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来自东北,有着运动员一样魁梧的身材,黑里透红的脸上,总挂着一丝微笑,丝毫没有大公司CEO的古板和严肃。熟悉他的人牞把他描述成“不抽烟、不喝酒、具有国际视野的工作狂。”
他就是在不久前揭晓的CCTV2005年度十大经济人物中,惟一因“失败”却毫无悬念地捧走金色奖杯的中国海洋石油公司董事长傅成玉。
在美国《时代》周刊评出的2005年世界最有影响力人物中,傅成玉是入选的两名中国人之一。《时代》周刊的评语是:“华盛顿政界人士的反对最终迫使傅成玉放弃了收购美国石油公司优尼科的计划,但是他过人的胆识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在美国收购受挫的傅成玉并没有落下“失败者”的阴影,反而出人意料地赢得了美国人的尊敬。2005年,傅成玉让中海油“名利双收”——在美国,这家雄心勃勃的中国公司的名字已镌刻在不少人的脑海里。
“我有个爱好是吃冰”
“我有个很大的爱好是吃冰。”在一次演讲时,傅成玉笑着回忆说,“我是东北那旮旯的,小时候那个年代,全国都一样,生活很艰苦。读小学时,为了买一个本子,8分钱,跟妈妈哭了两天,最后妈妈给了我一个鸡蛋,到供销社去换。冬天饿的时候,没有东西吃,只有吃冻冰块。”
青年时期的傅成玉先后在中国的大庆油田、辽河油田和华北油田工作过。“我在大学里是学地质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钻井队现场捞沙子,那时候跟工人在一起,捞沙子捞了3年。但是对以后的发展非常有好处。”
在清华大学招聘会现场,傅成玉鼓励学生们一定要到基层去、从小事做起,“年轻人一定要在基层打好基础,厚积薄发,将来你成为负责人才能带领你的企业走得稳、走得实。”
“把我们的企业做强”
翻开傅成玉的简历,有两处引人注意:一是他早年曾经在美国南加州大学求学获得石油工程硕士;一是1995年底至1999年他在美国一家石油公司担任高层。对此,傅成玉却笑称:“我不是什么海归。”
事实上,在傅成玉的身上,除了爱喝咖啡以及采访过程中偶尔冒出一两个英文单词外,你很难感受到他有什么“海归”的气质。像“爬雪山、过草地”、“两弹一星”这样的词汇,是他所津津乐道的。
这个被外国媒体称为中国最西化公司的领导人物,却具有浓郁的中国气质,常常会把“报国”这样的字眼挂在嘴边。2005年12月,傅成玉在清华大学演讲时说:“我们要想做经济强国,应先把我们国有的企业、国内的企业做强。任何一个人,任你本事再大,离开了我们国家这个大背景,也发挥不到哪儿去,你只有融入到国家以后,才能够有更大的本事。”
“我们还必须得清楚,怎么样才能报国,不能简单地说,国家需要油,我就想办法去收购公司。为国家发展做贡献,本质上是要通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勇气。我们国家要成为强国,首先要做有国际竞争力的强势企业,当我们想要为国家解决能源、安全和供给问题时,我们首先的目的是要把企业做强。”傅成玉严肃地说。
退出竞争的优胜者
2005年,在傅成玉的领导下,中海油发起了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涉及金额最多、影响最大的海外收购大战——斥资185亿美元与美国第二大石油公司雪佛龙竞购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优尼科。这成了美国华尔街当时最大的新闻,也成了中国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界最大的新闻,震惊了美国,震撼了全世界。
8月2日,中海油宣布撤回对优尼科的收购要约。在总结收购美国优尼科这件事上,傅成玉有自己的思考:第一,没买到非常后悔,因为我们失去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会;第二,在整个过程当中,我们在市场上的每一步操作都被华尔街充分认可,这标志着中国的国有企业已经发展到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
有香港媒体评价,“傅先生以及中海油可能是这场没有赢家的收购战后惟一屹立的,原因如下:整个收购战中,中海油证明了自己是世界级的跨国公司。”美国的主流媒体对中海油退出竞购一事虽然没有“高度评价”,但在美国的公众中,很多人都知道了傅成玉和他领导的中海油。
傅成玉小传
傅成玉,出生于1951年,毕业于中国东北石油学院地质学系,后获美国南加州大学石油工程硕士学位,在中国石油行业拥有逾30年的经验。他先后在中国的大庆油田、辽河油田和华北油田工作过,于1982年加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2003年10月,傅成玉被任命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兼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
(责任编辑:崔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