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万?こ沙ね蹲使宋嗜?/p>
我国政府在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以此来平衡社会各阶层的利益,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了目前的股市是否也应该开始构建一个平衡各方利益和谐发展的股市作为最终发展目标。
目前股改正处于过半阶段,速度不可说不快,进程也不可说不顺利,股改的顺利推进不尽使人憧憬后股改时代的市场,甚至很多人就认为股市的和谐时代就此到来。但是,我们万隆理财网却不由得冒出了一丝丝担忧,目前的股改真的是包治股市百病的良方,股市是否真的就快和谐了。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一边是不少上市公司积极的推进股改,甚至深交所制定强制性措施推进上市公司股改,一边却是部分上市公司直言不讳,尽快完成股改就是为了早日再融资。其令人惊讶的坦诚可以看出,已经把股市当成一个理所当然的无限制融资市场和现金提取机。股市九鼎之重,最重的表面上乃是重启融资之门,最不能承受的却恐怕是建立在不完善体制之上的计划性融资体制。
再比如权证的创设,确实算得上是一个金融创新,但是仓促上阵,制度漏洞太多,结果倒是成为渴望疯狂投机资金的温床。一文不值得宝钢权证,价格成交都疯狂到不可理喻的地步,不得不说也算是一个意外的”大手笔”。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制度的创新首先是依附于纯粹为股市全流通提供更多的选择方案,而不是为了完善股市定位和制度本身,天生的营养不良当然会带来后天不足。现在加上实时创设制度的紧随其后,赋予券商在权证创设上更大的权限,而中小投资者权利再度弱化,真不知道属于亡羊补牢还是画蛇添足。
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的思考,股改的目标究竟是应该仅仅是完成全流通,一切都为全流通服务,还是应该有更高的定位。首先应该说尽快完成股改达到全流通这个目标并没有错,问题是完成股改究竟主要是为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和谐统一的资源配置系统,还是过度偏重为解决诸如国资改革融资,国资战略性撤退这些目标而服务。表面上看,都是完成股改,但是终极目标不一致,中间目标虽相同结果却大相径庭。
以前我国资本市场将股市的主要功能定位于为国有企业脱困解困提供融资渠道,过分强调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而大大削弱了资源配置功能。从目前的股改过程来看,制度确实较以前完善,但是这个基本的错位确还是没有能过及时地纠正过来,那么我们认为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股市就依然是脆弱的。功能定位的错位,最终会带来下层股市制度设计的不合理,后果将是再次由于种种制度缺陷而引起的市场发展不均衡和各类矛盾的逐步累积。
过分的强调融资功能,自然就不可避免的弱化投资方的权利,使其利益被融资方无限制的攫取,同时融资方可以肆无忌惮的提取资源,进而浪费宝贵的社会资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市场上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根本的保证,社会资金利用率低下,甚至于被极大的浪费,和由此带来的股市各阶层矛盾出现。
而我们的股市不应该再度成为一个无限满足资金饥渴症的融资场所(虽然融资功能也是股市的一个主要功能,但是不能一切都从融资出发),不应该成为经济体制改革和国资调整布局过程中的最终成本负担者,中国股市的参与者也不应该无限的承担发展过程中累计的种种弊端。
但是改变这些状况,都需要对股市功能定位做一个重新的确立。
现在主要的问题是,这种终极目标的调整不可避免的要动摇国资这个特殊阶层的利益奶酪,至少是短期的动摇,所以这种调整就如同搬开一块巨大的磐石一样殊为不易了。不过要看到的是,短期内通过特权与民争利的后果则是长期内为了获得这种利益而付出更多的成本,上一次的股市大阵痛就极大的说明了这一点。
股票市场基本功能的正确定位应当是为全社会资源实现最有效率的配置服务,以市场化的制度来平衡融资方,投资方的利益和权利,构建利益的统一和最大化,以达到真正的和谐。
应该说,由于目前股改目标的顺利推进,股市的发展已经逐步稳定,以前制度性缺陷累积的各利益阶层矛盾在化解,制度改革的紧迫性已经相对放缓。这样就会造成一个相对较为缓和的时期,直接为国资改革提供一个再度融资的良机,所以在此情况下顺理成章的出现了国企存量发行的新规(也就是实际上的国资减持)。但是这样是不是又是一次制度性设计缺陷的回潮呢。最终改革目标的错位和由此带来的新的相关制度设计的缺陷开始累计,引发新的矛盾,是不是最终还是会以市场阵痛的形式再次让所有的市场参与者(包括国资)为这种缺陷付出相应的成本呢。
所以,要达到和谐市场建设这个目标确实任重而道远,它需要搬开短期的利益观念和不公平的权利分配,重新订立市场发展的终极目标,和在此基础上的一系列的制度重建。而仅仅依靠一两次制度变革的缓慢改良是难以达成的。万里长征才刚刚走完一小步,故我们没有必要就为此欢欣鼓舞,以为从此就高枕无忧,万事大吉了。因为离构建一个真正的和谐市场还有太远的距离,它需要管理层更大的智慧和更远的目光。
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述文章内容没有利害关系。本版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