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底到1月初是中国许多省市的高考报名时间,去年海南省理科状元彰显的“高考移民”现象又为社会关注。
凑巧的是这也是美国大部分高校常规入学申请的截止期,又是“常春藤盟校”等名牌大学提前入学申请的发榜日期。 以哈佛大学为例,2006年常规入学申请的截止期是1月1日,提前入学申请的录取通知则在12月中发出。而随着名校入学竞争日趋激烈,美国也出现了“高考移民”。
先看美国“高考”。中国莘莘学子目前只须关心报名日期,美国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则必须在年关之际寄出几乎所有申请入学材料。美国虽有“第一志愿”,但无“统一招生”,申请10所大学就必须准备10份申请材料。尤其是两篇入学申请作文,各校题目和要求都不一样,是令高中毕业生绞尽脑汁的头痛任务。
对比中国“一考定终身”的僵硬高考制度,强调“综合素质”的美国大学招生有其优越之处。但这首先绝不是说学习成绩分量下降,其次综合素质的评估难免流于公式化。两者都加剧了名牌大学的入学竞争。
再以哈佛大学为例,大约一半新生在提前申请者当中录取。新近结束的2006年提前申请过程中,数理化尖子的竞争尤其惨烈。驰名的美国西门子-西屋中学科学比赛本年度6名个人大奖,除一人外全部提前申请哈佛,结果只有冠、亚军入选,其他都被“推迟考虑”。这些都是已著有科学论文的中学生!加拿大多伦多市一名华人男孩,曾获美国全国数学奥赛第三名、国际数学奥赛银奖等,也被“推迟考虑”。他们固然可能在常规申请中重获录取,但哈佛上一届入学竞争中,“推迟考虑”的录取率不到3%,绝大多数代表一纸“缓期执行”的落第通知。
美国名牌大学为什么拒绝这些外人看来应该当然录取的尖子生(包括大量SAT满分的“高考状元”)?这里固然有综合素质因素,以及对学生个人成就的判断(有些科学奖的成就难免旁人协助的嫌疑),另一重要原因是对新生总体的通盘考虑。
美国虽然有“大熔炉”之称,但社会异化日益严重,地域、种族、宗教、财产收入、教育水平等各种因素,将美国社会分化为形形色色的阶层和集团。名校招生的一个重要考虑,是尽量“面面俱到”,使得新生充分反映社会的多元化。
近年还新增一个“政治正确”标尺,即男女学生的平衡。因为尖子考生男多于女,中外无异,美国名校招生中出现“生男勿喜女勿悲”的现象,特别是华裔申请理工科,女孩的相对优势十分明显。
简言之,美国名牌大学的招生并用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尤其是注重地域、种族、性别的平衡,这与中国按省市划分名额类似。只不过美国的“招生名额”分类远为细致灵活,每个细类里的绝对尖子,一般都会被名校录取。
正如中国的地域名额引起“高考移民”,美国也出现类似现象。限于篇幅,只介绍两个实例。
美国有不少驰名全国的优秀学区,其“重点”公立中学的顶尖毕业生,易获名牌大学录取。这引起对毕业班第一名“校元(valedictorian)”的激烈争夺,这是只能“下回分解”的趣题。
得克萨斯州北部便有这样一个学区。笔者有位甥女若干年前以“校元”身份从其中重点中学毕业,顺利被耶鲁大学录取。近年来,此区另一家公立中学华裔尖子济济。有位相当富有的家长觉得自己小孩夺取校元并不十拿九稳,影响被名校录取机会,于是毅然将已经读高中的小孩转出该学区,改读离家很远的一所名贵私立中学,终于在今年以校元身份被哈佛提前录取。而原重点中学今年的华裔校元,是该校唯一被哈佛提前录取的尖子。
如果说这只是跨学区转校,算不上“高考移民”,那么《华盛顿邮报》去年报道过一个货真价实的“高考移民”实例,事主并非巧合也是华裔。
这位华人女孩原来在新泽西州亚裔众多的一所重点公立中学,在200多名同年学生中排到前40名之外,“常春藤”希望渺茫。父母因此不惜巨款,雇佣入学咨询公司,指点“常春藤攻略”,第一步便是搬家到穷人众多、亚裔极少、SAT高考平均分低300分的另一学区,在新校成为鹤立鸡群的明星。
咨询公司下一锦囊妙计是参加选美,这是华裔女孩改变“书呆子”形象的“芙蓉姐姐”策略,暂且不赘。“常春藤攻略”的真正关键在于“高考移民”,结果是在原地几乎无望的这位女孩,最后被耶鲁和麻省理工同时录取。
总之,在高等教育商业化和竞争剧烈的情况下,“高考移民”是自然的市场反应。至于此事在道德上是否可取,则取决于各人的伦理价值。
(责任编辑:崔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