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特约作者 向长河(布鲁塞尔)
布什在国情咨文中承诺的经济“自由主义”,被全球的自由贸易者们称为他“对经济孤立主义的警告”;但在三年前发动伊拉克战争后,布什本人的“政治孤立主义”却一直饱受国内外的谴责,并使得他在国情咨文中承诺的“政治自由主义”更加耐人寻味。 布什在2005年连任后,将调整对欧关系作为改变美国政治孤立状态的主要手段。
握手言和 联手对“敌”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使得美国的保守主义政治达到了顶峰,也使得美欧外交关系降到了最低点。大西洋两岸分道扬镳的直接原因,是欧洲人没有把美国的仇敌看成自己的对手。因此美国人和欧洲人这次首先为自己找到了共同的“敌人”——俄罗斯和伊朗。
虽然俄罗斯的实力已如昨日黄花,但一直被欧美视为潜在战略竞争对手。美欧一直挖空心思打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目前欧美联手在打两张牌:一是“北约”牌,继续推进北约东扩;二是 “民主牌”,主要是瓦解俄罗斯有影响力的西部邻国。
2005年,“橙色革命”后的乌克兰已经走上了加入北约的不归路;南边的格鲁吉亚也正跃跃欲试;倒向俄罗斯的白俄罗斯卢卡申科政权,则已经是西方的“眼中钉”。
欧美一点也不掩盖要把这个所谓的“不民主”政权赶下台的野心。去年9月,欧盟花钱请电台、电视台向白俄罗斯播放专门的俄语节目,宣传“民主”。欧美还邀请白俄的反对派赴布鲁塞尔、华盛顿访问,为他们打气。
最近几个月,欧美在伊核问题上的互动,更是国际外交舞台的一个“亮点”。一直以来,美国与欧盟在伊核问题上的立场并不完全相同。美国把伊朗列为“邪恶轴心”国之一,主张采取强硬政策以逼其就范;欧盟则力主用外交谈判解决问题。
然而,2005年8月和11月,伊朗先后恢复铀转化和核研究,欧盟外交受挫,欧美在伊核问题上开始互相靠近(确切地说,是欧盟向美国靠近)。
从欧洲的德国
到“欧美的德国”
当致力于修复德美和欧美关系的默克尔登上欧洲政治舞台,实际上就宣布了欧洲近期很难形成当年以法德为核心的对美国说“不”的集团力量。
去年11月,默克尔就任总理后不到一周,就派外长施泰因迈尔访问了美国,美国国务卿赖斯随后在12月访问了欧洲,首站就是德国。今年1月,默克尔访问白宫,在包括伊核问题在内的诸多问题上达成共识。德国经济实力占欧盟总体的三分之一,德国外交转向对欧盟整体外交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
最能体现德国外交政策变化的,是今年和去年两届慕尼黑安全论坛。
一年前,时任德国总理的施罗德宣称“北约已不再是跨大西洋伙伴讨论和协调战略的主要场所”,引起跨大西洋关系地震。而今年2月,默克尔却在论坛上表示,在协调欧美在重大战略问题上的策略时,北约应该是首要场所,北约是跨大西洋关系的支柱。
一个细节也说明德国外交的风向。在伊核问题上,去年9月代表欧盟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交决议草案的是英国,今年2月则是德国出头提交了把伊朗告到安理会的决议草案。(022777) (责任编辑: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