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随着山东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一系列促进农民增收政策累积效应作用的集中释放,全省农民收入增势强劲。特别是从2004年起,中央连续两年出台"一号文件",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新的历史发展机遇,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进入快车道。 据全省39个县(市、区)的4200个农户抽样调查推算,2005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30.6元,居全国第8位;比上年增长12.1%,比全国高1.2个百分点,比全省"十五"期间平均增速高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纯收入为1727.9元,比上年增长4.4%;非农产业纯收入为2202.7元,增长18.9%。"十五"规划目标如期完成,但增收的难度和压力进一步加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十五"时期山东农民增收形势及特点
    "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山东农业和农村经济克服了农产品市场供大于求、价格持续下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非典"、"禽流感"疫情影响及自然灾害增多等重重困难,保持了稳定发展势头,农民增收呈现出逐年加快的态势。2001年―2003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5.5 %、5.3%、6.7%;从2004年起,以税费改革为突破口的各项涉农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央连续两年出台"一号文件",农民增收出现重大转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1.3%,增速创近八年来新高,并且一举改变了前些年增速低迷态势,进入快车道。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2.1%,比2000年增长47.8%,年均增长8.1%。 "十五"时期农民收入增长有以下特征:
    (一)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从第一产业获得的收入稳定增长
    "十五"时期,为促进农业的发展,山东各地大力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农民从第一产业获得的收入稳定增长。2005年,全省农民人均从第一产业获得的纯收入1727.9元,比上年增长4.4%,比2000年增长36.4%。伴随着农业内部结构的不断优化,农民家庭经营生产的健康发展,以种植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格局已被打破,收入来源向多元化发展。2005年,农民从种植业得到的纯收入为1376.9元,占第一产业纯收入的比重为79.7%,比2000年下降4.7个百分点。虽然种植业收入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使农业内部各业收入增长发生了变化,农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全国始终处领先地位,其仍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种植业内部,市场适销对路、容量大、生产效益高的优质小麦及蔬菜、水果生产规模迅速扩大。2005年山东优质小麦种植面积已达3000万亩,占总面积的61%。近10个优质小麦品种如面包、高筋等专用小麦系列已大部分替代了进口小麦,吸引了"康师傅"、"白象"、"华龙"等国内知名品牌企业直接在山东建厂生产。全省粮食总产达3917万吨,比上年增11.4%。全省农民人均从粮食得到的纯收入622元,比2002年增长35 %。
    蔬菜、水果生产的规模效益和比较效益提高,对农民收入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2005年,全省蔬菜瓜果的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在20%左右。冬春设施蔬菜、无公害蔬菜等优势最为突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5%以上。目前全省蔬菜70%以上销往省外;出口额达13 亿美元。蔬菜种植效益提高,拉动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全省农村居民种植蔬菜的纯收入人均307元,比2002年增长38%。
    棉花、油料等其它非粮作物生产虽有波动,仍是农民收入的重要增长点。"十五"期间,由于棉花价格回升,棉农种棉积极性高涨,而且棉花生产的科技水平提高。各地普遍采用地膜覆盖、抗虫棉、种子包衣等新技术、新品种,提高了棉花生产的科技含量。期间,棉花生产、价格虽出现波动,但仍是产棉区农民收入的重要增长点。2005年山东棉花种植面积达1269.4万亩,比2000年增长55.6%,总产达84.6万吨,增43.4%。全省农民人均种植棉花得到的纯收入 177.9元,比2002年增62.8%。山东油料产、销一直比较平稳,农民对种植油料的收入预期比较有信心,出售油料收入平稳增长。2005年,农民种植油料的纯收入人均达84.2元,比2002年增24.3%。
    林牧渔业收入稳定增长,对稳定和提高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2005年全省农民人均林牧渔业纯收入351.0元,比2000年增77.5%,年均增长12.2%。从牧业看,由于牧业产品比较效益高,农民出售数量增长较快。农民人均从牧业得到的纯收入为282.0元,增89.6%,占第一产业纯收入的比重为16.3%,提高4.6个百分点,人均出售家禽增长1.2倍、蛋类增长64.3%。近年来围绕着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而形成的规模养殖基地、养殖小区等成为当前山东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农民增收质量提高,非农产业收入增速加快
    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一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十五"期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注重经济增长质量,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使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农民非农产业收入增速加快。2005年,全省农民从非农产业获得的收入达2202.7元,比2000年增长58.2%,年均增速9.6%;增幅超过同期纯收入增幅1.5个百分点,超过农业收入增幅4.4个百分点;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为56.0%,比2000年提高3.7个百分点。非农产业收入比重提高反映着农民增收结构的优化程度,也是转变增长模式,提高增长质量,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着眼点。十五期间,农民非农产业收入比重提高,说明农民产业收入比渐趋合理,增长质量提高,增长方式开始转变。
