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国旅董事长
春秋航空董事长
有人说他是“低成本航空第一人”,也有人说他是“廉价民航飞行冒险家”。一张超低价的机票,使王正华的名字进入了很多人的视野。
王正华1981年创建春秋国旅,从一个两平方米的铁皮亭子起家,发展成为如今国内最大的民营旅行社。
在旅游业中做出成绩以后,王正华一路狂奔,又在中国低成本航空之路上迈出了第一步。2004年,春秋航空被中国民航总局批建为国内首批3家民营航空公司之一,2005年7月18日,机尾上饰有“3S”标记的春秋航空A320-214型客机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起飞,春秋航空成为国内第二家起飞的民营航空公司。
为了这个目标,61岁的王正华整整筹划了10年。
个人简历
1944年出生,曾担任过上海市长宁区团委副书记、长宁区政府地区办副主任、遵义街道党委副书记 。
1981年创立上海春秋旅行社 。
1986年担任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至今。
记者手记
想让机票飞入寻常百姓家
本报记者 高昂
凭借着对世事的敏锐洞察力和对政策的解读与把握能力,25年来,王正华把春秋国旅从一个只有2平方米小铁皮亭子的小公司,带到了现在年营收近20亿元、年组接团160万人次的国内著名旅行社,并拥有了38个全资公司,其中7家在境外。
当初,王正华不懂旅游产业,不懂经济理论,更看不懂外文资料,因而,他提出春秋国旅要在全国设立分社、且年年建立分社年年亏本时,很多员工都怀疑他这一举措是否正确。但王正华通过一对一的开导、苦口婆心地劝说,却让员工相信了他的策略。从1994年至今,春秋国旅已经连续11年排名国内旅游市场第一。
但王正华不满足于春秋国旅的业绩稳步上升,而是转战航空市场,创建了中国首家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并创建了中国“旅游加航空”的运营模式。
目前,春秋航空的第3架飞机刚刚到位,春秋国旅计划向春秋航空追加投资3000万-5000万元,用于航空公司在电子客票系统、硬件设备等方面的技术提高。尽管春秋航空在去年12月份出现了亏损,王正华的廉价航空面对很多争议,将来未知的旅途还将面对很多困难,但王正华表示,他要将廉价航空进行到底,要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坐得起飞机。“让乘坐飞机像乘地面巴士那样,飞机也应‘飞入寻常百姓家’。”
王正华说他最钦佩的人是比尔·盖茨,因为比尔·盖茨是那种实实在在做事情的人。“比尔·盖茨大学没有毕业,到我们的人才市场求职,也许只能应聘一个推销员之类的职位。很多人对人对事总是追究一些细节,其实最终决定胜负的还是本身的实力。”
春秋国旅从1994年开始蝉联国内旅游全国排名第一,也就是从这一年起,王正华开始思考春秋国旅的下一个突破口。他先后考虑过投资酒店业、房地产业,效仿美国运通分发金融卡等等出路。最后王正华把目光投向了蓝天。
旅游王者向天空要利润
2平米商亭拼出旅游王者
1981年,37岁的王正华还是上海长宁区的一名街道干部。为解决知青就业问题,他拿出了2000多元钱,在街头搭起一个2平米的铁皮亭子———谁也不曾想到,这个铁皮亭子便是春秋国旅的起点。
春秋国旅起初建立的时候,上海旅游市场犹如一潭死水,所有旅行社都是国有体制,没有人关心散客,也没有人很关心旅游的服务质量。团体游的生意几乎都掌握在国旅、中旅、中青旅这样的国营旅游公司手里。在当时,散客与团队的客源比是1比9,在团体游市场拼不过国营旅行社,王正华就将注意力集中到了这十分之一的散客市场上。
春秋旅行社第一年的营业额是1万元;第二年达到了8万元,第三年就达到了64万元……1989年,春秋旅行社开始引进信息化管理手段;1994年,春秋旅行社在中国旅游业率先实现“信息化管理”,并完成了全国布局。
“那时在上海,有了钱我们就开一家分店,又有了钱就再开一家分店。”王正华回忆道。1991年以后,有支付能力的个人增多,倾向于摆脱单位组织的旅游、追求个性化,散客旅游开始崛起,在整个旅游市场中的份额也越来越大。而当越来越多的旅行社意识到国内散客旅游比重开始变大,重视散客资源时,春秋旅行社已经在散客市场摸索奋斗了多年。
到了1994年,春秋国旅已经排名国内旅游市场第一,成了真正的旅游王者。
从“包机”到眺望航空
王正华是从包机开始接触航空业的。当时,航空公司与旅行社之间的关系很暧昧。淡季时航空公司追着旅行社给包机,到了旺季旅行社又要找航空公司要包机,最后演变成“你淡季不包,我旺季不给”的局面。这也成为了王正华一定要办航空公司的主要原因。
包机经营的风险在于———经营者难以把握出票时间,有时舍不得低价卖票就有可能手上剩下一堆票,全盘皆输;定价太便宜又难以保证包机利润的最大化。为了跨出这一步,王正华拿出做旅游十多年累积的营运资料,这正好成为他在包机时分析淡旺季定价高低的宝典。
