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财经频道 > 左右间财经评论 > 大势前沿
中国国家昌盛而民族工业走向衰亡了吗?
时间:2006年02月08日08:11 我来说两句(0)  

 
财经博客 张军“国有制”的喜宴 艾葳2007年中国股市是属于散户的年代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卫志民

  ■技术引进,这正是后发展国家“后发优势”的体现,我们正是利用这一优势才能够在很多领域用几年的时间走完先行者需要几十年才能够走完的道路。

  ■我们应该明白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即使我们一直保持目前这样的增长速度,我们赶超发达国家也需要上百年或更长的时间,从总体上说,追赶发达国家的长征才刚刚开始。
有耐心,才能走得长远。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很好,但不要因此而干扰了自己正确的决策,不要以为自己可以摆脱经济规律的束缚。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国人的自信心常常表现出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人们几乎会不假思索地认为明天一定会比今天好,仿佛中国已经注射了免除感染经济衰退的疫苗,好像经济发展是自然而然的;另一方面,大凡唱衰中国经济的言论都似乎更容易引起人们的精神骚动,仿佛一些人的潜意识里总认为中国的经济总有一天会陷入困境,在心灵深处似乎被一种挥之不去的危机感深深笼罩。

  最近,日本《选择》月刊1月号刊登的题为《中国国家昌盛而民族工业走向衰亡》一文,照例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该文认为中国的民族企业难以担当起振兴国家的重任,因为中国的民族企业普遍没有独自开发出来的技术和产品,中国企业的成长依靠的是使用外国公司的技术。对此武断结论,笔者有不同的看法。

    相关阅读:中国国家昌盛而民族工业走向衰亡

  中国的企业普遍没有开发出创新性的技术或产品,中国经济的增长、技术水平的进步主要得益于技术的引进,这的确是事实。但笔者以为,我们用不着单纯因这个原因而对此感到过分惭愧,因为另一个基本事实是:我们是在一个很低的起点上实行改革的探索,而这也仅仅是一代人以前的事情。紧迫感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如果因此而选择错误的发展战略并不能因为动机的高尚而得到原谅。

  首先,技术引进,这正是后发展国家“后发优势”的体现,我们正是利用这一优势才能够在很多领域用几年的时间走完先行者需要几十年才能够走完的道路。引进、学习和模仿可以节省巨大的经济资源和宝贵时间,以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在世界上有哪个国家,在能够购买、模仿的情况下,非要花费巨额的研发费用和漫长的时间,冒着无谓的失败风险去搞“昂贵的”“二次发明”呢?不去充分利用吸收先行者积累起来的巨大技术知识体系,放着捷径不走,非要将先行者当时漫长而曲折的探索之路也重走一遍,那将永远是个愚蠢的落后者。

  只有站在技术进步的最前沿,才有资格谈创新。学习是达到技术前沿最迅捷的途径,在落后的状态下固执地坚持独立“创新”,精神可嘉,头脑糊涂,结果会与愿望相背。

  其次,不能把技术引进和中国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简单定义为因果关系,把二者对立起来。技术的引进不会降低只会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因为技术的引进使企业的技术水平与技术进步的前沿近了,而不是远了,只有达到最前沿了,才可能进行创新。在与先进的技术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下,除了空喊口号,又能够做出什么实质上的创新呢?企业之所以更倾向于引进技术,就是因为这样能够获得一个满意的投资收益率,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企业规模的增大、研发能力的提高,企业家是不会漠视技术创新所带来的巨额利润的。

  当今这个时代已经不是爱迪生时代了,少数的天才加上一些简陋的设施就能够单打独斗地做出革命性的发明创造来,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水平,已经与发展的初期大不相同了,需要大量高水平的一流人才、天文数字一般的投入、需要数目庞大的多学科科研人员的密切协作、需要一流的科研机构、需要良好的鼓励发明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制度环境。我国在这些方面的差距都不是短期可以弥补的。

  当今时代大多数的技术创新都是由规模、实力、体制有巨大优势的跨国公司做出来的。在现阶段要让我国的大中型企业不去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家家都成立研发机构,搞研发,效果堪忧,我们还要在科技创新上再来一次“家家点火、户户冒烟”吗?那个时代留给我们的教训还不够吗?全民搞“科研”、搞“创新”的实际效果最没有预测能力的人也应该能够预测得到。全民的教育水平不提高上来、企业的规模和国家的经济实力不达到一定的水平,鼓励科技创新的体制不建立起来,教育体制不转变,很难在技术创新方面有所作为。

  第三,企业是采取引进技术还是自主创新,应该由不同的企业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对市场与研发活动投资收益的独立判断自主选择,责怪别的投资者没有远大志向的人,完全可以运用自己掌握的经济资源,利用别人的错误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放弃“蝇头小利”去追求丰厚的创新回报。

