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004年相比,2005年的汽车市场真可谓“风水轮流转”。2004年乘用车市场低迷,商用车市场火爆;而2005年的乘用车市场转暖,小排量经济型车甚至火爆,但商用车市场则持续低迷。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05年载货车累计销售同比微跌0.59%,其中重卡销量出现8年以来的首次下降,而且同比降幅高达33.19%。
    2005年市场走势特征 ——老品牌跌跌不休,新品牌逆市走强。2003年上半年以前,国内重卡产品基本上是处于“实用型”阶段,2003年下半年至2004年则步入“舒适型”阶段,进入2005年以后,国内重卡产品则明显进入了“品质型”阶段。从2005年的数据来看,除包头北方奔驰凭借其品牌声誉销量有13.65%的较大增长外,东风、一汽、北汽福田、陕西重汽、重庆红岩等老企业及品牌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而对于重卡市场的几位产业“新军”,如江淮格尔发、安徽华菱和南汽凌野等,都出现了比较迅猛的增长势头,其中江淮重卡整车销量同比增长222.67%,安徽华菱重卡底盘销量同比增长564.34%。在重卡市场这一升一降的过程中,为什么用户会出现宁愿放弃那些“成熟总成,价格便宜”的重卡品牌,而要选择这些价格稍高的“产业新军”的品牌?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在品质上。当然“产业新军”产品的基数不大,所以对整个重卡市场的影响也不大。
    产品销售结构发生了显著改变。整个行业专用车份额上升,从而使得重卡底盘降幅偏小(-27.35%),份额最高;重卡整车和半挂牵引车市场销售较去年同期出现大幅下滑,下滑速度分别为32.84%和42.76%。此外,重卡朝大吨位方向发展的趋势非常明显,无论是整车还是半挂牵引车都是吨位越小,同比降幅越高,吨位越大,同比涨幅越高。
    重卡市场的集中度依然很高。重卡市场前三名的市场份额已达72.56%,而前六名的市场份额则高达91.63%。治超政策、市场细分的结局使得全年半挂牵引车和二类底盘的市场集中度同比进一步增加。
    重卡出口市场良好。各重卡企业眼光向外,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出口车市场较往年表现“抢眼”。出口车型吨位、马力越大则越受欢迎,北非、中亚、中东是主要热点。
    2005年市场走势的影响因素
    2005年我国重卡市场极度萎缩,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
    由于GDP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明显放慢,使其对卡车行业的拉动能力有所减弱。处于“十五”计划收官阶段的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期,作为经济建设生产资料提供者的中重卡行业随之也被带入调整阶段。 ——2005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调整2005年国民经济计划的通知》,其中将2005年原定的191亿吨公路运输下调到180亿吨,原定的25.9亿吨铁路运输增至26.7亿吨。下调公路运输,上调铁路运输直接影响了重卡的销量。
    超载、超限治理全面实施后,造成一系列影响。一方面,GB1589、GB7258等文件的实施,使载货车、牵引车托载降低,制约了销售;另一方面,卡车超载运输明显减少,使卡车使用寿命延长,导致2005年更新需求有所下降。当然,治超工作的严格执行使一些用户开始换车,购买既符合目前法规要求又能多载货的多轴车和重型牵引车,从而刺激了这些重卡车型的需求。 ——自1998年以来,重卡已成为市场增长率最快的一类车型,连续呈“井喷”增长态势,促使重卡市场保有量不断扩张,致使市场需求增长空间进一步缩减。
    钢铁、煤炭等资源的涨价,增加了汽车企业的制造成本;燃油价格持续上涨,使运营成本难以降低,从而使一些潜在用户放弃了购车计划。
    消费价格指数CPI达到5.3%,使得汽车贷款利率上调,用户信贷购车成本上升,加之消贷政策的紧缩,严重制约了自有资金用户的潜在需求。
    国2标准已经全面实施,北京、上海准备开始实施国3标准。随着排放标准的不断升高,排放法规的实施更加严格,从而对各厂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使用户的购车成本有所上升,对用户的需求量同样造成制约。
    运输行业向集约化发展,运输效率提高快于运量增长速度;同时今年进一步加强了煤矿业安全的管理,封掉很多小煤窑,这些对从事运输的潜在需求造成抑制。
    上牌公告吨位增大后,养路费明显上升,运费增加幅度小于运营成本增加幅度,单车利润下降,故对从事运输行业用户的新增需求产生影响。
    一些老品牌重卡企业在质量上“摔跟头”。由于2004年产品供不应求,这些生产厂在质量控制,包括供应商和改装厂的质量控制上问题诸多,从而造成某些产品质量波动较大,导致产品逐渐丧失美誉度。
    部分重卡企业的库存量太大。由于2004年重卡产品热销,一些企业好大喜功,加大产量,而其中一些车型现在看来并非市场所需,不得不压在经销商手里。比如,2004年广受关注的奥运商机并没有像事前预测的那样美好,因而造成个别厂家生产的自卸车在北京的销售很不理想。据资深分析人士指出,2004年重卡市场至少有5万-8万辆的虚增量,不得不在2005年上半年消化瘦身。
    2006年市场将呈现波浪式缓增
    2006年国内重卡市场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第一,GDP将持续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惯性充足。据2005年12月11日发布的《中国经济蓝皮书》预计,2006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高增长低通胀格局,宏观调控政策将继续维持“双稳健”,GDP预测增长8.8%左右,比2005年回落0.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4%左右,比2005年回落5%。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为自卸车的需求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虽然2006年相对于2005年会略有下降,但自卸车的需求总量仍会相对稳定。
    第二,货运总量仍会增长,水运、铁运对长途公路运输的替代趋势不会改变,但区域公路运输需求仍会增长;同时,目前国家对煤矿的整顿政策正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且冬季、春季属用煤高峰期,因此符合法规的煤炭专用运输车将迎来新一轮销售高峰。
    第三,提高物流运输效率的趋势不会逆转,公路运输效率将会继续提升,这必然让大马力牵引车的市场空间得到成长。
    第四,法律法规基本稳定,商品结构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第五,能源紧张状况依旧,燃油价格上涨的趋势不会改变,用户获利方式将会有所调整。
    第六,用户购车更加理性的趋势不会改变,竞争将由过去单一地依靠公告、配置、价格等方式向综合性营销能力的竞争转变,对顾客需求的深度关注,将会引发重卡营销方式的升级。
    第七,中国经济的外向型趋势不断加强,商用车出口将会继续增长。第八,2005年市场销售基数较低,为2006年增长提供了较大的可能性。
    综上考虑,笔者预计2006年重卡市场相对于2005年,将呈现波浪式缓增走势,上半年平稳,下半年将有可能上冲。一改过去多年重卡上半年好于下半年的传统。具体从数量来说,预计2006年市场需求总量将小幅放大,全年同比增长8%-10%,大约为25万-26万辆。
    从细分市场上来看,因专用改装车市场是2005年重卡主要亮点,故预计2006年二类底盘需求量还将有一定回升,其市场份额将占整个重卡市场的50%左右;半挂牵引车市场因受治超政策的影响最大,预计需求量还有小幅度下滑,市场份额将占整个重卡市场的20%-22%;重卡整车市场份额将占整个重卡市场的2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