做包机的时候,王正华几乎要观察每一天客流和营业额的变化情况,并亲自动手画报表,把资料连成曲线图,对比每年当月、当天的营业额变动情况。“只要没有重大政策变化和天灾出现,每年每天营业额和增长幅度八九不离十”。增长幅度也被画成曲线,加上参考去年某日的营业额情况,实际上能够推算出今年当日的营业额数据,并根据变化制定休假制度、调配人手和管理资源。这在当时算是一个创举。问他为什么要画曲线图,王正华说:“我们是个草根公司,做市场,什么都要弄懂它,找到规律。”
通过研究市场,王正华能够更精确了解到旅游旺季的起点是哪一天,航空公司会在哪一天发布票价,竞争对手又会在何时出价。通过包机营运的方式,春秋能够先于普通旅行社拿到理想的机票价格,率先报价。包机的成功经验让王正华对航空公司的业务也了然于胸。
春秋国旅从1994年开始蝉联国内旅游全国排名第一。也就是从这一年起,王正华开始思考春秋国旅的下一个突破口。王正华先后考虑过酒店业、房地产业,效仿美国运通分发金融卡等等出路。最后王正华把目光投向了蓝天
王正华心中的思路与亚太航空中心主席彼得·哈比森的判断不谋而合。彼得·哈比森预言:“中国在未来两年里将成为低成本航空的主要市场。”这也给了王正华很大的鼓舞。而当时,连续几年的国民经济增长,已经让飞机变成旅游行业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并且一张机票的成本也占到单个旅游商品定价的70%左右。
低价机票尝试遭遇棒喝
2004年6月8日,由春秋国旅独资经营的春秋航空在上海正式筹建。2005年7月18日,打出票价“199”的春秋航空从上海至烟台首飞成功。截至2005年8月7日的三个星期中,春秋航空总计4条航线、108个航班的客座率一直保持在96%左右,远远高于其他航空公司平均60%左右的客座率。
但是春秋航空低价机票策略一出台,即成为国内其他航空公司的共同靶子。王正华透露,虽然当时的超低价票每一个航班也就只有十几张而已,而春秋航空精心打造的低成本概念只能昙花一现。首航仅仅过了两天,在民航总局对春秋航空低价机票做出“建议”之后,春秋航空很快宣布:取消烟台、南昌航线199元特价票,同时取消绵阳航线299元特价票。
廉价机票虽是昙花一现,王正华却没有沮丧,他考虑的是如何才能真正降低成本,成为名副其实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他认为:“现在,航空业已经从原本的豪华消费开始向大众化发展,低成本航空公司是一种必然趋势。而目前国家的相关政策也在开放,再结合我们的旅游产品,就更有优势了,前景肯定是光明的。”
将廉价航空进行到底
在建立春秋航空以前,王正华曾学习过很多低成本航空公司的经验,例如低成本公司的鼻祖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经验。而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如果有时间他还想再去欧洲学习一下那里的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运作。
一向以航空业的门外汉自居的王正华说,“很多人都认为我不懂航空,我是一个门外汉。但是门外汉有时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方面。我相信市场是公平的。20多年前我只有一个2平米的铁亭子时,旅游业里谁都看不起我,感觉‘你是一个什么东西’,但我还是做起了旅游生意,并且我们也从未放弃过学习。”
从春秋航空的第一架飞机首航至今,外部生存环境并不乐观。但是王正华表示,“这个团队磨合的结果是比预料的要好。大家在一起很配合。”王正华还希望利用3年左右时间来使新旧团队实现文化上的融合。旧团队是做旅游的,新团队是航空的,二者的差距显而易见。“我们希望前3年舒缓一些,3年以后,实现一个快速的发展。”
王正华告诉记者,春秋航空的第三架飞机已经到位,这会使春秋的整体运营成本又下来一部分,离实现收支平衡的目标又迈进一步。尽管春秋现在遭遇到一些意料之中的困难,尽管目前春秋航空的业务仍然在亏损,但是春秋航空低成本运营之路始终没有动摇。“国外低成本航空公司已经开始大举进军中国市场。2005年五一前,低成本亚洲航空(泰国)公司开通了曼谷至厦门的航线,并推出单程388元的超低票价;亚洲马来西亚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也开辟重庆、沈阳航线。“美国人已经成功,欧洲人已经成功,马来西亚人已经成功,而我们已经没有时间怯懦下去。”王正华担忧地说。 (责任编辑:马明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