    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大。"十五"期间,山东各地十分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针对"农民工"就业环境差、收入低及社会地位不高等问题,积极实施"西输东接"、 "阳光培训"工程,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大力整治劳动力市场,不断规范企业用工行为,认真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保障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十五"期间,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年均在120万人以上,其中,70%以上在县内就地转移就业。2005年,全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 1437.6元,比2000年增长69.0%,年均增长11.1%;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61.3%,比2000年提高7个百分点。人均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为36.6%,已高于种植业1.6个百分点。从内部构成看:一是农民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大幅增加,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增加的贡献最大。农民人均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为806.6元,比2000年增长1.0倍,年均增长15.2%,快于工资性收入增幅4.1个百分点。二是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收入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人均乡外打工得到的收入为390.3元,比2000年增长78.9%,年均增长12.3%。
    财政转移支付投入加大,农民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增加。"十五"期间,全省上下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农村电网改造、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在农村教育、农村医疗、农业节水灌溉、农村人畜饮水、农村沼气等方面投入加大;对种粮农民实行粮食直补、加大对良种、农机购置补贴的力度。2005年,全省安排粮食直补资金8.53亿元;国家扩大优质专用小麦推广补贴项目,补贴资金2.4亿元,山东省省级配套资金1000万元;对农户和农机合作组织购置农机具进行补贴,吸引社会投资近7500万元;从土地出让金纯收益中提取20%以上,用于大型商品粮基地和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等,农民收益较大。2005年全省农民人均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为234.9元,比2000年增长78.4%,年均增长12.3%。其中,农民人均土地征用补偿收入比2000年增长4.0倍;粮食补贴亩均虽然数额不多,但农民直接享受到了改革实惠,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尤其对以农业为主的家庭增收发挥了更为积极的作用,保证了粮食安全。
    (三)税费改革成效显著,农民减负增收
    "十五"期间,全省上下坚定不移地抓好中央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实施取消农业特产税、暂停征收乡村公益事业金、降低甚至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农民减负增收,2005年,全省农业税税率又降低2个百分点,全省农业税及附加比2004年减少近28亿元。全省农民人均税费支出由2000年的134.5元,下降到2005年的34.3元,五年减少100.2元,下降74.5%。同时,通过综合整治农村"三乱",过去长期存在的各种隐性负担也明显减轻,减负增收的政策收效相当明显。
    (四)市场化程度提高,变现能力增强
    现金收入比重的高低也是衡量收入质量的重要标志。"十五"时期,农村居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增强,调整产业结构,在扩大非农择业的同时,不断提高农村产品商品率,促进了农村居民现金收入的较快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现金纯收入由2000年的2085.8元提高到2005年的3553.1元,增长了70.3%,年均增长11.2%,比纯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快3.1个百分点,占全年纯收入的比重由78.4%,提高到90.4%,农民货币化程度提高,可支配能力增强,必将推动农民收入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消费越来越多地纳入到全社会的市场经济循环中来,从而促进农民增收步伐的加快。
    (五)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地区间收入同步增长
    "十五"期间,山东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系数从动态趋势看逐步扩大。2005年基尼系数为0.3274,收入差距仍处于合理区间。分地域看, "十五"期间,山东实施 "三个突破"和促强扶弱的"双30"战略,努力打造区域经济核心优势,不断开发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农民增收空间拓宽,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农民收入同步持续增长。2005年,山东西部的德州、滨州、聊城、菏泽四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为3458.3元,比2000年增50.9%;东部青岛、烟台、潍坊、威海四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为5412.2元,增54.7%。均高于全省平均增幅。
