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的农信社改革也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截至2005年末,全国共组建银行类机构55家,其中农村商业银行11家,农村合作银行44家,另有11家银行类机构批准筹建;组建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机构325家,另有200家已批准筹建。
编辑絮语:“稳步发展多种所有制的中小金融企业”,作为发展我国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已经列入“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之中。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各家股份制银行再造自身优势的同时,新生的中小金融机构群体也将演绎精彩的逐鹿故事。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争夺客户资源,有利于市场充分竞争,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
但是,在众多金融机构纷纷争夺优势客户资源的时候,三农金融体系依然孱弱,依然缺乏动力。在农村信用社改革以及农村金融服务改革过程中,如何改变“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局面?
2005年8月25日,上海农村商业银行正式挂牌,它成为全国首家由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成的省级农村商业银行。从这家“农”字号新金融机构的战略来看,它适应了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既争夺低端客户和潜在的中小企业客户,将来会更多地淡化“农味”,多些“商味”。
但相对欠发达地区,则面临支农机构、支农金融资源短缺的窘境。从2003年6月27日国务院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并首选吉林等8个省(市)开展试点以来,除新疆外,全国28个试点省(区、市)农村信用社省级管理机构均已成立。如何谋划布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仍是一个艰深的课题。
仿24小时“便利店”
农村商业银行的定位至关重要,首先要回答好“为谁服务”的问题。因上海是全国的金融中心,上海农商行的模式也将为全国农商行的改革提供借鉴。
首先,银行定位必须和本地经济发展情况相结合,扬长避短。
参照商业服务体系,一般分为精品店、百货店、大卖场、便利店四个层次,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将自己定位为“金融便利店”的提供者。用该行行长侯福宁的话说,该行定位是“服务三农和市郊经济的社区型零售银行”,致力于为老百姓提供便捷、高效、人性化的服务。
上海市“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发展郊区新城镇体系,包括9个新城、60个左右新市镇、600个左右中心村。“这正是我们的机遇。”上海农商行副行长沈星宝也强调“金融便利店”的品牌建设,称要深入社区和村镇,为老百姓提供自助式服务、人性化服务。
通常,银行都将自己的网点或ATM机设在热闹的商业地带。而上海农商行则把重点瞄准了基层。它的330个网点,在内环线以内(中心城区)的只有13个,其余300多个都在中心城区以外,其中郊区就有242个,361台ATM机也大部分都设在郊区。
这是因为,很多农村客户虽然办了其他银行的银行卡,但回到家发现附近没有这些银行的服务点。
而农商行的网点填补了这个空缺。
而据银联统计,2005年1至11月,其他银行的银行卡在农商行的ATM机上进行跨行取款交易的数量达到270多万笔。
其次,要贴近客户需求,提供人性化服务。
上海农商行的每一个金融便利店店址的选择,都经过了充分的调研:这个社区的地域、人口、组织结构有何特点?居民的金融需求是什么?农商行可以提供什么样的产品?……仔细分析之后,再决定是配机具、设网点还是机具加人。
“我们的目标客户有不少农村人口,他们中可能有的人不知怎么使用机器。为此,我们就要配备服务人员,教他们怎么用。”李秀仑说。
侯福宁行长告诉记者,商业便利店的盈利率是最高的,一是离老百姓近、方便快捷,二是它提供24小时通宵服务。农商行将借鉴商业系统便利店的服务模式,通过人工和机具相结合的方式,提供24小时的便捷服务。另外,农商行正计划将“金融便利店”登记注册商标,并设计一个品牌形象进行宣传推广。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上海依托发达的经济,金融服务业也相对较发达。据了解,现在上海还没有哪家银行愿意把自己降为“便利店”,而农商行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对市场的理解,专攻“金融便利店”,可谓是占到了先机。
三农金融公司化“初级阶段”
