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机构纷纷上调今年黄金预估价,产量难有快速增长
经过2005年下半年的“疯狂”上涨之后,近期金价一直处于高位盘整的状态。
业内人士认为,大涨之后的区间性波动表明:目前的金价正在为“更上一层楼”做蓄势整理。
油价、美元助推投资需求
新年以来,国际政治局势一直动荡不定,令投资者对世界经济走势感到忧虑,从而可能引发对黄金的新一轮投资需求。
目前除了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大量黄金储备外,大多数国家的黄金储备量都很低。由于国际市场货币汇率变动剧烈,美元持续走软,油价居高不下,因此许多国家的央行纷纷表示要提高黄金储备量,以规避通胀及其他金融风险。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年初就曾表示,政府可能要将其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多元化,投资于美元和美国国债以外的资产。由于黄金储备在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中占比仅为1.3%左右,因此业内人士预计,中国央行今年可能会买进相当数量的黄金。
首饰金需求持续增长
除了投资性的需求外,民间对黄金需求的最大一部分———首饰金需求近年来也一直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中国是世界黄金第四大消费国,其中首饰金的消费量占到了全国黄金消费总量的90%.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的黄金需求曾出现过逐年下滑趋势,但最近两年,中国市场对首饰金的需求又重新“抬头”。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2005年第三季度,中国市场的黄金首饰购买量继续维持强劲增长,需求与一年前相比上升了9%.京城各大黄金卖场也都表示,尽管去年首饰金价较前年已经上涨了约10%,却丝毫没有妨碍人们对金饰的热情。业内人士分析,这其中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消费能力提高,对首饰的需求也随之上升;另一方面,K-gold饰品在设计方面的时尚化以及品质化,使得黄金从前几年流行的铂金饰品中抢回了部分市场。
供给跟不上需求的“脚步”
在黄金投资与首饰金需求均稳步增长的同时,全球的黄金供给却难以跟上步伐。世界黄金协会和北京黄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1月初发布了《黄金投资价值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最近5年来,世界黄金供给一直存在227吨左右的缺口,导致了金价进入新一轮的上涨周期。而由于目前开发新的黄金矿山的可能性极小,所以价格可能还会继续上扬。
黄金产量的提升,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虽然金矿公司手中握有许多现金,但多用于分发股息和回购股票(相关:理财 财经),投资于新矿开发的资本支出相对较低,因此黄金产量难以大幅增加。此外,即使有些金矿公司已经有开发新矿及增产的计划,但从增产计划到实际开发出新矿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业界预期,尽管有金价走强的刺激,但黄金产量趋势在2008年以前不会有快速扭转。
国际机构纷纷看涨
在供给需求差距进一步加大的趋势下,多家国内、外机构均看好今年的金价。德意志银行于1月中旬调高了对今、明两年金价的预估,称由于地缘政治风险以及高涨的能源价格对金价的支撑,该行将今年的金价预估值调高16%,至每盎司570美元,明年预估值调高26%,至660美元。而此前,澳洲投资银行麦格理银行也将今年黄金均价预估调升了19%,巴克莱资本国际上调了13%.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商美国纽蒙特矿业公司日前表示,国际黄金价格在今后5至7年内可能突破每盎司1000美元,而这一数字也超过了美林公司在去年做出的“金价在2010年时将升至每盎司725美元”的预期。
本报记者 张嵩浩
■相关常识
翘板效应:黄金与美元
尽管去年出现了美元与黄金同步上涨的局面,但从长期看,两者的关联性并没有大的改变黄金与美元的挂钩始于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协定》。作为二战后世界经济新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1盎司黄金的价格固定为35美元,其他国家货币再与美元汇率挂钩。
在这一协定下形成的“黄金-美元本位制”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不仅建立起一整套规则,还成立了专门的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负责其实施。
这套体系的实施保证了一段时期内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同时也建立起了美元的霸权地位。然而,这一体系本身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问题,即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发现的“特里芬难题”:要维持这一体系,美国的国际收支必须保持顺差或维持平衡,否则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就会丧失。然而,为促进世界经贸发展,美国又必须不断增长美元供应,以满足世界对美元的需求,美国的国际收支又必须是逆差。
