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年金“管家”公布半年后,中央企业建立企业年金“破冰”。昨日,记者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获悉,光大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保三家中央级金融企业成为首批获准筹建企业。
三家企业拔头筹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表示,2月7日,劳动保障部函复中国光大银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三家中央企业,同意他们报送的企业年金方案,并要求他们认真组织实施,遇到的重要情况和问题,及时向劳动保障部反映。
据悉,该部于2005年12月下发有关企业年金备案的通知,一些具备条件的中央企业陆续将方案报送该部备案。
资金规模超10亿
对于获批筹建企业年金一事,三家企业态度低调,承认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交了申请,但拒绝透露方案的具体内容。中国人保新闻处的向处长表示,目前还没有看到批文,要待一切确定后再向媒体披露详情。
但业内人士估计,这三家公司资金总规模将超过10亿元,其中中国人保的年金规模可能达5亿元,中国银行的年金业务规模更大,而光大银行的规模稍小。
公司“选秀”开始
在获得批准筹建后,作为“受托人”的三家公司企业年金“管家”的“选秀”工作也将拉开序幕,但侧重略有不同。
光大银行和中国银行已经具备了企业年金管理资格,可以参与部分年金业务,但光大银行仍需寻找投资管理人,中国银行需寻找账户管理人及投资管理人;中国人保不具备年金管理资格,因此需要招标寻找三名“管家”。这给剩下的15家具备企业年金管理资格的“管家”带来商机,据悉包括太平养老保险公司在内的众多企业年金“管家”已频频与三家企业进行接触。
信报记者 仇兆燕 甄世宇
■名词解释
企业年金
企业年金是指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企业自愿为员工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在企业年金业务各环节中,包括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四个角色,这些企业“管家”承担着企业年金的各项管理职能。 (责任编辑:谢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