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理会布什关于石油政策言论密切关注世界石油需求
成锋
“美国过度依赖石油,这些石油经常是从世界不稳定地区进口的,打破这种依赖的最好的方法是通过技术改进”,这是上个月31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其国情咨文中的表态。 当布什宣称美国要加大国内勘探而减少从中东石油输出国家的进口后,来自海湾地区的石油生产者心里究竟是什么滋味呢?
在沙特石油部长纳伊米看来,布什这样的言论并不会让他过于担心,“只要人们还在消费石油,不管是来自美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需求,沙特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者仍将继续做自己的生意”。在巨大的石油需求面前,纳伊米看来是一点都不发愁。
很多人都以为石油生产国们现在一定有些神经紧张。很多主要产油国国内麻烦不断,国际消费者对于油价过高的指责也越来越强烈,而美国总统布什的一番言论更是让人担心这些生产国家的石油出口将下滑。
不过这些担心可能都是多余了,实际上像纳伊米这样的中东产油国的石油部长正为生意忙得不亦乐乎。纳伊米刚刚访问了中国和印度两个石油需求大国,接着又风尘仆仆地赶往维也纳参见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2006年的第一次年会。在会议上,欧佩克的部长们决定,继续维持2800万桶的原油日产定额不变,以应对国际市场上居高不下的油价和需求。
当纳伊米会议之余悠闲地漫步于维也纳的大街上时,他对身边的人说:“欧佩克是一个经济组织,而不是一个什么政治组织”,“我们所有的成员国就只要一件事情:挣更多的钱。我们都受益于欧佩克这个组织的非政治性质,我们也从未背离这种性质,我们都是石油部长,而不是外交部长。”
对于纳伊米来说,石油政治最好留给外交官们去对付。因此,他拒绝对美国总统布什有关石油政策的发言做出任何评论,而同时沙特的外交官员则希望问问布什,“他的话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当布什还在强调一种有关石油的政治观点的时候,纳伊米则在强调:“欧佩克近年来已经在逐渐改变自己的风格。欧佩克已经不再像当年一样地强硬,不再把石油政策当成石油武器,而是认识到不当的石油政策是一个双刃剑,很可能伤害了自身。”
尽管两年来世界油价已经翻番,但是石油需求还在上升,这样的结果,从某种方面来讲,正是纳伊米这样的欧佩克的石油部长们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精心设计的石油政策所达到的目标。同时,这种局面也源于全球经济增长、像中国这样的国家的石油需求激增、世界炼油能力的不足、伊拉克等国家的动乱,还有去年夏天墨西哥湾遭受的飓风袭击。
欧佩克的石油部长们本周宣布,将继续保持原油产量以维持充足的市场供应,从而帮助降低油价。这一决定打消了人们此前对于某些欧佩克成员国比如伊朗、委内瑞拉可能降低原油产量的担心。但是,当欧佩克一再在维持油价上有成功之举的同时,它在降低油价上的能力却让人怀疑。
举一例说明,欧佩克调控石油供给的主要工具———“生产杠杆”已经失效了。作为一个集团,欧佩克现在只有区区每天150万到200万桶的开采潜力可以发挥,而且这些主要还在沙特阿拉伯身上。这意味着欧佩克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原油价格的能力有限。
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的能源咨询公司PFC Energy的一位经理表示:“欧佩克是一个时代错误,现在的石油市场上供应者没有多余的产能可供经营,他们不能应对市场的短期冲击。现在我们面临的是一种需求冲击,但是每一个人都看着欧佩克,好像现在我们面临的是供给冲击一样。”
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世界油价崩盘以来,欧佩克的石油部长们一直以提高油价为目标,在沙特的领导下,很多以前唱反调的成员国也统一了目标。沙特石油部长纳伊米的计划就是根据石油消费国的商业景气循环来调控欧佩克的石油产出。通过不断地微调集团的石油产出,欧佩克赢得了管理石油市场的声誉。
不过,在UBS银行纽约的一位能源经济学家斯图尔特看来,欧佩克对于石油市场的经营完全是异想天开,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让油价下降的能力。“经营者应该铺开一张安全网,但是当市场有紧张和恐慌的时候,欧佩克可以做的事情少之又少”。
对于纳伊米,他对以上的言论自有申辩。至少,没有任何迹象表明高企的油价伤害到了消费需求,事实上需求还在上涨。2004年增长速度是3.8%,2005年是1.1%,而有机构预测今年的增速是2.2%。根据纳伊米的说法,这样的需求增长来自于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当然还有富有活力的美国经济的贡献。 (责任编辑:魏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