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已走过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当国产电影行业创下连续3年超过进口大片的票房成绩时,民营企业、海外资本和国有企业正在影视界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逐鹿中原;当网络游戏创下80亿元的市场规模时,新兴产业引导了娱乐行业的走向。 随着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中国文化产业原有的状态正在被打破。观察家指出,相比之下,出版业的改革却显得有些复杂迷离,步履艰难。
“反思年”反思出版业状况
“刚刚过去的2005年可以说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总结年、反思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是中国最早关注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的学者之一。不久前,由他主持的“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课题组出版了2006年中国文化蓝皮书。蓝皮书称,经过两年的实践摸索,从2006年起文化体制改革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
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上,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提出“文化产业”概念。2003年6月以来,北京、上海、重庆等9个省市和35个文化宣传单位成为首批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其中有21家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包括2家出版社、5家出版集团、6家发行集团。在之后的2年间,中国出版集团、广东省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等相继推行了整体改制;发行领域的新华书店系统深入到股份制改造中;发行经营逐步向民营企业打开了大门。就连最具垄断色彩的中小学教材也在3个省份推行出版发行招投标试点。出版业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4年以后改革方案逐渐进入实施阶段。
在文化产业领域,图书出版发行市场一向是最大的市场,其收入规模远远超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行业的总收入。随着一些重大改革举措的推进,改革已触及到出版业深层次的矛盾,这使得出版业改革进程一波三折。分析人士认为,出版业的改革远比预想困难。
《2006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指出,最初的计划中,出版体制改革的试点时间2003年6月到2004年6月,于2005年全面推行。但事实上,改革并没能按照这一时间表进行。到2005年10月,试点单位改革尚还没有全面完成。
出版业改革“一波三折”
2004年4月5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决定开始进行出版体制改革,除人民出版社以外的所有出版社都将转型为经营型企业单位。但在实际操作中,管理部门却发现,民族出版、盲文出版、古籍出版等许多类型也同样需要保留公益性事业体制。国家发改委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齐勇锋认为,目前对文化的公益性质和经营性质从理论上尚未完全讨论清楚,因此难以界定出版单位中哪些应该是经营性的,哪些是事业性的。
一些研究专家指出,在文化领域,目前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企事业单位的改革,难点正是解决国有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问题。
转企必然带来“人”的身份转变。出版单位转为企业制度后,需要对原来事业身份的人的身份转换作出制度安排。但许多出版单位并没有这样的实力来承担改革的成本。有的出版单位一年的利润还不够为职工买断工龄,而这一成本完全由国家支付也不现实。况且还需要包括社会保障政策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在内的配套改革办法,这些方面没有跟进,自然改革也就难以推行。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认为,传统的出版单位自身缺乏改革的动力。出版行业作为垄断行业,长期以来在“双轨制”运行下既享受到事业单位的好处,又享受到企业单位的好处,改革带来各方利益博弈,使得许多出版社不愿转企,因此改革动力不足。当然,这一问题不只是出现在出版业,目前全国80多家文化产业集团,大都还处于“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的状况下。企事业分开,各方仍未找到妥善的解决之道。
推动改革势在必行