“我们的目标是做一个合格的商业银行,力争通过六步走来实现:改制,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风险评级达到二级标准,更名,跨区域经营,上市。”该行李秀仑董事长说起话来掷地有声,“我们将用5到10年的时间,扎扎实实地走好这六步。这也就是我们的十一五、十二五计划。”
第一步改制已经顺利完成,并在2005年8月25日开业揭牌。至此,上海农信社1家市联社、14家区县联社、219家信用社变身而成上海农村商业银行,注册资本30亿元人民币。这次改革的最大创新是在采用了股份制商业银行一级法人的模式。
第二步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也已迈出步伐。上海农商行已经与澳新银行有了实质性接触,相关谈判正在进行之中。
没有控股权,老外会轻易把核心技术告诉中资银行吗?对此质疑,侯福宁向记者表示,这关键取决于中资银行选择谁做合作伙伴。他认为,国外银行的分类很细,有很多专业化的银行,引进外资应该想办法找到与自己的市场定位、发展战略相近,并且希望依托中资银行在中国大陆进行发展的外资银行,这样才有共同合作的基础。刚从澳新银行考察回国的他告诉记者,对于上海农商行而言,澳新银行正是在这些方面相吻合的合作伙伴。
业内人士指出,就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而言,上海农商行的成立可以说是深入到地方金融改革中的最后一块处女地,对完善上海农村金融生态具有积极的意义。
全国的农信社改革也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截至2005年末,全国共组建银行类机构55家,其中农村商业银行11家,农村合作银行44家,另有11家银行类机构批准筹建;组建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机构325家,另有200家已批准筹建。在这个过程中,初步形成了股份制、股份制和合作制相结合这两种产权模式,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县农信社统一法人、县与乡镇农信社两级法人等四种组织形式。
有关专家认为,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农信社的实际运作情况也大不相同。在上海、北京等经济发达、城乡一体化程度高的地区,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模式是符合当地经济以及农村信用社实际情况的,可以作为全国农信社改革的可行模式之一。
同时,也有专家对这次农信社改革将产权模式改为省级联社的模式提出了质疑。上海交通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潘英丽教授向记者表示,以前农信社坏账由中央财政买单,现在改为由地方财政负责,这可以有效地避免地方农信社和地方财政的道德风险。但是,这一模式从公
发达地区三农金融“转向”
据业内人士透露,当年上海农信社改制时曾经提交过好几个版本,“上海联合银行”就是版本之一,但是这些方案都因为名称中缺失“农村”二字而未获通过,最后,直到2004年年底才成型的“上海农村商业银行”方案获得了批准。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的一个矛盾,即对于经济较发达地区而言,农信社的改革到底是支农弱商还是弱农重商?
以上海为例,2004年其实现农业总产值255.21亿元,占全市GDP比重由2002年的4.32%、2003年的3.96%进一步减少为3.43%。同时,郊区经济近年来迅速发展,第二产业对增加值的贡献超过60%,成为郊区经济增长的主力军。随着“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农村城镇化”战略的不断推进,上海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农民越来越少。
而作为上海地区惟一姓“农”的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其未来的发展重点金融便利店所指向的除了郊区外,分布在城市的社区、小区也是不小的一块。另外,通过改制,上海农信社的股权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动,央行票据和地方政府注资以及其他法人股东的介入,彻底改变了原有合作制的格局,使其成为一家以股定权的商业机构。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尽管上海农信社对“三农”方面的贷款占到上海同类金融机构的85%以上,但未来上海农村商业银行业务重点肯定会向“社区型零售银行”倾斜。
东北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王振山认为,在一些农业占GDP比重较高的地区,农信社的经营内容当然离不开“三农”和市郊经济,而上海的农业占GDP比重很小,农村地区商业化水平非常高,上海农信社为“三农”服务的职能自然比较淡化。
这样一来,其是否会与城市商业银行及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定位发生重叠,互相争抢同一份市场蛋糕?
