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南克将没有沃克尔严厉打击通胀的那种雷厉风行,也没有格林斯潘明星做秀式的那种出人意料。美联储将会以一种更为透明、更为直接、更为简单、更为平庸的方式驾驭美国的经济航向
□程实
格林斯潘留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海明威则留下了一句名言:“一个伟大时代的结束,总是以另一个伟大时代的开始为标志”。
历史证明,美国人总是喜新厌旧的。格林斯潘刚上台时没有人相信他会达到沃克尔一半的高度,但很快华尔街就习惯性地在新一轮造神运动中淡忘了退居二线的“冷面巨人”。
可以想见,不需要太长时间,格林斯潘频繁而又昂贵的演讲和自传,都不会再吸引市场过多的眼球。
伯南克大展拳脚的时机将悄然到来,美国货币政策也将由此发生重要转变,而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政策目标、政策风格与政策环境三个方面。
政策目标:“稳”中求进
从沃克尔到格林斯潘,再到伯南克,美国货币政策正在逐步偏离维持物价稳定的核心目标。
沃克尔在上世纪80年代的反通胀战役中,表现出了无所畏惧的坚定姿态。面对高昂的经济增长“牺牲率”,这位“冷面巨人”基本没有放松过手中的货币钱袋。
然而自从1987年格林斯潘接掌货币政策大权,刺激经济增长已经成为其权杖新的指向之一。特别是在美国“新经济”结束后,美联储连续7次降息,用前所未有的“负利率时代”给经济复苏创造了写意的货币环境。但这不可避免地带来了通货膨胀的隐忧。
当接力棒传到伯南克这里,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核心目标的地位将进一步弱化。作为经济学家和政策制订者,伯南克总是不失时机地宣扬“在物价稳定条件下推动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
在2月15日的货币政策报告中,伯南克认为“目前总体需求增长动力强劲,如果缺乏适当货币政策调控,产出水平将会超出承受的极限,较高的能源价格可能传递到核心物价水平上,对通胀产生持续的影响,此时需要进一步紧缩的货币政策”。
但预计在几次延续性的小幅加息之后,在利率水平回归既不刺激经济、又不抑制经济的“中性水平”之时,伯南克的政策重心将会进一步偏向经济增长。毕竟在2002到2003年,他就是美联储降息的主要鼓吹者,这无疑给长期中的通胀抬头埋下隐患。
政策风格:不偏不倚
正如古罗马诗人奥维德所言:“事业在性格上留有印记。”货币当局掌门人的个人风格,无疑会对整个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带来巨大的影响。
伯南克的两个前任是两个个性十足的极端:沃克尔冷峻、严厉但又略显死板;格林斯潘灵活、多变但又略显浮躁。这种性格差异决定了沃克尔时代的货币政策坚定有力却成本高昂,格林斯潘时代的货币政策审时度势却广受非议。
从学术背景、人生经历和个人性格上看,伯南克更像是沃克尔和格林斯潘的一种综合,他的特点就是中性,或者说就是没有特点。
可以想见,伯南克的政策风格将没有沃克尔严厉打击通胀的那种雷厉风行,也没有格林斯潘明星做秀式的那种出人意料。
美联储将会以一种更为透明、更为直接、更为简单、更为平庸的方式驾驭美国的经济航向。这种简单的政策哲学,将具体表现在通过加大信息披露力度和设立通货膨胀目标来增强政策透明度。
不过,这种透明度增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现在还很难判断。理论界逐渐形成的共识就是,透明度存在一个“最优水平”:低于这个水平,信息传导的不通畅将降低市场参与者的反应度;高于这个水平,将使货币政策制定者在博弈之中丧失主动性。
如果说格林斯潘“隐讳莫深、词不达意”的语言风格为这个“最优水平”设下了一个标尺,那么伯南克过于追求透明度也许会使美联储的政策控制力有所减弱。
政策环境:有险无惊
与格林斯潘时代不同,美国货币环境如今已是暗潮涌动。
在过去5年里,房市泡沫在宽松货币政策的催化下迅速积累,美国房价上涨了60%左右,住宅地产的市值与个人可支配收入之比,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160%跃升至200%左右。
房市泡沫化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而如今房市降温的种种迹象业已出现,但伯南克对这种市场波动有些无动于衷。
在伯南克的经济学字典中,“泡沫”一词本身就是不存在的,在各种学术和政策言论中,他总是拒绝将资产价格的大幅上升定性为金融“泡沫”,更不愿利用宏观经济政策来对资产价格变动施加影响。
在伯氏的货币政策菜单上,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是仅有的、全部的两大标的。这种对“泡沫”的善意忽视,某种程度上将房市置于了一个过于自由放任的尴尬地位。就像失去了铁轨约束的火车,美国房市在伯南克的无为之治下面临着更大的市场风险。
如此“伯南克哲学”指引下,一旦美国房市近期的降温趋势没有得到市场确认,泡沫反而可能会朝向继续膨胀的方向畸形发展,给美国经济复苏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而一旦美国房市的降温在缺乏控制之下演化为山崩式的休克,那么无力回天的伯南克只能吞下“硬着陆”的经济苦果,以降息方式进行善后,而这又将为通货膨胀的抬头培育温床。
总之,在短暂的延续性接力之后,伯南克时代的美国货币政策很可能将发生重要转变。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也将由此深受影响。无论如何,对可能变化保有未雨绸缪的审慎总是不失理性的,不过在此之前,还是让我们先忘了格林斯潘吧。
(作者为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博士) (责任编辑: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