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经营者》)
2005年的三一重工注定要被载入史册。
2005年6月10日,三一重工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以流通股股东93.44%的高赞成票顺利通过表决,成为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第一股,这标志着中国股权分置改革成功打响第一枪。
实际上,这只是2005年三一重工的收获之一。
过去的一年,三一重工在国际市场也一路高歌。据三一重工报表显示,截止到2005年12月份,公司实现出口收入2300多万美元。 三一重工的泵送机械系列产品热销中东、北非、南亚等地,三一重工已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中坚力量。
今天的三一重工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挑战跨国巨头的先锋。
在本企业和跨国企业的较量中,三一重工代表中国品牌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事实上,三一重工在追求速度的同时,也在小心弩驾着速度。
“先做大还是先做强”是中国企业界一个历时已久的争论,但实际上所有企业都希望做大,而且都希望以奔跑的速度做大。
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谋求做大,首先从让他功成名就的老行当上打主意。1993年,梁稳根进入向来只有国企涉足的行业——重型机械制造领域。他所选择的是一个典型的缝隙市场:建筑机械中的拖泵产品,其资本要求相对较小,加工检测的投入要求相对较低,而三一重工相对于国外企业和国有企业更灵敏的市场反应速度、服务支持及成本领先优势为他们赢得了生存空间。
但缝隙市场的特点就是成长空间有限。只几年时间,三一重工就在赖以发家的拖泵市场上牢牢确立了领先地位,可这个市场每年也就几十亿元的空间,份额已有40%多的三一重工只能立足于维持现有市场份额,通过整体市场的增长来谋求销售额的增加,企业再想发展,只能寻找新的产品。于是,三一重工几乎上马了工程建筑机械行业中的全部主流产品,包括拖泵、泵车、摊铺机、搅拌运输车、平地机、压路机和推土机在内的7种产品,他们都全方位进军。
高成长的企业犹如一辆高速奔跑的列车,速度会带来混乱,速度也可能掩盖混乱,在成长和速度之间,企业追求的是“乱中求胜”目标。
三一重工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成长为工程机械的巨头,这个历程耗去了三一重工十多年的时间。这种发展速度和企业董事长梁稳根名字中的“稳”字倒十分匹配。但接触过梁稳根之后,就会发现他其实是个特别“急”的人。在三一的园区里以十分显眼的位置四处张贴的标语“疾慢如仇”就是他的座右铭。
梁稳根制定“疾慢如仇”这条标语的原因很简单:在三一重工进入拖泵这个市场之前,行业内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是国有企业。这些竞争对手有着天然的缺陷,最大的问题就是决策迟缓。而民营企业的灵活性和快速进退的优势,恰恰可以在那些大企业留下的市场空白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按照梁稳根的想法,产品一定要尽快进入市场,不必等到所有的东西都做完善了,即便是有缺陷和问题,只要在竞争对手进入之前抢先进入,你就有机会和时间把那些缺陷改正。 (责任编辑:丁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