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春运从1月14日开始至2月22日结束,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欧新黔预测说,2006年春运全国旅客运量将达到20.42亿人次,同比增长3.1%。由学生流、探亲流、务工流和旅游流等多股客流叠加形成的20亿人潮,对民航、公路、铁路造成强烈的冲击。
2006年春运开始的第一天,记者赴长江三角洲采访,试图透过华东铁路这扇窗口感受“春运潮”中的种种变化。
持续升温的华东区域经济,吸引着全国的打工族。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如今全国6成民工都聚集在长三角。
记者在全国四大民工潮源头之一阜阳车务段采访中了解到,今年春运40天,预计运送以民工为主体的旅客159万人,同比增长6.2万人,增幅4%。一张回家的票,特别是火车票在春运中就成了非常紧俏的商品。
票价主导客流
地处经济发达的长三角都市圈的上海铁路局,担负江苏、浙江、安徽和上海3省1市铁路运输任务。该局年年春运出现“双向流动”的“春运潮”:春节前,汹涌的客流主要从江浙沪地区集中流向全国各地,高峰凸显;春节后,以民工为主要成分的旅客,拖家带口、身背行囊,浩浩荡荡,乘坐火车从安徽、河南等地涌向长三角地区大中城市,形成百万民工外出“淘金”的壮观景象。
因为票价优势,人们对火车这种运输方式情有独钟。以上海到郑州为例,火车硬座最便宜为64元,硬卧135元,而汽车票价为257元,机票价格全价是800元。此外,上海有数以十万计的四川、重庆的打工者,他们坐火车硬座到成都只要126元,硬卧也只有269元,而机票却高达1280元,汽车则没有直达成都的班车。
交通专家告诉记者,国际上一般都是1500公里以上民航运输占主导,500公里至1500公里铁路运输为主,500公里以内则以公路运输为主,但这在中国都不适用。因为公路、民航的价格太高了,人们出行基本上都首选铁路,即使是春运期间火车票涨了一些,但仍远低于公路和民航。由于铁路承载了旅客过多的期望,买不到火车票的人才会骂铁路,却忘记了正是公路和民航的高昂票价,让他们只有选择乘火车回家的方式。
客流调查显示,今年春运40天,上海铁路局预计发送旅客2480万人次,与去年同比增加155.7万人次,增长6.7%,“春运潮”总量高过历年春运。
上海铁路贴钱应对“春运潮”
短短40天春运,长三角铁路要运送2480万人的大客流,相当于3个广州市的人口。上海铁路局采取早整修机车车辆、早安排运能、早培训上岗人员、早布置售票点的“四早”措施,全方位备战春运,竭尽全力让广大旅客走得快、走得好、走得舒服。
上海铁路局局长刘涟清认为,疏解铁路“春运潮”,运力是关键。该局在运能与运量矛盾突出的情况下,科学制订运输方案,安排运输能力,采用基本方案、预备方案、应急方案等三套梯次运力方案,分别应对正常客流、高峰客流、突发客流。春运期间,全局计划增开客车141.5对,比去年多8.5对,其中直通客车95对,管内客车46.5对,图定客车(非临时列车)延长运行区段3.5对,增开客车对数为历年最多,增开的客车大都是空调车,电茶炉24小时有开水。
上海铁路局还再次租用上海市普陀古越龙山(行情 - 留言)体育馆,专门调来36台微机开设火车票“大卖场”,这已经是上海铁路部门第三年租用社会场地售票了。“这36台微机是专门为春运准备的,平时都放在库房里,总价超过100万元。”上海铁路局宣传部长许虹霞说。除了微机,上海铁路局为了开设普陀古越龙山体育馆这一售票场所,还需支付每天1.5万元的场地租金,每天两万元的武警、保安、保洁费用,另外还有光纤使用费等,仅仅售票一项,春运期间就多掏了300万元以上的额外费用。
记者还了解到,春运期间,铁路部门本可以不花的钱有很多,如只有在春运中才使用的机车、车辆的整修费用,旅客进出门时的武警、保安劳务费用等等等等。
火车票虽小 张张皆辛苦
“火车票虽小,但张张皆辛苦。”一名老铁路人告诉记者,旅客在春运时购票、乘车的确辛苦,但铁路职工的辛苦并不亚于旅客。
记者今天早晨在普陀古越龙山体育馆看到,等待购票的旅客队伍绵延近3公里,一位排在队伍前列的旅客告诉记者,他是早上6时起床赶来排队的。但他不知道,坐在体育馆内售票的铁路职工有早晨4时就离开家门,辗转三四趟车赶来工作,更有不少家远的干脆在体育馆内打地铺。
记者2005年春运采访时曾遇到一个铁路世家,祖孙四代都是铁路乘务员,全家已经有20多年没有在一起过年。家里原来长年都放着一个小黑板,谁回家需要交待事情只能给其他人留言。2004年除夕那天,全家人终于过了一个团圆年,但地点却是在火车站的站台上,因为当时一家人中,母亲刚刚跑完临客回来,而父亲和儿子却要在当晚出发担当临客任务。
这样的事情在铁路人身上并不是个例。 (责任编辑:毕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