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毕马威调查科龙电器报告正式公布,顾雏军在入主科龙电器的四年间,至少挪用科龙电器5.92亿元资金。此数目将成为科龙电器追讨顾雏军以及格林科尔系赔偿最低追偿金额,也将影响海信收购科龙的最终价格。
毕马威公布报告
毕马威报告是针对科龙电器及29家主要附属公司2001年10月1日至2005年7月31日期间内发生的重大现金流向的专项调查。 重大现金流向即科龙电器等于或超过5000万元的现金流向,科龙空调、科龙冰箱1000万元以上的现金流向及其他27家科龙主要附属公司(根据公司经营规模制定)10万元至1000万元的现金流向。
毕马威报告显示,科龙电器存在账外银行账户、账外银行贷款以及未入账的已开出票据和票据贴现等情况。科龙电器与格林柯尔系公司不正常现金流向涉及现金流出21.69亿元,现金流入24.62亿元;与怀疑和格林柯尔系公司有关的公司不正常现金流向涉及现金流出19.02亿元,现金流入10.17亿元;另外,其他不正常现金流向涉及现金流出2.08亿元,现金流入0.28亿元。
综合以上数据,科龙电器与格林柯尔系公司或“疑似”关联公司之间不正常现金流出总额约为40.71亿元,不正常的现金流入总额约为34.79亿元,不正常现金净流出约为5.92亿元。此前证监会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顾雏军等人及格林柯尔系有关公司涉嫌侵占、挪用科龙电器财产累计发生额为34.85亿元。
毕马威称,此现金净流出金额可能只代表对科龙造成的最小损失。这是因为公司尚未收齐科龙各所属公司的全部银行对账单。加上调查范围只限于科龙系内公司,未包括第三方公司,所以无法发现科龙可能存在的全部账外银行账户、账外银行贷款、未入账的已开出票据和票据贴现,以及其他可能未在账中反映的资产、负债及担保抵押等情况。
现金流向报告一出,就有业内人士认为,香港廉政公署很有可能对顾雏军旗下的格林柯尔系进行调查追究。但香港廉政公署新闻组谭先生昨天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他们没有针对顾雏军事件进行调查。香港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陈志强先生也表示,虽然他不方便对个案进行评价,但是依据香港的执法习惯,当事人不在香港,对香港执法部门来说,执法是有一定难度的。
追偿金额浮出水面
昨天,科龙董事会称,此调查报告已经可以构成对顾雏军及其格林柯尔系公司采取法律行动进行追偿之基础。科龙董事会秘书办公室工作人员说,科龙正根据毕马威的建议,就调查中所获得资料委托律师作进一步的调查取证,并判断能否根据这些资料及如何向有关方进行追讨,以切实保护本公司及本公司股东的利益。
据悉,科龙电器曾于2005年12月1日公告,正式聘请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对科龙自2001年10月1日至2005年7月31日期间发生的重大现金流向进行调查。该次调查无疑和海信的入主以及此前德勤的审计遭受质疑有关。聘请毕马威的决议也正是在海信入主后的新董事会成立后作出的决议。2005年12日30日,科龙电器发布公告,科龙董事会正采取必要的法律行动向顾雏军及其关联公司进行追偿。随后,科龙董事会刘从梦公开表示,一旦毕马威调查报告公布,他们将追讨顾雏军等董事及关联公司对科龙造成的损失。
“倒顾三人组”之一严义明律师认为,如果科龙起诉顾雏军并得到法院受理,依据毕马威调查报告,科龙胜诉可能性很大。不过,本报告并不能构成最终起诉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的基础。
据了解,科龙电器在2002年度改聘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成员所为公司进行审计。2002年度,德勤对科龙电器年报出具了保留意见,到了2004年度,科龙电器年报第二次出现了来自德勤的有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德勤在该审计意见中表示,科龙电器2004年度已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共计84.364亿元。此后,科龙电器200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实现净利润为2.06亿元(未经审计);而年报却突然亏损6400多万元。对此,科龙曾经辩称,公司亏损原因归咎于审计师德勤的“审计过于苛刻”。
“倒顾三人组”中的会计师朱德峰表示,毕马威调查报告不是审计报告,只有最后科龙审计报告出炉,才能最后确定是否起诉德勤。
海信收购门槛降低
此前有人士认为,起诉顾雏军等人完全是海信幕后策划,是海信入主科龙之前的财务清算,调查结果也将降低海信收购科龙的成本。
但昨天海信电器新闻发言人程开训对本报记者表示,由于目前海信尚未完成对科龙的过户,因此对科龙的内部事宜不便评论。他说:“科龙起诉顾雏军与海信的收购策略无关。”
海通证券(相关:理财 财经)分析师顾青认为,虽然报告并不是最后的现金流出数字,但可以肯定的是,海信最终收购价格肯定低于9亿元。此前,根据海信电器与科龙签署的股权转让协议,海信电器将以9亿元收购格林柯尔持有的科龙电器26.43%股权。顾青分析,最终收购价格很有可能是科龙净资产上浮30%-40%,约为5个亿。不过,“最终的收购价格还需要海信科龙双方最后商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副主任陆刃波则认为,成功并购科龙对于海信只是个开始,“科龙是个有造血能力的企业,使其重生的前提是海信入主后的资金注入”。 (责任编辑:桂衍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