这种“两难困境”导致了1960年、1968年以及1971年的三次美元危机,人们对美元的信心下降,纷纷抛出美元兑换黄金,黄金官价与市场价格不断分离。此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在1973年宣告瓦解,西方国家放弃固定汇率,实行浮动汇率。
布雷顿森林体系实施期间,黄金的价格及流动都受到了较严格的控制,各国禁止自由买卖黄金。
这一体系崩溃之后,黄金不再作为货币定值标准,废除黄金官价,使得其成为了可以自由拥有和自由买卖的商品。而由于世界黄金市场一般都以美元计价,因此在黄金本身价值不变的情况下,美元贬值势必会导致金价上涨,而美元涨则金价跌。
此外,正如俗语所说,“乱世买黄金”,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避险保值工具,黄金价格一直与世界经济状况成反比。而由于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美元汇率的走势与世界经济的正相关度又很高,因此美元汇率与国际市场的金价也就呈现出很强的负相关性,两者就像翘翘板的两头,此起则彼落。
然而2005年的黄金市场出现了一个新的情况,即金价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与美元的关系,开始按本身的需求基本面上涨。例如2005年三季度,出现了美元与黄金同步上涨的局面。但从长期来看,金价与美元关联性并没有大的改变。
本报记者 张嵩浩
在供给需求差距进一步加大的趋势下,国内、外机构均看好今年的金价。
■市场分析
金价飙升,银行频推“黄金理财(相关:证券 财经)”
投资者应注意比较各银行的手续费以及交易费用
随着国际黄金价格的不断飙升,黄金投资已然成为了理财市场上的一大热点,各银行纷纷推出与黄金投资相关的理财产品。上周,中国农业银行与成都高赛尔金银有限公司签署了《实物黄金买卖委托协议》,节后农行将在江苏、浙江等地网点率先开卖高赛尔金条。
节后可在农行招行跨行交易
根据协议,农行率先在江苏、浙江等地进行试点,年内将在其他分行陆续开办此项业务。据了解,消费者在农行可以进行高赛尔实物金条买卖业务(包括销售和回购),农行还承诺将选择部分营业网点进行回购。同时,高赛尔标准金条有望今年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自由流通。
据介绍,农行此次代销的高赛尔金条包括2盎司、5盎司、10盎司3种规格,含金量为99.99%.由于此前高赛尔金银有限公司与招行也有类似合作,所以春节过后,投资者可以在招行和农行间进行“从农行买到招行卖,或从招行买到农行卖”的跨行交易,不收取跨行交易手续费。
投资黄金可货比三家
随着“黄金投资热”的掀起,目前已有不少银行推出了相关的理财产品。
建行2004年年底推出了国内首个拥有商业银行自主品牌的实物黄金———龙鼎金,从50克到500克四种规格,接受现金交易并办理无损质的回购。更多的银行则推出了纸黄金业务。中国银行的“黄金宝”业务,只要在银行开立一本活期账户并存入一定金额的人民币,就可在银行柜面进行交易。建行的“账户金”则结合国际金价与上海黄金交易所价格进行报价,采用做市模式与投资人进行无实物黄金交割的记账式黄金交易。工行推出的“金行家”不仅能炒金,而且能兑金。不过金行家设定的门槛为11万元,相对较高。
农行理财专家提醒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方式时可以货比三家,注意比较各银行的手续费高低以及交易费用。此外,一些金饰品,如“奥运金条”或“生肖贺岁金条”等更适合收藏,并不适合短线投资。
本报记者 庄士冠
金价近期窄幅波动
长期看涨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春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周,上海金交所金价高位盘整,一直在每克144元左右窄幅波动,国际金价亦在560美元下方反复调整。
从1月21日至27日春节前上海金交所收盘,连续7个交易日内,上海金交所AU9999金一直在每克143元至145元区间震荡。
上周一,AU9995金与AU9999金分别以每克144元、143.9元开盘,前三日每日涨、跌幅不超过10点。上周四,上海金交所金价随国际现货金价有较大幅度上扬,AU9995金涨0.9元至144.84元,AU9999金涨0.85元至144.80元,盘中最高分别触及145.35元及145.60元,突破了1月17日创下的国内金价高点。由于春节期间上海金交所休市,而国际金市照常交易,不少投资者为规避风险选择离场观望,因此国内金价再次被压低至周三的价格:AU9995金收于143.94元,AU9999金收于144元。
与此同时,国际金价近期也处于高位调整态势,未能在560美元上方站稳脚,而是受到了美元的走强而下滑,于550美元至560美元之间波动。业内人士分析,国际金价近期下滑主要是受获利平仓盘打压所致,但随后便很快有买盘在低位承托,因此出现了反复行情。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金市的主导者仍然是基金投机力量,从技术上来看,没有太大的回调压力,加上地缘政治风险继续刺激市场情绪,因此黄金长期看涨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但预测中的“从600美元上升至1000美元”的高价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在市场“疯狂”的时候,投资者更需保持一份谨慎。
本报记者 张嵩浩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