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监管一部主任阎庆民至今对中国银行河松街支行的案子记忆犹新。2005年初案件爆发之后,他专程赶赴哈尔滨,无法置信一个仅仅9个人的支行居然造成了8亿元的损失。
    而令他尤为痛心的是,中行河松街支行案件反映的是商业银行普遍的问题,就是在经营理念上更重业务发展,而忽视内部审计,业务流程由此出现盲点,给犯案者以可乘之机。
    其后,银监会开始制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下称《指引》)。
    从2005年4月开始,银监会监管一部便成立了专门的《指引》起草小组,先后五次修订后,至2006年1月19日,《指引》已基本成熟。银监会监管一部人士称,目前只待银监会主席办公会讨论审定后即可发布。
    该人士继称,在《指引》中,银监会为银行的内审人员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即如审计意见向上级报告而不被采纳,可以直接向银监会报告。“这意味着银行业即将集体掀起一场内部审计风暴。”
    代替董事会监督高管
    阎庆民称,对于已经或即将上市的银行来说,声誉风险恐怕会成为最重要的风险,一桩案件所造成的隐性损失是很难估量的。
    在去年美国召开的一次国际研讨会上,外国记者向阎庆民发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哈尔滨河松街案,阎庆民感称,一个丑闻对整个银行业的国际声誉造成的影响,恐怕是多少钱也换不回来的。
    除了国内的河松街案,包括美国的安然事件、帕马拉特事件,无一不直指内部审计的弊病。在近年轰轰烈烈的银行股份制改革中,内审部门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首先是内审缺乏独立性。透过这些案件,银监会发现,国内一些银行的内部审计体系还未实现垂直、独立管理,审计人员对当地分支机构的高管负责,无法对管理层进行客观审计。这种情况在总行一级则更为突出,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尚未有效划分或履行内部审计职责。
    再则,有些银行既没有清晰的内审报告路线,也没有畅通的定期沟通制度。此外,缺乏对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审计结果的利用率也不高。
    最终,频发的案件将内审这一银行的“短板”暴露无遗。
    自2005年4月开始,银监会监管一部成立的《指引》起草小组便开始广泛征求财政部、审计署、香港金管局、毕马威、普华永道和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等机构的意见,对《指引》的框架、结构、内容、文字逐一讨论修改。最终确定的《指引》包括三方面内容:建立内部审计垂直管理体系、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与银监会直接汇报渠道、健全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责任制度。
    借鉴巴塞尔委员会《内部审计章程》的框架,银监会为商业银行设计出一套新的内审组织体系。
    这包括在董事会下建立审计委员会,由独立董事担任审计委员会的主任,负责对下属各级审计部门实施垂直管理。整个内审体系完全平行地独立于业务部门,审计时不受管理层的干扰。
    “事实上,设在董事会下面的内审部门,最重要的职能就是代替董事会对高级管理层进行监督。”阎庆民说,用一句行话就是:信任归信任,验证归验证。
    《指引》的精神是董事会、审计委员会、高级管理层、首席审计官和内部审计部门都应明确各自的职责。
    提高内审从业资质和薪酬
    不仅如此,《指引》对审计范围和任务、机构人员、报告制度、考核问责制度等都作了具体要求。
    巴塞尔委员会建议,银行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如提供完成目标所需的足够资源和人员等,以确保银行拥有与其规模和业务性质相匹配的审计职能。
    银监会监管一部农行处人士表示,国外银行的内审人员配比通常高于2%,有的甚至达到5%。
    但是,目前国内商业银行里,除少数金融机构的稽核内审人员占全部员工比例达到2%以外,其他多数银行都只有1%-2%左右,人员配备严重不足,也使得审计工作难以深入开展。
    不仅如此,在中资银行里,内审部门属于后台部门,薪酬水平较低。如此一来,由于管理层的理念问题,不愿意将优秀的人才配备到审计部门,使得现有内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不足,也就无法保障内部审计的客观有效性。因此,《指引》将对审计人员的从业资格提出要求。
    “如果内审人员本身都不熟悉业务,怎么可能当好裁判呢?在国际上,银行内部的审计人员往往由资深人士担任,他们薪水较高,经验丰富,受人尊敬。”阎庆民说。
    《指引》还对审计人员的从业资质有具体要求。如在学历上,银监会建议达到大专以上;在从业年限上,对一般审计员和项目负责人都有不同的要求;同时要求审计人员要有相关的专业背景。
    此外,由于内部审计的责任界定不清晰,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考核、激励机制,没有相应的责任追究和免责制度,也使得内审工作有如空中作业,风险较大。因此,《指引》也予以了具体规范。
    阎庆民称,本次改革,除要求银行尽快建立一系列内审制度外,银行还可将内审人员的薪酬略作调整,以达到或接近一线业务部门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