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心无疑立足于扩大内需和刺激消费;从迄今为止政策面的情况看,刺激消费很可能成为今后中长时期内的一项既定经济政策,而不简单满足于管理短期总量波动的目标。
一般性的政策措施是否能够真正起到刺激消费的作用?或者,更一般地看,驱动中国消费波动和变化的内在力量和机理是什么?
消费波动与产能释放
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大约占全社会最终消费活动70%左右的比重,并与后者保持高度同步的走势。 从社会零售的历史数据看,19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零售的实际增长率有过3次显著的加速,分别是1995-1996年、2000年和2005年以来三段时期,其中2000年的加速达到的高度略低,持续的时间也比较短。
从理论分析看,零售的增长应该来源于就业的扩大和工资的上升;在中国经济迄今仍然存在比较明显的过剩劳动力的条件下,就业市场的改善当然依赖于经济的增长,但更重要的机制可能在于:固定资产投资急速扩张,经过一定时期的滞后形成了供给能力的释放,供给能力的释放需要扩大对劳动力的雇佣,从而形成了就业的扩大乃至工资的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供给能力释放的后期,部分企业会由于竞争加剧和经营恶化而裁减员工和降低工资,这一过程最终会形成就业的恶化、消费的减少和投资的下降,并迫使经济进入衰退过程。
对比经验数据看,使用这样的机理分析和解释中国的零售波动,具有比较强的适用性。对于2004年底以来的零售加速来说,经济过程与1995-1996年前后具有惊人的一致性:2002年确实出现了明显的投资加速;供给能力释放的转折点大约开始于2005年初;在供给能力开始释放的同时,确实出现了顺差扩大、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和总体物价水平回落的局面。
刺激内需根本何在
2006年中国政府将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落实刺激消费的政策,目前仍然不十分清楚。看起来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公务员工资水平、取消农业税和增加农村地区的社会公共产品的提供等政策措施可能都在一定程度上与此有关。从流行的讨论看,培养新的“消费热点”,推动“消费升级”和加快“城市化”等想法,可能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
1998年开始,中国政府就开始倡导扩大内需和刺激消费,并部分通过给公务员连续加薪的政策来实现。然而在扩大内需政策执行的大部分时间里,零售并没有被刺激起来,基本的原因在于企业盈利恶化和裁减员工的过程没有停止,就业市场的改善没有发生。
总结这些讨论看,中国消费变化实际上高度内生于经济周期过程,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它还受到外部需求波动的影响。无论从经验证据,还是从理论分析看,培育“消费热点”都不大可能起到刺激消费的作用。
说到底,刺激消费还要通过恰当的总量管理政策来平滑经济波动和企业盈利的变化。从目前周期的情况看,即使没有刺激消费的政策,2006年的消费增长率也应该接近199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真正值得担心的是,2007年以后,如果经济周期下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明显恶化了,该用什么样的政策来稳定和扩大消费。
作者高善文,北京大学理学士、经济学硕士、日本国立政策研究大学院公共政策修士(硕士)、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博士。1995-2000年期间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任职,2003年以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任综合研究室副主任,并任光大证券(相关:理财 财经)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在2004年、2005年度《新财富》杂志组织的中国境内机构投资者投票评比中,连续获评为最佳宏观经济分析师。
(责任编辑:崔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