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财经频道 > 国内财经 > 南方人物周刊 > 《南方人物周刊》第45期
丁学良:我会一个学科一个学科问过去
时间:2006年02月27日14:54 我来说两句(0)  

 
财经博客 张军“国有制”的喜宴 艾葳2007年中国股市是属于散户的年代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作者:陈静

  民众……并不知道经济学家的评价标准,但有一点他们知道,中国很多的经济学界人士在瞎说,拿了房地产公司的钱拼命替房地产公司讲话,拿了烟草公司的钱拼命替烟草业讲话

  2005年10月,中国主流经济学家遭到前所未有的否决与棒喝: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对国内媒体撂下这样一句刺耳的话:“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
”在随后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得更不客气,更刻薄:“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家把太少的精力用来做经济科学研究,把太多的精力用来为某一利益集团说话。” “国内有的著名经济学家连在国际上最好的50个经济系里当研究生的资格都不够。”

  根据《中国青年报》2005年11月7日的调查结果,“中国最受信任学者”只有郎咸平吴敬琏两位。在公众的心目中,经济学家不再是可以相信的群体。丁学良对国内经济学家学术能力的评价,恰好吻合了中国民间社会对经济学界的普遍不满,他的言论发表之后立即在网络上得到民众的支持,也使他成为大众关注的明星。

  自一语激起千层浪以来,丁学良每天都会窝在四壁堆满书架的办公室里,看看网上的反应和朋友们对此的回复,然后从中挑选一些文章转发给更多的朋友。他健谈,喝口水,把胡子一抹,继续他的愤世嫉俗;他也愿意谈,语速极快,带着江淮口音的普通话,老是担心对方听不明白。他一贯的心直口快,他一贯的自负和傲气,在香港学术界是出了名的。他没有要闭嘴的意思,他还会继续谈下去,“一年一个问题。”

  祖父祖母没有名字

  因为出生在偏僻的皖南农村,因为家贫如洗,也因为十年浩劫,丁学良只断断续续地受过不完整的小学和初中教育。外人难以想象,那个极度闭塞的村子依然沿用民国纪年,甚至存在“私刑”,用“沉猪笼”这种残忍方式处死偷情男女。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6岁丧父的孩子该承受多大的生活之重啊。语调高昂的丁学良回忆起来,也不禁掩面叹息,泪流满面。

  “1982年我从上海分配到北京工作,政审很严,要调查祖宗三代。我6岁时父亲就死了,爷爷奶奶的名字怎么也填不出来,他们怀疑我成分不好,不愿意照实填。后来他们调查回来,确证我的爷爷奶奶没名字,到他死,村里人也只知道爷爷姓丁,称他为‘丁老粗’;奶奶姓潘,一辈子在地主家当丫头,所以到死别人都叫她‘潘丫头’。他们说我真是三代赤贫、根红苗正啊!在美国的时候,我的美国同学写我的故事,开头就是‘我的祖父母没有名字……’”

  孩提时代的苦痛是挥之不去的。“很多年里,我眼睛一睁开,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怎么把肚子吃饱。很多年,夜里睡不着觉,饿啊。听到寒风的声音,还有狼的嚎叫声,很害怕,山里的狼没有东西吃,就跑到村里来吃小孩!直到现在,我晚上还害怕那样尖利的风声,有时候做梦都回到童年时代,犀利的风声夹杂着狼的嚎叫,夹杂着母亲半夜里无助的哭泣,真的像梦魇一样!”

  这是一个从来不过生日的人,因为他不知道哪天是自己的生日。不识字的母亲只告诉他,他出生的时候老家正在发大水。长大后他算来算去,家乡发生特大水灾,应该是在1954年。很多年后,他在回忆录中将自己的出生时间定为:1954年发大水之前。

  贫穷的乡村仍然恪守着儒家文化的传统,把读书这件事看得很重,丁学良清楚地记得老家的那句俗语——“三代不念书,放出来一窝猪”。近代史上,这一地区涌现了多位文化名人,胡适的家乡绩溪和丁学良的老家,相隔不到几十公里。因此,丁学良虽然家贫,也读了3年多小学,上过两年初中。

  不正规的农村教育给他留下了后遗症。如今已是国际知名学者的丁学良说自己打字总是有问题,因为小时候老是念错字,“挑衅”念成“挑半”,“钦差大臣”念成“钦差大巨”,这些小时候念错的字根深蒂固地印在脑子里,不肯转换过来。

  1979年,自学考试,丁学良成了当地八县一市第一个考取研究生的人。乡亲们搞不清楚什么是研究生,只知道当时最有名的是陈景润研究员,于是他们非常兴奋,“我们这里也出了一个‘研究员’啦!”