    二、当前农民增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五"期间,山东农民增收方式有了较大转变, 增长质量进一步提高,为农民持续增收奠定了基础。但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民增收形势看,仍面临较多困难和压力,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政策性增收空间有限。2004年农业收入的大幅增长,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政策效应。减免农业税,实行种粮补贴、购买良种补贴和农民购置大型农机直接补贴,执行粮食最低收购保护价政策等,从政策层面切实保护了粮农利益,成效显著。2005年,这一政策虽得到延续并进一步强化,但上年政策性增收部分已经进入基数,税费减少的余地已经不多,期望从政策上"多予、少取"增加收入的空间有限。
    二是农产品价格对增收的支撑作用减弱。2003年年末到2004年年初,市场粮价出现了两次较大幅度上涨,其它农产品价格也大面积上扬,是1997年以来的第一次,属于价格的合理回归、恢复性增长。2004年,全省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有60%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结果。从2005年农产品价格看,这种作用正在弱化。据调查,由于粮食价格比上年下跌2.7%,棉花价格下跌7%,油料价格下跌4%等影响,农民的农业收入低于预期。从今后价格走势判断,上涨的空间已趋于缩小,农产品价格拉动增收的能力减弱。
    三是劳务输出难度加大。到2005年底,全省3782.8万农村劳动力中,35岁及以下青壮年仅占35.4%。从转移到非农产业的1700多万劳动力的构成来看, 35岁以下的劳动力占54.0%,剩余的多为年龄偏大或文化程度偏低或技能差,转移的难度加大。同时,市场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随着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许多新的就业岗位都要求劳动力必须具备一定的技能素质,有的甚至要求是高技能人才。全省农村乡外转移劳动力中,绝大多数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三分之一。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弱就弱在素质上。这样低的文化水平一般只能从事体力劳动,难以进入较高级产业和岗位,在市场经济中求生存发展,起点就处于劣势。近几年部分地区"民工荒"的出现,说明劳动力已出现从"无限供给"转向劳动力"有限剩余"的苗头,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会经常出现。由于农村劳动力技能和年龄结构性短缺,劳务输出难度加大,将减弱对农民增收的支持力度。
    四是农资及涉农服务价格过高制约农民增收。"十五"时期,国家为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相继出台了对农资价格的一些调控措施,但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及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农资价格持续上涨。2005年,山东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在上年增长10.2%的基础上又上涨6.2%。其中,化肥价格上涨10.0%,农药上涨6.5%。由于价格上涨,2005年农民人均购买生产资料支出为1212.6元,比2000年增长74.6%,年均增11.8%,高于农民收入增速3.7个百分点。另外,水、电费及一些涉农服务收费价格也有明显的上涨,削弱了农民增收效果。农牧业是山东农民家庭生产经营的大头,如果未来一段时期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继续上扬,势必加重农民生产成本,将进一步限制农产品获利空间,农民增收的难度也将加大。
    三、几点思考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强调要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采取综合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也是"十一五"农村工作的切入点。因此,各级各部门要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转变工作方式,把全面提升农民收入增长质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当作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结合各地实际,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要从农业和非农产业两个渠道广开门路,既要从农业内部挖掘增收潜力,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内部自主活力,也要从农业外部寻找突破,形成可持续的外部推力和增收环境,建立内、外共促增收的良好机制。为此,当前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营造良好的有利于农民增收的政策环境。各级政府要站在以人为本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的重大现实意义,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目标和发展思路,在政策重点和工作机制上进行相应调整,切实把"十五"期间制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继续抓紧抓好,不折不扣地施惠于农民。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在稳定现有各项农业投入的基础上,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要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生产能力。
    二是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过快上涨。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密切关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化,从农民生产投入的第一环节对农民生产成本进行有效监控,以尽量减轻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对农民生产投入与增收的不利影响。当前应加紧落实涉农生产资料生产的税收优惠政策措施,严格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成本和市场定价,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等方面的费用,从各方面共同努力保障农民"节本增收"。
