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记者郑曼玲北京二十一日电】世界银行中国局人类发展部主任、首席社会保护专家于小庆今天在中国社科院经济所举办的一个讲座上提出,中国目前推行的退休年龄与人口预期寿命及老龄化的形势相比明显偏低,给养老金支付造成日趋严重的压力。 她建议通过多次渐进调整的方式延迟退休年龄,以提高养老金体系运作的可持续性。
于小庆是在对中国养老保险改革的最新情况做了专题调研后得出上述结论的。她指出,中国企业职工的退休年龄几十年来基本没有变化,男职工为六十岁,女干部为五十五岁,女工人则为五十岁。再加上国有企业在体制改革中实行减员增效、股份制改造,大批职工失业或隐性失业,其中相当数量的职工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因此,在国企较为集中的东北地区,女职工的平均退休年龄一直维持在四十七岁左右。
于小庆分析说,缴费人数减少,退休群体急剧增大,企业负担实际上转化为社会保险负担。此外,这些提前退休职工的工资收入将退出缴费基数,致使养老金的提取额度大幅度减少,从而形成了征缴基数萎缩和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支出规模扩大的矛盾。她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些地方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资金短缺的现象日益突出,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基金赤字运转的局面,直接影响着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及其作用的发挥。
于小庆指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种途径,政府目前可着手考虑对退休年龄制度进行调整。她表示,近年来各国均有提高退休年龄的普遍倾向,因为这一方法可以在减少养老金领取年限的同时增加养老金积累的年限,缓解日趋严重的养老金压力,而且不需要对养老保障体制做较大修正。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