占总股本的51.2%,原流通股本增加为10640万股,占总股本的48.8%。此次公布的对价方案水平已高于市场平均对价水平,充分显示了公司保护流通股东特别是中小流通股东权益的诚恳态度。
启动用蓄电池——朝阳产业的领先者
风帆股份作为我国蓄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近几年经营业绩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具有较高的赢利能力。公司现批量生产的蓄电池产品共210多种型号,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24%,在国内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十分突出。
为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将进一步提高主导产品质量和生产规模,扩大市场占有率, 2005年4月份,公司公告了太阳能电池、工业电池和清苑极板四期项目等三项投资议案,总投资达到4亿元。从而使公司逐步形成汽车启动蓄电池、工业电池、新型绿色环保电池三大支柱产品体系。
公司的主导产品是汽车起动用铅酸蓄电池,在这个领域公司一直保持国内同行业的霸主地位。公司先后与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一汽奥迪、北京现代等40多个汽车制造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配套合作关系,占国内汽车起动电池配套市场的四分之一强,拥有全面覆盖配套市场和售后更换市场的完整的销售体系。公司在全国建立12个销售分公司,98个销售服务站,拥有2家区域销售总代理和280多家一级经销商,辐射数千家销售终端,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完善的销售网络。同时公司产品还出口到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国内汽车起动蓄电池的需求量为2125万只,到2010年,起动蓄电池的市场容量将达到4000万只。公司投建的新型免维护起动用蓄电池项目若能如期全部建成投产,公司每年将新增220万只新型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的生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产能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扩大在该领域的市场份额。在满足国内外市场对中高档铅酸蓄电池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也将为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太阳能电池——新概念和新利润源泉
近十几年来,太阳能光伏发电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国际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平均发展速度高达25%以上,近几年更是高达40%,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产业。该产业也已经成为我国十一五规划的一个重要发展新能源产业。正是在此种行业发展背景下,公司的太阳能电池一期工程将于2006年开工投建,竣工投产后将形成20 MW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生产能力,项目整体竣工投产后将形成40 MW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生产能力。此项目不仅促进了公司自身产业升级,优化产品结构,而且广阔的行业前景也决定了该项目整体竣工投产后所形成的40 MW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生产能力能够成为公司的重要利润来源。同时随着市场上太阳能概念的不断升温,使得投资者对公司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一些市场人士指出:从我国目前能源生产及能源消费的实际状况看,发展新能源等高效节能技术及产品是保证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显然,政策支持及能源紧缺是支持市场看好太阳能电池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两大重要因素。
高科技研发——风帆长扬的坚实基础
公司近年来取得长足进步,这与公司始终重视提高科研水平,以科技发展带动产品质量、生产水平的提高密可不分。公司目前拥有行业内唯一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002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技术研发人才队伍,其中研究员级高工1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行业内专家2人。公司先后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1项,2001年以来承担国家级技术创新和新产品试产项目5项,研制开发和改进150余项高性能免维护蓄电池产品,部分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其中190H52型铅酸蓄电池成为在南极长城站工作的“挑战者二号”大型工程车的独家配套产品。雄厚的技术实力打造了公司优秀的品牌,公司所拥有的“风帆”商标是蓄电池行业内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具有极高的公众认知度。
高科技含量是风帆股份经营上占据业内领先地位的保障;股权分置改革则奠定了风帆股份治理结构完善的重要基础。因此,此次股权分置改革能否顺利完成,对公司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如能顺利完成,将大大有助于公司后续的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郭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