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27日电(记者陈二厚)为加强和规范外籍人员的个人所得税征管,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出台四项措施,要求税务机关加强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的档案资料管理。
这四项措施包括:
——以企业为单位建立外籍人员台账。 对辖区内有外籍人员就业的单位,无论人数多少,也无论外籍人员是长期任职还是临时来华,税务机关都要按企业建立管理台账,内容应当包括外籍人员姓名(中、外文)、国籍、职务、任职时间等信息。
——在台账管理基础上实行一人一档管理。对外籍人员实行一人一档的纳税档案管理。个人台账的内容包括:外籍人员姓名(中外文)、性别、出生地(中英文)、出生时间、境外住址(中英文)、派遣单位名称、境内任职或提供劳务时间、职务、居住时间、出入境时间、境内居住地址、电话、邮编、收入金额、支付地、扣缴义务人、申报额、应纳税额、已纳税额、入库时间等信息。
——动态管理。根据外籍人员的增减变化、职务变动、居住时间、出入境时间、收入变化等及时更新档案资料,切实做到对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
——加强对建立台账的考核。各地税务机关必须在2006年6月底前自行完善机制、加强档案资料管理。
税务总局表示,没有达到总局“以企业建台账、按人建档案”要求的,应尽快建章建制。总局将于今年下半年通报相关考核结果。 (责任编辑:魏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