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提示
1月12日至13日,印度石油部长马尼·尚卡·艾亚尔应邀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与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签署“加强石油与天然气合作”的备忘录。两国还将成立具体落实合作内容的联合工作小组。
对这一事件,我外交部发言人评价“艾亚尔此次访华是一次成功的访问”,艾亚尔则表示,如果两国对第三国石油资源进行“不加约束”的竞争,只能造成“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结果。
中印两国企业曾在能源问题上互为对手多年,最终走向合作,如今两国政府又签订能源合作备忘录,意义非同一般。本报驻新德里记者采访了印度石油部部长艾亚尔及其他官员,对此进行解读。
中印之间能源合作的定调来自2005年4月温家宝总理对印度的成功访问。当时两国政府签署的联合声明第9条确定,双方同意在能源安全、能源的保护等领域开展合作,鼓励两国相关部门和企业在油气的勘探和开发领域在第三国的合作。此后,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为促进两国能源合作访问了印度,中印两国代表团还在去年8月和9月的奥斯陆和约翰内斯堡国际能源会议上进行了双边交流。
根据记者从艾亚尔部长及印度石油部官员处了解到的情况,印度对开展中印能源合作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打算。首先是就两国的能源战略进行交流,促进双方相互理解。印度的能源战略要点包括:通过技术革新提高国内油气产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加强环境保护、获得海外能源资产以及替代能源的研制与开发。印方认为,中印之间在能源安全领域的战略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增进相互了解有助于在宏观层面上确定合作的基础和原则。
其次是加强两国能源企业之间的合作。印方表示这方面目前刚刚起步,但从去年12月20日的叙利亚合作项目来看,已经有了一个良好开端。艾表示,两国对口企业之间的联系已经建立,信任和沟通在日益加强。中国公司有资金优势,而印度公司有自己的国际经验,相信通过信息分享等措施将促成两国公司在今后海外竞标过程中更多的合作。
印方还致力于亚洲能源协调机制的建立。2005年,在印度的倡导下召开了“亚洲石油供应国与对话国部长级会议”,希望提高亚洲国家在国际能源市场的协调能力。这其中印度十分关心的是石油“亚洲溢价”问题。由于亚洲国家在购买原油时并未能像欧洲和美国那样形成采购同盟,导致各国各自为战,单独交易,这严重影响了谈判的效率,造成了亚洲国家比欧美支付更高的“溢价价格”。有数据显示,自1992年起亚洲的石油价格就高出欧美1至1.5美元每桶,而且目前已扩展到液化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等领域,亚洲石油消费国为此平均每年向石油生产国多支付50亿至100亿美元。
中印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已开了一个好头。据悉,中国发改委主任马凯将于年内对印度进行回访,进一步落实具体合作事项。除已经签署的备忘录之外,目前还有7个相关双边文件正在讨论制订之中。有消息称,两国有可能近期在国际能源资产的采购项目中再次进行合作。
记者向艾亚尔部长问道,由他本人去年年初提出的希望通往印度的天然气管道继续通到中国的想法,他表示,很高兴有人还记得这个想法。他仍坚持认为,从提高效率的角度考虑,通到印度的油气管道不应该终止于印度本身,如果中国愿意,印度完全支持将管道铺设到中国需要能源的西南部地区。“当然,这需要同中国方面进行沟通了。”
(驻新德里记者 王耀东) (责任编辑:谢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