    三是推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就业。调整增收结构,提高增收质量,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目标,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就业,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水平。农村劳动力转移有两条路:一是产业转移,即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转移的关键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扩展民营企业的经营领域,为转移农民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二是空间转移、跨区域转移。即由乡村向城市和小城镇转移,本地向外地转移。要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加快城镇建设,使人口、信息、资本等要素向农村城镇集中,通过规模效益和集聚效应,使进城打工农民和转为市民的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提高。三是重点解决好目前劳动力结构性剩余问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随着技术进步加快,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转化,乡镇工业劳动代替资本的程度越来越弱化;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农民工生产环境相对较差,工资一直没有大的增长。因此,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要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农民工工资和待遇,并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切实改善农民外出就业环境,避免农民外出从业的盲目性,防止上当受骗。
    四是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山东是农业大省,从近期看,农林牧渔业仍是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基本保证。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增加农产品产量。扩大种植面积或者提高单产,都能增加农产品的数量。从单产来看,农产品已达到较高水平,再大幅度提高潜力较小。至于耕地面积,理论上讲,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总量是不断减少的。但现实的情况是,由于农业的比较利益低,大多数有技术、有思想的农民进城务工之后,土地种植规模小,质量不高,如果能够通过适当的土地流转制度安排,使之向种植能手集中,是可以局部、结构性地扩大种植面积的。第二,提高农产品质量。现在,我国大多数农产品,如大米、小麦、玉米等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通过继续提价来增加农民收入已无空间,相反,偏高的农产品价格却有向国际市场价格回归的要求。但通过调整农业和农产品结构,减少农产品"大路货"的种植,大力发展优势、专用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通过提高质量,提高农产品价格,则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第三,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外贸依存度。加大力度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提高农民市场化、组织化程度;做强做大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和农产品商品率。要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充分发挥山东设施农业、冬季农业的比较优势和畜产品的质量、规模优势,在抢占国内市场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出口,取得良好的外部经济效益。
    五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教育投资的回报率是最高的。一方面在经费上各级财政要加大投入,保证农村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教育农民办"的现状,切实解决好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的县级统筹问题;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农村的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在搞好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延长农村青少年在校学习时间。如能达到11~12年学习时间,则能有更多的人升入大学或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不能升学的人也达到18周岁,增加了就业能力。目前城市中招生困难的中专和职专学校,应把办学和招生重点放在农村,既可解决生源问题,又能为提高农民素质做出贡献。另外,在扶贫资金的使用方向上,建议将扶贫资金重点用于减免中西部地区农村学龄儿童的学杂费支出,保障所有儿童都能享受九年制义务教育,争取高中教育。如果不从根子上解决西部地区孩子失学辍学问题,10年或20年以后,一批新的文盲或半文盲将成长起来,成为新的贫困人口。
    六是大力开展乡村治理工作。乡村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城市相比,只是分布区域和功能不同,并没有地位上的高低。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乡村的资金投入,这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也是加快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乡村公共事业的建设,例如,民办学校、民办医院、民办农村小型水利设施等,不断改善农民生存环境。同时,大力开展乡村治理工作。目前各级政府尤其是与群众联系密切、直接打交道的基层政府,管理着大量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务,例如农户的生产经营、村干部的产生等,从而直接导致了乡村治理中许多问题的产生。因此,一定要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事实也证明了,一个群众信任的、好的村级领导班子,是农民集体发家致富的重要基础,尤其在目前农村社会发展转型期最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