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四川有关部门获悉,该省在试点行贿犯罪档案制度后又出新规:凡被列入“黑名单”的行贿犯罪者,将被取消重大项目投标资格。当地司法界有关人士给予这两项制度高度评价,称其实现了反腐关口的前移,对那些有犯罪企图的建筑从业者是一个极大的警示。 但也有人提出,建筑领域之所以成为贪污腐败的“高发区”,症结还在于建筑项目招投标目前还缺乏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法制市场环境。
近几年,由于建筑领域的法制建设相对滞后和执法不严,建筑领域内的贪污腐败成了全国五大腐败领域之首。四川省纪检部门统计表明,该省近年来因腐败而绳之以法的党员干部,90%以上涉及行政审批,而这90%中又有近70%的腐败行为集中发生在建设工程、土地等领域。
而“黑名单”制度已给不法分子造成了一定的震慑。2005年2月23日,四川建筑业一位姓马的建筑商成为了既被列入“档案”、又被判刑1年的首个行贿者。据介绍,2001年11月,马某通过时任成都市某科技园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朱某的帮助中标科技园的创业中心工程。为了感谢有关领导“关照”,马某通过银行转账从某建材经营部划拨了40万元进对方指定的账户。案发后,马某被法院以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同时,马某的基本身份数据、所在单位、职务、犯罪事实和案件处理结果等被列入了检察机关的犯罪档案,这对于马某的事业来说无疑是“终身监禁”。
据介绍,去年以来,四川省检察院系统的行贿犯罪档案已经接受过多次查询,有的欲参与重点工程投标的建筑单位,因被查出有行贿犯罪记录,即被取消了投标资格。“建立‘行贿犯罪档案和禁入制度’,无疑对那些有犯罪企图的建筑从业者是一个极大的警示。”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常霖说,工程建设领域是出现职务犯罪重灾区,在这方面“突破”对于反腐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但是,当地司法界也有人提出不同观点。成都市政协委员、成都中超律师事务所古风阳律师认为,建筑领域之所以滋生大量贪污腐败,其症结还是由于建筑领域的项目招投标缺乏公开、公平、公正的法制市场环境。目前,许多建筑项目的招投标被握有权力和市场资源的政府及相关部门所掌控,而企业又往往处于信息不对称的被动地位。于是,不少握有权力和资源的单位和个人乘机通过发包和承包的“暗箱操作”,向建筑商大肆索贿。首先拿行贿者开刀,未免有失公允。
古风阳提出疑问:如果企业有“不良行为”就被禁止进入市场,那么一旦官员有“不良行为”记录,是不是也会永远被驱逐出官场?在他看来,要有效遏制建筑领域行贿受贿的贪污腐败,根本出路还应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并切实加大新闻媒体、人大及全社会的监督力度。 (责任编辑:魏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