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体对中国经济成就的负面渲染不客观,没有看到中国进口为世界创造的就业和出口为世界消费省下的钱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顾钱江报道 1月16日,美国《华尔街日报》亚洲版援引经济师的话说,中国接近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足以对美国货币政策产生影响。 同一天,英国《金融时报》刊文说,确认中国贸易顺差高达1020亿美元定会煽起欧美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
中国的经济成就在一些西方人眼里的总是被认为是负面的,是需要防范的,甚至是“威胁”的。为此,《国际先驱导报》日前对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博士进行了专访。
中国崛起的五大效应
《国际先驱导报》:西方对中国发展带来的是机遇还是挑战这一问题的看法并不一致。您怎么看?
胡鞍钢:中国经济的崛起对世界是机遇还是威胁?是机会还是挑战?这取决于中国崛起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是“正外部性”超过“负外部性”还是相反。
《国际先驱导报》:如何判断呢?
胡鞍钢:我把中国崛起对世界的影响概况为五大“规模效应”:巨大的人口规模效应,更大劳动力参与就业规模效应,迅速扩大的经济规模效应,开放市场和贸易规模效应,最大资源消耗规模效应。其中,对中国经济的崛起而言,前四项更多的是正外部性,最后一项是负外部性;总体上说,从中国崛起对世界影响的角度看,其正外部性大大高于负外部性。如果中国能够选择“绿色发展战略”,走“绿色崛起之路”,则最后一项负外部性将大为降低,还有可能产生正外部性。
不过,中国的崛起仍与美日的崛起有所不同,它是世界现代经济发展历史上人口和劳动力规模最大的崛起,也是世界上经济、贸易和市场发展速度最快的崛起,还是世界上资源消耗总量最大的崛起,这是前所未有的崛起。中国的崛起比起美国崛起和日本崛起对人类的发展更具正外部性和外溢性,也更具规模效应和示范效应。中国有足够的能力和办法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从而进一步减少对世界和各国的负外部性。
中国在为世界创造就业
《国际先驱导报》:这些正外部性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胡鞍钢:中国给世界带来的最直接机会就是贸易机会或者市场机会。从进口的角度来看,2001年到2005年,中国累计进口超过2万亿美元,相当于为相关国家创造了4千万个就业岗位;未来五年估计中国进口额可能累计超过4万亿,可能为相关国家创造8000万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欧美日和东亚,因为这些国家时中国的主要进口来源地。
此外,过去10年,中国产品使美国消费者节省了几千亿美元。2004年,美国在华投资企业在中国市场实现销售约750亿美元,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出口到其他市场约750亿美元。到2004年底,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达448亿美元,遍及14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对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直接投资达334亿美元,占同期全部对外直接投资的75%。
《国际先驱导报》法律声明:本报记者及特约撰稿人授权本报声明:本报所刊其撰写的稿件和提供的图片,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有需转载者请致电010—63073377)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