对此,潘英丽教授向记者表示,这种竞争并不是坏事,农村商业银行弱农重商,对于城市业务来说,只是多了一家银行竞争,不会对整体格局产生很大影响,而上海地区从总体上来说银行数量是不够的,还可以适当增加。对于上海农商行来说,“三农”融资是它的特长,农村客户是它的基础,但并不是限定只做“三农”,银行业发展的大方向是混业经营,农商行进城和城商行、国商行下乡一样,都是很正常的。
预谋中小企业客户市场
李秀仑有着另外一种理解。他认为,现在越来越多的银行认识到,今后大企业将通过直接融资而非银行这一间接融资渠道来获得资金,将来靠大客户是行不通的,因此纷纷改变策略,将业务重点转向中小企业和个人业务。但是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都是分布在郊区的,这里恰恰是农商行的“地盘”。因此确切地说,是这些银行转而争抢农商行手中的“蛋糕”而不是相反。
其实,李秀仑口中的银行转型序幕早已拉开。2005年底,上海银行凭借其服务市民和中小企业的策略在十年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获得了第一张城商行跨区域发展的“门票”。与此相对应,深圳发展银行也在这一年明确提出了“面向中小
企业,面向贸易融资”的公司业务转型战略,开始全力打造“贸易融资专业银行”品牌。浙商银行则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推出了一系列专为小企业量身定制的贷款产品。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银行业所出现的这种转型趋势,正是基于对大企业间接融资比例将下降的共识而产生的。企业发展壮大后,更多地通过直接融资渠道(如发行债券、上市等)来获得资金,将成为大势所趋。这会带来银行大企业客户份额的下降,到那时中小企业会成为银行争抢的对象。据估计,目前我国大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只有15%,而在西方国家则占到50%甚至更多。
可以看出,各家银行开始更多地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市场定位,一个以追求市场细分、错位竞争为特点的市场格局将在“十一五”期间愈加明晰。这也意味着,一个立体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将有可能在银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重新定位中逐步建立和完善。
欠发达地区出现“支农真空”
上海农商行是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样本,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改革却呈现出一幅完全不同的图景。
“公家贷款要看穷富,而且一年只能贷一次,穷人应急指望不上,主要还得靠跟私人借。”江苏东台市洋桥村一位村民这样对记者说。比起苏北地区,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农民类似的感受恐怕更深。
记者了解到,在内蒙古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着农户越穷越难贷到款的现象。不少农民反映,信用社贷款限制多、手续繁琐,公章要盖好几个。而这些地区的农信社自有资金不足,总体资产质量较差,难以为当地提供很好的金融服务。
目前,我国支持农村金融的机构主要有农村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这几家。农发行基本上可以说是粮棉油的银行,并不能深入农民生活的各个环节;农业银行是国有商业银行,许多业务已经从农村基层撤出;而邮政储蓄现在还只是一个储蓄银行,没有贷款业务,功能比较单一。因此,事实上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任务只落在农信社一家的肩上。但是农信社在金融机构中处于弱势地位,信用社支农,基本上属于弱势服务弱势。
尽管农信社深化改革以来,各地农信社的历史包袱初步化解,经营状况明显改善,支农力度也有所增强,但是农信社改革最终是要其“自我约束、自担风险”,改革后的农信社放贷时必然要更多地考虑风险和收益,因此“越穷越不放贷”对于它们来说是一种必须。
潘英丽告诉记者,目前我国还有200多个县没有银行,而随着国有银行和农信社改革的深入进行,它们将会越来越多地按照商业化原则运营,控制成本,考虑风险和收益。而与此相对的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存款少,贷款需求大,客户还本付息能力低。对这些地区的贷款,风险高、收益低,属于援助性质,与商业化经营的原则是相悖的。这些地区将会渐渐成为金融机构的“真空地带”。
她指出,这一矛盾凸显出中国需要重新考虑政策性银行发展的重要性。中国现在只有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三家政策性银行,它们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非常有限,而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却正需要更多政策性银行的支持。因此,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除了有按照商业化原则运营的金融机构外,如何增强带有援助性质的、有政府财政支持的政策性银行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迫切。
总的来看,“十一五”期间,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要过的“沟沟坎坎”还有很多,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必将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最终成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中健康、有效运转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马明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