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国钢铁业再次刷新了历史记录,全年钢产量超过3.5亿吨,比上年足足多出7000多万吨,连续10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钢产量超过了排名世界第二至四位的日本、美国和俄罗斯钢产量的总和,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钢铁大国。
    欣喜的同时,还要客观地看到,我国虽是钢铁大国,但远不是钢铁强国。我国钢铁产业的高端产品与国外存在差距,产能落后和缺乏核心技术仍是我们的软肋。钢铁业存在着布局不合理,资源消耗高,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顽症。
    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过度依赖进口,而低端产品产能过剩,恶性竞争。
    专家呼吁,钢铁装备的全面国产化,须与机械联手方可完成科技攻关。加快培育和形成钢铁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今后业内需要面对并解决的重大课题。
    钢铁与机械联手攻关
    资料显示,在近年来我国进口的2000万吨钢材中,有80%为板材,而高附加值、高性能产品如冷轧板仍然满足不了国内需求;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在大量进口钢材产品的同时,并没有同步引进先进的工艺技术,我国钢铁工业技术改造进程还很缓慢。国内企业缺乏的仍是核心技术;国外的技术积累大多为5年,而我国的技术积累还远远不够,国内企业因而迫切需要加快技术改革和创新的进程。
    值得欣慰的是,"加快培育钢铁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被重重地写入《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新政的指导方针为钢铁巨舰们扬帆起航指明了方向。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司司长刘铁男在谈到钢铁业自主创新时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解决现有钢铁业诸多问题的最终有效途径。国家今后将钢铁工业的发展重点定义在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上。
    刘铁男同时表示,提高钢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两个根本途径,一是实施兼并、重组,扩大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集团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不做大,就不可能做强,没有集中度,就没有创新的前提和需求。所以,必须加快钢铁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二是要实现同国内重点机械企业(包括汽车厂家)的战略联盟和合作,形成重大冶金装备的国产化和高端钢铁品种的国产化,二者是互为依存,唇齿相依的。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技术合作,战略联盟,共同联手开展科技攻关。全方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记者了解到,对鞍钢集团公司的员工来说,2005年最值得炫耀和自豪的就是,鞍钢与一重合作研制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700mm热连轧和1780mm冷连轧两套成套设备,并完成向济钢成套输出,两台连铸机已经投产。这项成果获得了冶金科技进步特等奖,标志着鞍钢成功实现了由产品制造向技术创新的跨越,实现了我国冶金建设与设备制造技术的历史性跨越。专家认为,这个自主创新的重大突破依托于冶金和机械行业的紧密合作。正是因为这次行业间的战略合作,让我们挺起自主创新能力的腰板。
    另据悉,首钢和二重合作,研制成功了3500mm中厚板轧机,为我国中厚板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这些设备从设计到制造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与国外同类设备相比已经没有差距,而且价格上仅为国外设备的五分之一。
    重引进轻吸收成产业进步绊脚石
    据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大量资金引进了世界上几乎所有先进的钢铁生产技术和装备,但由于各种原因并未达到真正消化、吸收和创新的目的,却仍在一代又一代地不断引进。
    而国内外的引进经验表明,不同的引进方式和目的,必然导致不同效果。日本和韩国以引进软件为主,消化吸收外国技术,并努力创新,最终达到技术输出。日本从1956~1981年共投入16亿美元引进技术,其中85%为专利技术、诀窍和图纸,经过消化创新,在较短时间内就使日本钢铁工业实现了全面现代化,从技术进口国一跃成为技术输出国。在对引进的管理方面,日本政府及行业协会有一系列政策、规定,以避免多头、无序的重复引进。而我国多年来基本以成套引进硬件设备为主,对软件技术及消化、吸收和创新,缺乏重视和统一管理,虽然引进费花了近百亿元,但真正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企业并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