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木佳16日北京报道】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首次发布宏观经济预测报告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今日在京正式挂牌成立。在成立大会上,预测科学研究中心首次公开发布了7个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报告。 报告指出: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出现拐点的可能性不大。
利用外资数量可能受影响
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在发布的“2006年中国进出口形势分析与预测”中指出,
由于美元利率和汇率波动以及国际资本流向变化等因素引起的国际投资和贸易环境的变化,我国利用外资的数量将可能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出口。此外,贸易摩擦将可能进一步加剧和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将减缓我国出口的增长速度,但外贸出口仍将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势头。进口增长速度将明显上升,但由于国际市场商品的价格波动,进口总额的增长幅度存在着较大变数。预计2006年我国出口总额将接近900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8%;进口总额将超过790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20%;进出口总额约1695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0.5%;全年贸易差额大约1038亿美元。
油价上涨影响GDP
预测科学中心在发布的“国际油价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预测”报告中利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分析了国际原油价格不同程度的上涨对我国宏观经济(GDP、总投资、消费、进出口等)的影响,并结合原油开采部门、石化、交通运输部门的生产技术进步和交通运输部门消费支出比例的变化对我国抵抗油价风险的作用进行了模拟分析;发现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会对我国实际GDP、投资、消费等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部门的生产技术进步对抵抗油价风险有一定的作用。而交通运输部门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例的变化对抵抗油价风险作用不大,从福利的角度来说,油价上涨对农村居民更加不利。
财经精彩阅读: 结婚前后的卫生间 年薪60万的女经理 >>>>点击更多精彩
不会出现通胀和紧缩
“2006年中国物价走势分析与预测”报告指出,2006年我国物价上涨与下跌因素相互并存,始终制约着物价走势。尽管目前各类物价指数增幅总体上均呈下降趋势,但物价上涨因素多于物价下跌因素,根据综合分析和计量模型预测结果判断,我们认为2006年我国消费类物价将温和增长,生产类物价稳步回升,但都处于正常范围,不会出现大的通胀和紧缩。预计2006年下半年CPI整体高于上半年,全年CPI为1.97%;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原料购进价格、重工业产品价格也呈前低后高的状态,全年分别上涨7.9%、9.5%、11.5%。
拐点出现可能性不大
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在发布的“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景气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中指出,2005年我国的先行合成指数和一致合成指数呈上升趋势;先行扩散指数和一致扩散指数都高于50;综合警情指数也在绿灯正常区间内呈上升趋势;表明在经历了2004年的下降期后,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一轮景气周期的上升期。
报告使用多种预测模型从不同角度对2006年经济景气进行定量预测,先行合成指数、先行扩散指数、一致合成指数预测、综合警情指数预测、经济增长拐点预测等均表明,2006年经济增速在上半年略微放缓之后,到下半年将有所上升,经济已经处于拐点后上扬态势,全年经济运行处于上升阶段,今年出现拐点的可能性不大。
增长不会带来粮食安全威胁
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在发布的“中国经济崛起对中国食物和能源安全及世界经济影响的预测”报告中指出,虽然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会有所下降,但未来20年经济还将保持快速的增长。
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增长不会对本国的粮食和食物安全带来威胁,但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国家在农业科技不断创新的基础上,积极稳步地调整本国的农业生产结构;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不会对世界食物安全带来威胁,相反它将提高世界的粮食和食物的总供给量,中国在油料作物、糖、棉花和玉米等农产品上进口的增加将为其它国家扩大生产和出口提供机遇。
(责任编辑:谢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