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正成为福建省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引擎。“‘十五’期间,福建省信息产业实现由新兴先导型产业向战略支柱型产业的历史性跨越,成为我省经济产业规模最大,对经济社会带动面和影响面最宽的重要产业门类。 ”福建省信息产业厅厅长卢增荣如是说。
    据统计,2005年福建省信息产业完成总收入超过1923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9.1%。信息产品制造业新增两个“百亿”,即新增一个信息产品制造业产值达100.9亿元的设区市——漳州市,成为继福州、厦门两市之后第三个产值超百亿的设区市;新增一个产值达104.2亿元的企业——厦华,成为继戴尔、捷联两家企业之后第三个产值超百亿的企业。由于龙头企业集中分布在福州、厦门和漳州地区,使福建省信息产品制造企业逐步由全省向沿海集中,由沿海地区向产业基地、产业园区集中,呈现出区域集聚式发展的格局。
    据卢增荣介绍,与产业集聚式发展同步推动起来的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几年来,福建从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增强福建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出发,鼓励企业创办技术中心、科研机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全省共有省级以上信息企业技术中心20家,厦华、夏新、冠捷技术中心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厦华、夏新等7家骨干企业还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发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如厦门的半导体照明芯片制造技术、泉州射频多芯片二次集成电路设计及微组装技术等。万利达公司研制的闪客DVD属全球首创,厦华公司研制的“微晶神画”技术居国内先进水平。2005年度,冠捷科技被评为中国科技100强。近三年来共有150多项产品申报“国家级重点计划项目”、“福建省重点新产品”、“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项目”、“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等。还有30多个产品获取得信息产业部部级鉴定和福建省优秀新产品奖,如冠捷公司的P791型纯平彩色显示器,厦华公司的普及型高清晰度电视。
    在软件业中,福建加强对重大关键共性软件技术的研究开发,采取联动方式,引导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其一,鼓励跨国公司与软件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联合设立研究开发机构;其二,以软件园和骨干企业为主体,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开发制约软件产业发展的基础软件、工具软件,促进软件产品产业化。
    目前福建省信息产业中共拥有6项中国名牌产品,20种主要信息产业产品产量居全国前五位,4家企业入围全国信息企业百强,4家企业荣登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榜,3家企业出口额入围全国200强,3家软件企业列入全国软件百强,并被评为国家重点软件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