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资产证券(相关:理财 财经)化通过把信贷资产转换为证券资产,盘活了银行资产,增强了资金流动性和金融系统的内在稳定性。但住房贷款的资产证券化为银行带来新的住房贷款空间,如此循环往复,可能引发房地产泡沫的升级
近期开发银行首期41.77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ABS),建设银行首期30.17亿元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两只资产证券化产品招标发行,并正式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意味着资产证券化进入“摸着石头过河”的试水阶段,这不仅是一种金融衍生产品的试点成功,更是诞生了一个前景广阔的市场。
增强金融体系稳定性
何谓资产证券化,通俗而言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可预期收入的资产(主要为信贷资产),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的方式予以出售,以获取融资,其最大作用是提高资产流动性。
面对银行业总资产近27.6万亿元的大蛋糕,可运用于证券化的资产规模及利润空间是较大的。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发行证券、商业票据、抵押债券、股票(相关:理财 财经)等都属于这种形式的资产证券化,将贷款资产进行处理与交易,最终实现融资。
这样就给证券市场投资者提供一种全新的选择,建立起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逐步分流储蓄资金,将储蓄转化为投资,促进货币市场、证券市场、保险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房地产市场等良性互动格局,从这一角度看,分流出来的储蓄资金能够进入证券市场,对股票市场产生推动作用。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金融技术,改变了银行传统“资金出借者”的角色,使银行同时具有了“资产出售者”的职能,对商业银行竞争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资产证券化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有机联结,能从多方面增强金融体系内在稳定性。
资产证券化在改变了金融资源配置结构的同时,也能改变金融风险的配置结构,实现银行信贷风险“减压”。这对中国这样一个金融资产和金融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体系的大国而言,尤其重要。
另一方面,信贷资产证券化能够大大提升资产的流动性,从而降低金融体系流动性风险,在为资本市场增添交易品种的同时,也为市场源源不断输送资金“血液”。
由于证券资产的流动性大大强于信贷资产,特别是中国目前正处在一个逐步完善的金融市场条件下,无论是筹资者还是投资者,都能借助高流动性的金融市场,管理其流动性风险,对面临较强流动性风险制约的商业银行,可谓意义重大。对证券市场而言,意味着将有大量的银行风险信贷资产,打包上市进入证券市场,形成新的资产扩容压力。
房贷证券化带来泡沫风险
前些年国内银行贷款多为中短期贷款,但随着住房贷款规模不断增大,银行贷款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中长期贷款拉长至20年甚至30年,信贷结构“短存长贷”矛盾使得银行业潜伏相当大的风险。资产证券化把银行贷款的这部分死水变成了活水,把“本金+利息”这种可能长达10年、20年,甚至30年的贷款一次性打包,作为证券产品售出,这样银行就能够及时兑现,增强流动性。
目前中国个人住房贷款比重接近20%,商业银行整体流动性和中长期贷款比例约束,成为非常突出的问题,资产证券化也许是化解这一风险有效途径,房贷证券化将降低抵押贷款风险,缓解银行顾虑、推动住房信贷发展。
现在按揭贷款余额增加比较快,房贷证券化以后,使银行腾出更多资金出来运作,提供更多按揭贷款,可以说房贷证券化,对房地产业也有很大促进作用,地产商贷款渠道更加宽广,商业银行有可能会加速房地产业房贷资金的供给,当然不排除贷款标准可能也会有所改变。
盘活住房抵押贷款
与此同时,中国房地产出现泡沫现象,房贷资产证券化,无疑将会使得房地产风险“转嫁”到证券市场,其中风险不可不防。比如住房贷款证券化的资产,即是金融机构所持有房产抵押贷款,而未来现金流就是住房借款人,在规定期限内偿付的本息。
住房贷款证券化运作的基本结构是:首先,商业银行将其可证券化住房贷款资金,出售给证券化特设机构;其次,证券化特设机构将所获得的住房贷款汇总重组,经信用担保及评级后,发行住房贷款证券,由投资者购买;最后,住房贷款人所偿付的抵押本息,用于对投资者支付本息以及评估、担保、承销或其他证券化费用。
这种运作使银行快速回笼资金,使贷款成为具有流动性的证券,有利于改善银行资产质量,扩大资金来源;更重要的是可分散信用风险,缓解资本充足压力,提高金融系统的安全性,一旦银行的资金充足,就可以多元化地进行投资。
由此可见,房贷证券化盘活了商业银行手中的住房抵押贷款,但是,住房贷款证券化实施以后,银行住房抵押贷款,就将转出资产负债表之外,导致银行长期贷款比例下降,意味着银行又有了新的、更多的空间发放住房贷款,为房地产业提供更多资金。如此循环往复,将使已陷入融资较难境地的房地产业,得到源源不断的投机资金,这会否引发中国房地产泡沫的升级呢?
银行业是直接受益者
目前资产证券化还未涉及到5家上市银行,但它们的发展均受到资本充足率的约束,尤其是深发展资本充足率仅有3.15%。资产证券化将缺乏流动性但能产生未来现金流的资产盘活,改善资产流动性和资产负债表结构,为提高上市银行资本金充足率,提供了一个最佳途径,加大资本杠杆效应,以较少的资本获得较高的利润,增强发展能力。
因此,这项金融创新,银行业无疑成为资产证券化的直接受益者,对上市银行是一件好事,对资本市场亦是中长期利好。
2005年四季度,浦发银行与申银万国,合作推出价值10亿元人民币的住房资产证券化试点方案,浦发银行拟从总计约800亿元房贷资产中,精选出10亿元住房抵押贷款合同,作为标的资产出售给申银万国证券,申银万国则为此设立专项集合资产管理计划,面向以企业为主的机构投资者发售,该方案通过央行上海分行资产证券化小组初审,已经提交央行和银监会待批。
这显示浦发银行在上市银行中,率先实施抵押贷款证券化,通过出售风险资产,降低资产结构中风险资产的比例。其他几家上市银行,可能也会陆续推出类似资产证券化的衍生产品,来匹配和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增强资产流动性,防范、分散、转移信贷风险,改变上市银行收益结构,从而提高资产收益率,促进上市银行的健康发展。
(作者为华林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责任编辑:崔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