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质检系统的“食品安全年”,2005年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牵动着人们脆弱的神经:苏丹红、碘超标、回炉奶、甲醛门、黑作坊、孔雀绿、丙毒……食品企业大到投资数百亿的跨国公司纷纷触雷,将2005年定为“中国食品安全年”似乎一点也不为过。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与老百姓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可谓食品。去年一年来,我们经历的食品风波到底有多少?相信如果不是专业人员恐怕是难以说清。
2005年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署就食用含有添加可致癌物质苏丹红色素的食品向消费者发出警告,并在其网站上公布了30家企业生产的可能含有苏丹红一号的359个品牌的食品。 此消息一经传出,全球哗然,并引起中国的高度关注。
2005年5月25日,浙江省工商局公布了近期该省市场儿童食品质量抽检报告,其中知名的“雀巢”奶粉赫然被列入碘超标食品目录。
6月5日,河南电视台播出一则消息称光明乳业郑州子公司将过期奶回炉并用于销售,6月7日,光明乳业王佳芬对媒体否认加工过期奶,但承认其管理存在疏漏,并道出“乳品厂都有回奶罐”的内幕,这一言论迅速遭到同行反斥,但却加速了国务院制定政策规范复原乳的使用。
2005年7月,被水产行业禁用的孔雀石绿在英国的有机鲑鱼体内被发现,随后农业部在全国范围抽查,也发现一些水产品中含有孔雀石绿,从而影响到我国水产品的对外出口。
还是在7月,三鹿被查出超前标注生产日期的酸牛奶,三鹿方面表示,产品生产日期标注不存在任何问题,而是因为企业管理上的一些疏忽。伊利、光明、三鹿纷纷爆出早产奶,引发了消费者对行业的信任,业内专家也急忙为早产奶正身,称质量并无问题。
8月26日,油炸薯条薯片又成了食品安全剑指的对象,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总检察长对包括麦当劳、肯德基、宝洁、百事集团下属的菲多利休闲食品公司等超过十家的著名连锁快餐店和食品制造商提起诉讼,要求法庭强制它们用警告性标签标明其炸薯条、薯片中致癌物"丙烯酰胺"的含量。
2005年10月,一则关于日韩致癌聚氯乙烯(PVC)食品保鲜膜转道中国的报道再次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
然而,这只是2005年食品安全问题的冰山一角,那些暴露了或是还在隐藏的食品安全隐患时时刻刻绷紧着人们的神经。据中国社会调查所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多个城市的公众电话调查发现:2005年3月以来,“苏丹红一号”、“转基因”等成了最吸引眼球的关键词,亨氏、肯德基、卡夫乃至雀巢、立顿等跨国公司也因此遭到质疑。食品安全成为2005年最不能丢掉的字眼儿,热点率达到86%。难怪有人感叹:“我们还能吃什么?!”
食品安全,事关人们的生命安全。如何能让百姓吃上安全食品?一连串的食品安全风波,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持续关注,也推动了食品安全事业的进步。2005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新的食品安全法规,目前已初步构建和形成了食品安全法规体系、监管体系、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制订了《食品安全行动计划》;使国内标准与国际接轨,提高食品生产进入门槛;有关部门同时加大了监管力度,将检查结果及时通过媒体披露,让消费者享有知情权。
虽然食品安全问题存在着太多的不可知性,但从2005年的食品安全事件中可以看到,建立新的食品安全预警反应机制已经迫在眉睫。专家指出,一是要完善食品安全的评价标准;二是要提高国家整体执法队伍的素质。而据了解,国家标准委将尽快下达一批食品国家标准计划,力争今年基本完成食品安全标准新体系的建设。希望在2006年,食品安全问题不再成为国人的“心腹之患”。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经济发展问题,更是社会问题。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涉及许多部门。无论称之为“分环节监管”,还是如人们所诟病的“多龙治水”,在新的一年来临时,各相关方面都在考虑如何采取措施,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因为事关人们的生命安全,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是在2005年这个食品安全年进行重点关注,年年都该是食品安全年。 (责任编辑:胡立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