有人做过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7个省市提出要建设文化产业大省的目标;有80多个与文化相关的大型产业集团挂牌成立,涉及影视、出版、传媒等几乎所有文化领域,从资产规模来看,这些产业集团收拢了我国文化领域的大部分存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柱。另外,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自2004年以来已列入国民经济的统计框架体系中。
张晓明认为,从目前的统计资料看,新兴产业的发展势头远远大于传统产业。新兴文化产业由于技术进步快、消费活跃,体制性障碍少而迅猛发展。社会资本正在向网络等新兴传媒集中,引导了创新的形势。与之相比较,体制内的文化机构发展还是显得滞后和缓慢,大量资源还在闲置。“如果不迅速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做活存量的话,那么传统领域的存量流失将不可避免。”
专家提出,伴随着出版业的转制,下一步面临的问题就是书号管理制度。作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关键措施,书号仍然是一个掌握在国家手里的垄断资源。而这样的管理体制是否会松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明确的迹象。同时,这也是一个需要以大智慧解决的问题。
另外,社会资本进入出版发行领域,管理部门仍然有着比较严格的限制。一些研究者指出,对于出版单位转制为企业,关键问题在于产权的改革。明晰所有者,这就涉及到产权多元化。没有资金方面的开放,出版发行单位的产权改革就难以推行。
今年文化体制改革将从试点向全国全面推开。有专家推测,从目前的一些重要文件中可以看出,这一次在面上的推开将不限于体制内,而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去进行推动。无论如何,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进展和推开,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必将起到比较大的推动作用。人们也期待着,在国家对事业单位改革的整体安排中,出版体制改革得到真正突破。
民营资本以各种形式渗透到内容制作中,这早已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不过,与过去长期非法“买卖书号”不同的是,经过漫长的、灰色的蛰伏,目前民营资本正在以收编和合作的方式,参与出版社的内容策划和制作。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民营的图书工作室正在与出版社之间形成项目合作、股份合作的关系,成为出版社的“内容提供者”。这些工作者为出版社提供选题策划和内容编辑服务,由出版社负责最后终审和发行。北京读图时代的蒋一谈表示,这样的方式与过去“买卖书号”的做法出现了本质的区别,而且有利于最大化地发挥民营工作室在市场嗅觉和创意能力方面的优势。
以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收购海豚卡通公司为代表的收编是目前民营参与内容制作的另一种模式。收购后组建的新公司注册资本6000万元。长江出版集团称此举为“整合社会资源”,借助海豚卡通的内容策划和分销能力,高起点一步跨入动漫产业;对海豚卡通而言,从此成为国有出版集团的二级子公司,终于解决了其“灰色身份”问题。
据《出版人》杂志统计,民营图书工作室每年策划、合作出版的图书接近二万种,占全国出版品种的十分之一左右。在各类畅销书排行榜上,80%以上都由图书工作室策划。中小学教辅领域,图书工作室也占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
另据《工人日报》报道,目前,我国的正规出版社有500余家,而民营出版策划机构有2000多家。通过买卖书号或二者合作出版的图书已占到国内图书市场总额的50%。从前些年的"黑镜头"系列图书、《谁动了我的奶酪》,到《致加西亚的信》、《穷爸爸富爸爸》……绝大多数畅销书背后的制作都有民营策划人的身影。
有研究者指出,长期以来,管理部门和政策制订一直是把民营书业作为发行行业的一部分进行规范和管理的,而在编辑出版等环节则留下了很大真空地带。如果只是通过限制出版社的行为来控制民营书业出版冲动的办法,难以引导民营书业走上一个健康发展的道路。
据悉,去年年末,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对部分民营图书工作室进行了深度调研。如何更有效地对民营企业进行规范管理,还有待政策的进一步调整。
而蒋一谈认为,对于出版人来说,当前更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因为只有内容的创造和知识产权的积累才是出版业生存之本。正如一位资深出版人所言:“只有当我们每隔三五年就推出一本《哈里波特》这样的好书,才是拯救出版业唯一的出路。”
读书人总是希望随手就能拿到一本好看的书。除了繁华闹市中的超级大卖场外,我们还需要许多散落在社区里给人们的阅读生活带来方面的小书屋;需要那些闪烁着思想和智慧光芒的独立书店。
可是,相当多的曾经以灵活和独立著称的民营书店,却在图书出版规模迅猛增长的今天显示出颓势。许多从业者纷纷感叹,民营发行业走进了“寒冬”。
民营发行的盛与衰