  无疑,索尼公司、本田公司、施乐公司都是依靠独立开发的技术而由小企业成长为大企业的,我们也非常希望中国这样的企业越多越好,但如果认为做不到这一点小企业就无法发展壮大,就过于绝对了。自己发明的技术能够为自己带来利润,别人发明的技术同样能够为使用它的人带来利润。虽然有索尼这样的例子,但绝大多数的企业并不是遵循这样的发展道路。不是不想遵循,而是发明不是那么容易的,不是像买东西一样,投资于研发就一定能够成功。研发活动的风险非常大,日本本身就是一个依靠引进别国的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典型例子。在1853年~1873年间,美、日、欧在冶金、铁路、轮船上大量采用英国在工业革命第一阶段发明的成果,迅速缩小了与英国的差距,日本在1951年~1973年期间大量采取美国在汽车工业、电力、合成纤维、通讯方面的技术,在这些领域实现了产业的转移。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用于购买专利、进口技术的费用年均增长31%,60年代为21%,在20年中引进了26000项技术,支付技术进口费60亿美元,使其生产效率提高了30%左右,否则的话,需多花4倍的时间和34倍的经费。

  我们应该明白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即使我们一直保持目前这样的增长速度,我们赶超发达国家也需要上百年或更长的时间,从总体上说,追赶发达国家的长征才刚刚开始。有耐心,才能走得长远。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很好,但不要因此而干扰了自己正确的决策,不要以为自己可以摆脱经济规律的束缚。计划经济时代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仅有豪情壮志是不够的,在有些时候甚至是有害的。

    精彩财经图吧:  全球最富有的十大城市    可爱狗狗猫猫大全    点击更多>>>

极有创意的女性人体家具(组图)
极有创意的女性人体家
世界上千奇百怪电话亭(组图)
世界上千奇百怪电话亭
回头率最高的强人照片(组图)
回头率最高的强人照片
中国最烧钱的建筑(组图)
中国最烧钱的建筑

  相关链接

  《中国国家昌盛而民族工业走向衰亡》一文核心观点

  日本《选择》月刊1月号刊登的该文认为,中国的企业之所以没有开发出创新性的技术和产品,是由中国产能过剩、竞争过于激烈的经济环境造成的。

  激烈的竞争使中国企业利润微薄,没有多余的资金进行研发。虽然中国企业有联想购买了IBM的电脑部门、TCL收购了法国阿尔卡特的手机部门及汤姆森公司的电视机部门、南京汽车公司收购了英国的罗弗公司,但这些公司或部门无法为它们的新主人提供发展的动力,因为它们都是不赢利才被出售的。

  技术和品牌只有自己一点点积累起来,才能够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至少在家电领域,中国企业会因为不掌握核心的技术有可能发生连锁性破产。而中国政府的市场开放政策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政策会使外资企业在中国的优势进一步加强,中国的经济将被外资所左右。

  中国应该效仿日本政府在日本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做法,关闭国内市场,彻底限制外资的影响力,把保护内资企业放在首位。

  来源:新华网

  注:本文原题为:中国企业难以担当民族复兴重任吗——评“中国经济将被外资左右论”

(责任编辑:崔宇)



共找到 个相关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全部跟贴(0条) 精华区(0条) 辩论区(0条)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热门财经特别推荐

相关链接





搜狐短信 小灵通 性感丽人 言语传情
三星图铃专区
[周杰伦] 千里之外
[誓 言] 求佛
[王力宏] 大城小爱
[王心凌] 花的嫁纱
精品专题推荐
短信企业通秀百变功能
浪漫情怀一起漫步音乐
同城约会今夜告别寂寞
敢来挑战你的球技吗?
 精彩生活 

星座运势 每日财运
花边新闻 魔鬼辞典
情感测试 生活笑话


今日运程如何?财运、事业运、桃花运,给你详细道来!!!





月亮之上
秋天不回来
求佛
千里之外
香水有毒
吉祥三宝
天竺少女

上证 沪B 中300 深成 深B

股票查询


频道精彩推荐

·禽流感疫情 伊朗核问题
·中国工程师巴基斯坦遇害
·都灵冬奥会 德国世界杯
·奥斯卡金像奖 购车指南
·激光照排之父王选病逝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第48届格莱美颁奖典礼
·NBA F1 国足
·两会:三农、新农村建设
·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






约定
爱如空气
离歌
江湖笑
城里的月光
太委屈
迷糊娃娃可爱粉红卡通
四季美眉给你最想要的

搜狐分类 ·搜狐商机

财富八卦

·商品渐丰 走进真实朝鲜
·领导人获赠的外国珍宝
·啥是登峰造极的豪华房车
·叫价2.5亿中国第一别墅
·北京最早出现的美女广告
·领导车队出行的特殊待遇
·教师是怎么买得起别墅的
·最不要命的十种工作(图)
·中国公路奇观令人看傻了
·06最新版央视美女排行榜
·作呕的烧鸡加工全过程
财经专题推荐

·新农村建设 权证 油价
·深圳高峰会 人民币升值
·海外上市 股权分置改革
·重启IPO 医改方向之辩 

24小时点击排行



设置首页 - 搜狗输入法 - 支付中心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 全部新闻 - 全部博文
Copyright © 2018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ontact.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