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启动市值考核跟踪测试工作。”春节前后,几位国资委相关官员分别向记者证实。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1月23日召开的全国国资监管工作会议上,曾表示不赞成现阶段将市值作为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指标。
    此后舆论一片哗然。
    “但实际上,许多人都没有注意到李荣融主任所说的定语,是‘现阶段’暂不将市值考核列入国有控股股东的效绩考核指标中。”国资委业绩考核局一位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强调。
    国资委去年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国有股股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就明文规定,“股权分置问题解决后,应当考虑将市值指标引入国有股股东的业绩考核体系”。
    “我们没有停止探讨用市值考核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国资委业绩考核局这位负责人表示。
    市值考核之辩
    “李主任的意思是,在现阶段不适合采用而已,并不是说永远都不会用。”国资委业绩考核局这位负责人表示。
    在1月23日的讲话中,李荣融表示,现阶段国内股票市场还在完善过程中,市价并不能真正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比如,宝钢在中央企业里面排行第一,在世界行业中排行第三,但按照市值来看就未必了。市值不反映企业经营者的业绩。”因此他认为,现阶段将市值纳入经营者考核范畴,经营管理者也难接受。
    国资委有关官员告诉记者,在国资委内部,就此事亦多次讨论过,大部分意见还是认为,“现阶段”的确不适合采用市值作为考核指标,“主要是因为不可控性极大”。
    这里的不可控性,主要由于现有资本市场体系中,的确存在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由于市场监管体系和制度的不够完善,不可避免出现了利益集团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或通过在财务信息方面弄虚作假,操纵股价,引起市值失真的现象。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作为市场的主要力量,“国资委所担心的是,在市场监管不够完善的情况下,采用了市值考核,那么,一旦上市公司通过弄虚作假、盲目提高市值来获取好的考核业绩,负面影响将非常大”,一位接近国资委的市场人士表示。
    慎重决策的一个表现是,通过定量的数据跟踪和分析,来为决策提供科学的、硬性的参考依据,这也是国资委正在努力探索的决策方式的改革方向。
    国资委业绩考核局的官员告诉记者,将考虑启动的这套市值考核跟踪测试体系,会选取股改完成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各方面数据作为样本,对采用市值考核和采用净资产作为考核指标的不同结果,进行跟踪比较、统计分析。
    “要看误差有多大,这将决定在何时采纳市值作为考核指标,这一指标在整个考核体系中的比重以及如何市值选取。”
    最早开始研究股权分置改革问题的天相投资公司董事长林义相博士认为,股权分置的进行和完成,有助于国资委通过市场的工具来公开监管国有资产,比如采取市值考核。
    “流通股股东评价国有上市公司,主要就是通过股价和市值,国资委作为国有上市公司的终极出资人,和广大流通股股东一样,也应该通过这种公开的指标来行使股东权益,做到大小股东权益统一。”林义相说。
    上海荣正咨询公司董事长郑培敏则表示,国资委这套做法,是非常理性且科学的,市值考核是全流通时代必须的考核工具,但从先行考核制度过渡到市值考核,需要过渡期,“至少要2年左右”。
    考核体系之迁
    要经过过渡期,让现行考核制度适应全流通时代,是各方人士高度统一的看法。
    “锁定期给考核机制的调整和试验提供了时间。”林义相认为,按照现在通行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非流通股的流通权锁定期,大约在1.5-2年左右。
    根据国资委2004年1月1日启动的央企负责人效绩考核体系,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考核分为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其中,年度效绩考核指标主要分为基本指标和分类指标。基本指标主要分为2个主要指标:一是年度利润总额,是指经核定后的企业合并报表利润总额;一是净资产收益率,是企业考核当期净利润同平均净资产的比率。在任期考核中,基本指标包括主营业务增长率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
    在中央国资委公布考核体系之后,各地方国资委也参考这个做法,将之用于对地方国有企业负责人的考核。
    业绩考核体系之所以重要,不仅仅因为考核结果将决定国企负责人的收入,最重要的是将成为国资委是否任命、续聘国企负责人的参考依据。
    而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以市值还是净资产值计算,二者对同一资产的估值结果将相差极大。
    在目前市场的3474亿股国家及国有法人股,成立时所投入的净资产总额为3982亿元,目前平均每股净资产在1.15元左右,而截至2005年6月30日,我国上市公司平均每股净资产为2.84元,上市公司的市场平均价格为4.95元。若以2.84元/股的净资产价计算,近900家国有上市公司的国有股账面价值为9866亿元,资产增值为2.48倍。若以4.95元/股的市场价格计算,近900家国有上市公司国有股的市值为1.72万亿元,资产增值为4.32倍。
    但对于市值考核在整个考核体系中的比重,各方看法也不完全统一。
    “以市值考核为主,结合其它指标。”市场人士华生认为。
    林义相则认为,原则上应该市值考核作为唯一指标。他表示,市值考核体系有不足,但相比只通过少数人来进行考核,公开的市场数据要相对真实,且资本市场面值大,利益集团要操纵股价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国资委有关负责人则表示,国有企业的业绩考核体系是一个综合体系,包括多个指标、多种因素,将市值指标引入国有股股东的业绩考核体系,能促使国有股股东更加关注上市公司市值的变化情况,真正构筑起各类股东利益的共同基础。
    “但建立市值考核指标应当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位官员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