在被称为“二渠道”的很长时间里,民营发行经历了几度繁荣。从总发、批发到零售的三个环节,民营企业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与新华书店分庭抗礼。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几乎每个省的大型图书批发市场都被民营批发商所垄断。从街边的小店面,到上千平方米的大卖场,从个性鲜明的独立书店,到跨省经营的连锁书店,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零售企业从新华书店手中抢走了巨大的市场份额。北京万圣书园、上海季风书店、昆明新知读书城,贵阳西西弗书店……甚至已经成为许多城市的文化象征。
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对民营企业进入发行领域的政策在过去几年中一步步放开,民营书业在市场准入方面应该说获得了越来越大的生存机会。
2003年9月,《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明确提出对从事出版物零售、批发和总发、全国连锁等不再实施所有制限制,民营书业获得了进入出版物零售、批发、总发行、全国连锁等几乎所有图书发行经营业务的资格。在教材发行领域,民营书业也敲开了大门,2004年,全国教材发行招投标试点打破了从事教材发行实行的所有制限制。此外,14家民营书业被批准进入总发行行列。2005年年初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民营书业第一次应邀参会,作为中国出版业的一员正式登台亮相,受到广泛关注。
可是在政策逐步放开的同时,民营书业经营困难、甚至因欠款对簿公堂的消息却不绝于耳。连锁书店席殊书店由于拖欠多家供货商货款,被告上法庭;上海思考乐书局陷入财务危机最终被他人接管。在北京,知道图书广场和百荣书店等大型民营书城经营时间不到一年便宣布倒闭……
谁动了民营发行的奶酪
行业内利润分配比例的不均等是民营书商们抱怨的一个理由。业内人士称,目前出版环节占了60%的利润,剩下40%的利润空间则由总发、批发和零售分摊。
在发行环节,目前运营最为艰难的是零售书店。因为与批发相比,零售需要的成本是最高的。多年从事图书发行的北京华文天下图书发行有限公司总经理辛继平介绍,零售店往往需要比批发公司高出数倍的经营成本。书店的租金、员工、水电等等费用,成本与利润相抵扣之后所剩无几。另外,目前开书店需要缴纳与卖日用百货一样的赋税,而利润则相距甚远。
“不论是一家小书店还是大卖场,无论是在偏远的郊区还是市中心,都比较难以赢利,不只民营书店,就连新华书店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一位民营书店老板这样说。
但国有书店有着民营书店无法企及的种种优势。另外,不能忽视的是,随着新华书店的股份制改造,一些改革状况推进好的地方,国有书店已经显示出很强的竞争力和生命力。国有书店的崛起从另一方面令民营发行企业的生存状况愈加艰难。最明显的就是,在令业内头疼不已的回款难问题上,一些改制比较好的新华书店,回款情况已经好于民营书店。辛继平坦言,许多批发商目前已经开始退出民营渠道,转而向新华书店供货。因此总体来说,业内人士评价,发行业已出现明显的“国进民退”的趋势。
更为严重的是,民营发行本是国有发行渠道的有益补充。但目前民营书店的衰落,已经给整个发行链条造成了巨大影响,影响到上游的总发、批发企业甚至出版环节。造成了发行流通渠道不畅,库存进一步增加。
《出版人》杂志总编翁昌寿认为,除了外部环境外,人称“书业江湖”的民营书业本身也有着种种需要解决的问题。民营书业与新华书店一样,需要完成自身的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发行企业。从全球来看,日本强大的中盘能力,欧美完整的连锁系统,在中国都没有发展成熟,所以,机会和问题对于民营来说是同等的。
同时,许多从业者指出,作为精神产品的制造者,政府应当对图书业给予更多更实际的优惠和扶持。2005年年末,有消息传出,北京市将扶持1000家民营书店,从政策上给予实际的优惠。这能否给正在走下坡路的民营书业注入新的活力,许多民营发行人在期待。
“狼”来了 准备好了吗
2004年,网上图书音像零售商卓越网的股权被全球最大的网上零售商亚马逊公司买断,成为国内最大的民营书业资本运作案例。和君创业公司总裁李肃认为,从乐观的方面来看,贯穿国际国内的资本运作已经成为现阶段民营书业的一个战略重点。
按照中国加入WTO的协定,经过了4年多的“过渡期”,今年年底出版总发权将向外资开放。这被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是文化领域在“入世”后将会遭遇的最大挑战。让人担忧的是,“狼”已经来到家门口了,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事实上,在过去几年中,外资已经以零售、批发的不同形式陆续进入中国。世界出版巨头贝塔斯曼已经在中国“潜伏”多年,于去年5月与辽宁出版集团合资组建了分销公司。
国家发改委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齐勇锋认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外资还会选择在外围观望。因为他们进入也有本土化的过程,尤其是在零售终端,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构建自己的网络。
中国的出版业正走向多元时代,国有、民营、外资酝酿着一场惊心动魄的赛跑。“理想的结局,是最终形成国有、民营和外资共赢,相互补充的局面。”齐勇锋说。 (责任编辑:谢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