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布2005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个人住房贷款增长减缓显著
    央行昨日发布2005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去年全国个人消费贷款增速减缓。 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增长减缓显著,同比少增1629亿元,2005年末商品房空置房面积同比增长15.7%.
    个人消费贷款增速降16
    报告显示,2005年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2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年低16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996亿元,同比少增2331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比年初增加2444亿元,同比少增1629亿元,汽车贷款比年初减少500亿元,同比多减少248亿元。
    央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有关负责人表示,个人消费贷款,特别是个人住房贷款增长减缓,既是多年高速增长后的正常调整,也反映了房地产宏观调控措施在发挥作用。但考虑到消费需求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应对其进一步变化趋势予以关注。
    商品房空置同比增15.7
    报告数据显示,房地产投资去年增速平稳,经济适用房投资降幅减少。2005年,全国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58万亿元,增长19.8%,增幅减缓8.3个百分点。
    商品房空置面积出现增长。2005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5.58亿平方米,12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1.4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5.7%;其中,商品住宅空置面积831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4%.
    房屋销售价格涨幅趋于平稳。2005年,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7.6%,比上年回落2.2个百分点。分地区看,2005年4季度70个大中城市中,只有呼和浩特、大连、深圳等三个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涨幅超过10%,上海、杭州同比涨幅均继续回落。房地产贷款增幅也出现回落,个人住房贷款增速下降,2005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84万亿元,增长15.8%,保持自2004年4月份以来的增速下滑态势。
    报告观点
    引导邮政储蓄资金回农村
    2006年,央行将积极推进邮政储蓄改革,调整邮政储蓄转存款政策,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
    报告指出,今年将积极稳妥地推进邮政储蓄改革,扩大邮政储蓄资金的自主运用范围,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自2003年8月1日起,邮政储蓄新增转存款利率从4.131%下调到1.89%;新增存款由邮政储蓄机构自主运用,可以进入银行间市场参与债券买卖,也可与中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办理大额协议存款,与政策性银行进行业务合作,开展部分中间业务。
    进一步发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功能和作用;坚持中国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方向。在农村金融市场方面,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条件下,鼓励农村金融组织和金融产品创新;发展适合农村的担保机构和担保方式;引导和规范民间借贷。
    建立稀有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报告中称,中国下一步有必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切实建立起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以及污染损失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
    央行称,资源价格偏低和比价关系不合理,加剧了资源的过度开发、过度需求和过度浪费,由此形成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是粗放的,偏低的资源价格也加剧了资源供求紧张的矛盾。
    报告特别指出,资源价格扭曲会带来国际收支失衡和汇率上升的压力。由于国内的资源价格被人为地压低,多数资源价格低于国外水平,使得中国出口产品的成本显得很低,出口产品的价格水平始终保持在全球较低的水平,刺激了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贸易顺差扩大,带来结汇压力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价格走势仍存在不确定因素
    报告指出,宏观经济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确定的方面以及相关需要解决的问题。未来我国价格走势仍存在不确定因素。从上行风险看,一是投资反弹的压力依然很大;二是公共服务品价格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将会释放部分隐性通货膨胀,燃油、水、电、天然气、煤炭等资源价格和公共交通等服务价格都存在潜在的上涨压力。从下行风险看,消费品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消费品,特别是耐用消费品价格存在继续下降的风险;钢铁、电解铝、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的产品价格将继续面临一定的下降压力;粮价走势存在不确定性。
    固定资产投资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一方面,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产能过剩的不良后果正在显现;另一方面,在建、新建和拟建规模仍然偏大,投资仍然存在反弹压力。
    2005年货币供应量增速前低后高
    报告指出,2005年货币供应量增速基本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2005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29.9万亿元,同比增长17.6%,增速比上年高2.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10.7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比上年低1.8个百分点。
    流通中现金MO余额2.4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央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有关负责人指出,M2增长较快主要是因为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外汇占款快速增加,居民和企业通过结汇获得大量人民币资金转化为银行存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