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调规划“十一五”
在日前举行的潍柴动力2006年商务大会上,该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谭旭光对潍柴动力的“十一五”进行了宏观的描述:与世界科技同步,引领中国动力科技新潮流,建立技术世界顶级、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发动机制造基地。 使产品覆盖到重型汽车、轻型轿车、工程机械、客车、船舶、发电机组、农业机械等各个领域,实现大、中、小功率全系列发展,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动力品牌。到2010年前与世界500强中最著名的跨国公司合作,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提升内燃机研发和制造水平,把潍柴动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通用动力基地,建设国际动力品牌。
接着,谭旭光也毫不含糊地列出一组数字,在销售收入上,谭旭光的目标是到“十一五”末,潍柴动力实现“331”收入计划,即发动机主营业务
实现年收入300亿元,整车、零部件产业链及投资金融业务实现年收入300亿元,海外销售实现年创汇10亿美元。
业内人士认为,这个目标可谓是宏大无比,这将是潍柴动力“十五”之后的又一次大跨越。潍柴动力虽然已经成为了中国动力的第一品牌,但他面对的却是以后更加激烈的内燃机市场的竞争,以及并不稳定的下游企业经营状况。
谭旭光却对此充满自信,这种自信主要基于“十五”期间潍柴跨越式发展成绩以及对“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对国外市场的逐步扩张的信心。
谭旭光告诉记者,“十五”期间,潍柴动力连续5年实现翻番增长,2005年潍柴动力的销售收入达170亿元,出口创汇2亿美元,5年期间实现了销售收入10倍的跨越。潍柴动力凭借上述五年计划创造了中国制造业的“潍柴速度”、“潍柴奇迹”和“潍柴效应”。
围绕“十一五”目标,谭旭光制定了缜密的产品规划。即:“十一五”期间,在加快W P10/W P12系列柴油机国产化的同时,重点开发和引进1.4L、4-7L和13L以上排量欧Ⅲ和欧Ⅳ高速柴油机,开发引进3000-10000马力的新一代大马力中速柴油机,构成1.4L、4-7L、10-12L和13L以上高速机产品序列,以及功率覆盖300-10000马力的中速机产品序列,持续保持潍柴动力的技术领先优势,实现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全面接轨,满足未来10年的动力市场需求。
启动“蓝擎动力”
尽管制定了非常周密的“十一五”规划,但潍柴动力需要走的路依然很长。
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国内内燃机行业竞争将日益激烈,目前有一个产能相当的发动机项目正在报批过程中,届时建成将对潍柴动力构成较大的竞争。
然而,眼下的市场却给谭旭光增了光。潍柴动力市场部总经理张泉告诉记者,2006年刚过了2个月,潍柴动力就实现了开门红。一月份销售各类发动机14000台,其中仅W D615单一产品的销量就超过了12000台;二月定单已超过15000台,同比继续保持大幅增长。
根据公司技术人员的说法,“蓝擎动力”作为一款环保、节能并且噪音小的高科技产品,是我国第一台全新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欧Ⅲ排放大功率高速发动机。一辆装备了“蓝擎”欧Ⅲ发动机的重型车和一辆装备了欧Ⅱ发动机的重型车相比,可以降低50%的氮氧化排放量,能够减少40%的整体污染,同时可以减少燃料消耗5%到10%。正是由于该产品的推出,使中国柴油机制造业具备了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能力和水平,迈入了自主创新的“中国动力时代”,改变了中国汽车特别是高档重型汽车长期以来都是“外国心”的历史。
上述科研人员还向记者透露,继“蓝擎”成功开发以后,一款2006全新型发动机也将隆重推出,它将推动中国动力工业完成一次新的革命。 (责任编辑:魏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