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1月15日电(记者周文林)2005年中国储蓄总额首次历史性地突破14万亿元;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宁愿透支消费而让自己成为“负翁”。这两个相反的潮流正在构成当前中国普通人生活中并行不悖的时代印记。
虽然并无权威数据统计究竟
多少人在过去的一年里变成了“负翁”,但仅从房地产贷款的数据就可以看出中国“负翁”在快速成长之中。
一项调查表明,在住房消费领域,1997年,中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金额不到200亿元;2005年,全国个人住房贷款金额超过1.6万亿元。8年的时间,几乎翻了80倍。以2004年北京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万元计算,多数楼盘的房价已超过个人年收入的27倍以上,因此举债买房成了大多数人的惟一选择,中国在极短的时间里出现了大量楼市“负翁”。
两大群体正在为“负翁”阵营源源不断地提供“新鲜血液”。一方面,消费超前的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接受。如果说以前“今天花明天的钱”还能引起多方的辩论的话,如今这一观念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自觉的行动指针。
一项针对中国年轻人消费观念的调查表明,有57%的人表示“敢用明天的钱”,48%的人不为自己成为“负翁”担忧。随着国内信贷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展,越来越多的商品进入提前消费者的视野。贷款买车、买房、买家电、买衣服,信用卡透支消费等等,正在成为很多年轻人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行为。
另一方面,许多消费观念并不超前的人也被迫跨入“负翁”行列。近年来,我国劳动力供给速度较快,就业竞争压力较大,在社会生活成本增长的同时,社会平均收入水平增速相对缓慢,从而给相当多的人群造成了生活支出的压力。
除贷款买房外,近年来随着教育成本、医疗保险费用的增加,这些领域的支出正在普通家庭的总支出中占据越来越高的比例。在家庭总收入增幅缓慢的情况下,依靠各种不同形式的借贷成为满足上述支出的常用手段,这也都加大了“负翁”队伍的扩大。 (责任编辑:毕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