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恒指在资金的推动下升48点,全周每日成交为318亿港元,而中资股则继续热炒,上升64点。不过,展望本周,由于中资股有见顶征兆,而金融股短期出现回调压力,预期恒生国企指数短期将调整,可伺机买入强势中资金融股。
    在受到大量资金流入、憧憬中国经济强劲增长、GDP达9%等一连串好消息的推波助澜下,中资股热潮已持续近两个月。恒生指数服务公司近日还宣布已完成股改及符合全流通条件的H股公司将在8月成为恒生指数成份股,建行(0939.HK)则最有机会成为首个晋升恒指的新贵。 建行短中长线都将向好
    消息公布后,建行即受市场追捧,全周升9%,平均每日成交高达20亿港元,几乎每日成交高居榜首,同时也使同类中资金融股受惠,其中中国人寿(2628.HK)、交银(3328.HK)全周升幅分别为2%及7%。
    市值高达逾7000亿港元的建行,一旦入恒指后将占恒指成份比重达13.4%,居汇丰之后。自去年10月底上市至今,建行累积升幅只有逾40%,与同类股交通银行(3328.HK)逾70%的升幅相比还是较低。因此,预期建行短中长线都将反复向好,股价将在3.35港元有强大的支持,建议投资者可在股价回调时吸纳。 国企H股入恒指中线看好
    除建行外,目前还有3家上市公司符合以上标准,分别是鞍钢(0347.HK)、中兴通讯(0763.HK)及中海发展(1138.HK),但由于他们的市值较小(平均约200亿港元),晋升恒指的机会相对较小。
    而市值较大的中石油(0857.HK)(市值1540亿港元)、中石化(0386.HK)(市值780亿港元)等国企H股,将于今年完成股改后,市场也憧憬他们有望成为恒指成份股。其中,中石化是有望晋身恒指的候选股之一,虽然中石化近期以较高价私有化子公司,短期难免有压力,但由于近期资金热捧H股,再加上即将完成股改,因此中线股价仍可看好,建议买入。
    一旦这些国企H股入恒指,代表恒生指数成份股的盈富基金等基金将会补仓。因此,投资者可逢低买入一些国企概念基金如招商局中国基金(0133.HK)及恒生国企指数ETF(2828.HK)作中线投资。 中资金融股将回调可吸纳
    由于缺乏新的动力,恒指近期走势反复,于15300-15500点争持。展望本周,在中资股方面,由于三、四线股急挫,有见顶征兆;同时受到国际商品价格回软影响,短期不利于资源股,而金融股短期将出现回调压力,预期恒生国企指数短期将调整,可借机买入强势中资金融股。
    此外,由于香港财政司将于本周三(2月22日)公布财政预算案,可望减税,有利香港本地消费股和地产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