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我国纺织企业犹如受伤的蜻蜓,只能在暴风雨的间歇低空短暂飞行。“今年我们可以自在地飞了吗?”他们抬头问天,同时也在心里默默地问自己。
    中欧、中美纺织品协议的签署给大家吃了颗定心丸,但是风雨并未远去,我们需要
    做的是未雨绸缪。
    记者从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获悉,2005年1至11月,我国纺织品在对其他国家出口单价上升的同时,对美欧却下降较多。
    单价下跌敲响警钟
    数据显示,20年1至11月,我对欧盟累计出口纺织品169.7亿美元,增长58.6%,对美国出口167.8亿美元,增长67.2%。
    我国对美出口的纺织品中,针织服装向来是主要的类别之一,众针织企业也大多将目光瞄准美国市场。去年1至11月,我国对美国共出口针织服装1290672590件,金额39.3297亿美元,平均单价3.05美元/件,与去年同期相比,数量和金额都有增长,但是单价同比下降了43.69%。其中,棉制针织服装和化纤制针织服装平均单价同比分别下降43.37%和36.25%。梭织服装、棉制梭织服装、棉纱线、化学纤维纱线、化纤机织面料、地毯等出口单价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对欧盟出口情况相对略好,但是数字仍然不容乐观。去年1至11月,我国棉纱线、棉制针织服装对欧盟出口平均单价分别下降21.56%和下降13.17%。
    纺织品对美、对欧出口单价下跌究竟为何?纺织商会一位人士一语点出了个中缘由:“千万家企业在配额取消后争先恐后往外挤,美国和欧盟是最大的市场,出口竞争就更为激烈,而中国企业用来‘挤’的手段只有一个,那就是价格。”
    “出口单价”看似平淡实则暗藏玄机的名词,足够别国大做文章。在分别签署的纺织品协议中,美欧均承诺“克制使用242段条款”,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纺企可以高枕无忧。目前已有业内人士提出,美欧可能酝酿其他措施来限制进口中国纺织品,而以出口单价下滑为由对我纺织品进行反倾销是不可不防手段之一。
    警惕新的制裁手段
    在大洋彼岸,看似普通的人员调动却十分耐人寻味。在中美纺织品贸易备忘录签署之后,美国纺织品贸易代表大卫?斯布纳即被美国政府任命到商务部进口救济局,而这个部门,就是专门负责反倾销的。这一人事安排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在中美纺织品贸易中,“特保”退位,“反倾销”即将登台。事实上,美国对我国画布反倾销调查就足以引起我们警觉。业内专家指出,美国选择出口量并不大的画布作为中国加入WTO后纺织品反倾销第一案,只是一个切入口,也可以理解为其利用反倾销手段对付中国纺织品的一次练兵,是一种明显的试探行为。另外,去年5月11日美国商务部国际贸易委员会决定继续2000年开始的对中国进口桌布实施的反倾销制裁。
    欧盟方面也虎视眈眈,其对我35类化纤布反倾销仍未结案。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和欧盟的武器并不只有“反倾销”一件,社会责任标准、市场经济地位等都有可能成为美欧限制中国纺织品进口的利器。中国纺织业仍然可能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围追堵截的重灾区,这一局面在短期内很难改变。
    “改善出口结构仍是当务之急”,纺织商会有关人士呼吁。“我国企业应转变增长方式,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从而有效避免别国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设置新的贸易壁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