  拿下哈佛博士学位

  从皖南到上海,丁学良终于迈进了正规大学教育的门槛。他对那3年并没有特别的感情,很多时候只是提到自己曾在上海一所名牌大学读书。他的毕业论文差点没有通过,这件事到现在还让他愤愤不平。 “我太创新了,我写的是经典社会主义理想中,最吸引人的是人道主义,以人为本。那时绝大部分人都不明白,甚至反对,但是现在已经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了!”

  此后,丁学良的人生道路一帆风顺:1982年,在于光远等知名学者的帮助下,顺利进入中国社科院;1983年,获得首届全国社会科学中青年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随后,经恩师推荐赴美留学。那时他的英语很差,在匹兹堡大学校长的欢迎宴会上,他连校长先生的问话都听得一头雾水。

  10个月后,丁学良获得哈佛大学和福特基金会的双项奖学金,转入哈佛。 “像我这样从农村出来,有机会到哈佛去念书,你不知道心中揣着多少代的希望,肩膀上承载着多少人的期待!”刚进哈佛,就听说一个北京来的学生跳楼自杀未遂,因为觉得不成功,无颜见江东父老。“我到哈佛之前,都是轻而易举地拿第一,不用多努力。哈佛不一样,这里都是全世界最好的学生。”他叹了一口气,“现在想来,我一辈子最累的还是在哈佛。”

  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不是可以轻易拿到的。据1990年的一项统计,哈佛大学社会科学系科的学生平均花费8.2年完成博士学位,这其中大部分是美国学生,没有语言障碍。丁学良对于自己在哈佛的表现很满意,他在文集的自序中写道:不到7年拿到学位,已经很不错了!

  让更多贫困少年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在今天这个物质主义时代,理想主义在很多人那儿已经很稀薄了,但丁学良依然难改初衷。“如果可以放弃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物质条件,我最愿意回到在北京的那两年,睡办公桌的两年。那时充满了理想,对个人,对国家,对民族。”当时,他没有宿舍,只有一床棉被,夜里常常就睡在于光远先生的大办公桌上,早上把铺盖一卷,继续看书。

  求知和报国,是他强调的“我们这一代人的终极目标”。出国二十余载,至今他还保留着中国护照,尽管一次次在过境时遭受歧视,但他想坚持到底,忍受“一个普通中国公民在国际上所受的种种歧视”。现在虽然身在香港,公寓面向大海,每天都可以尽享西贡的碧海美景,他却说,最希望的是回到国内当一名大学教授,而以他的个性,北大最为合适。

  丁学良念念不忘家乡和他的同乡胡适。“我感受特别深的是那些20世纪初期到美国和欧洲去,在最好的大学拿到学位后回来,推动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学者,比如胡适。100年之后,我们的肩上依然有这个担子。”

  拿到博士学位,经历了几年的茫然和抑郁之后,丁学良终于找到了他可以称之为精神寄托的抱负,他认为自己负有Mission (使命)。“人不能只有工作啊,要有个beyond(更高的),不仅仅是教书,一个job(工作),比job、career(职业)更重要的是mission, 我必须要有个mission才能活下去。现在我觉得惟一的mission,就是为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做我能做的事情,哪怕为此而得罪人。所以,我把自己定位成‘传教士’,英文就是missionary。”

  2004年,丁学良出版了专著《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谈到大学,谈到读书,他的语调再度高昂,虽然他的母亲不明白儿子为什么要出来读这么多年的书,而且越读越远,从上海读到北京,最后读到了美国。“我母亲最大的希望就是儿子能够在村里当一个兽医,因为我父亲就是兽医,叫‘牛郎中’,她觉得这个最牢靠。”

  让读书和好大学改变穷困孩子的命运,丁学良对此深信不疑,他的母亲因为这个有出息的儿子,在家乡受到尊重,就是一个最生动的例子。说起这个故事,他竟在记者面前泣不成声。

  “93年夏天我第一次回国,母亲对我说,我也不知道你在外面做什么,我这一辈子别人没有把我当人,有一回别人把我当人,是因为你。母亲去看牙,诊所门口排了一大堆人。她年纪大了,站不住,有人就劝她去找马医生,当地最好的牙科医生,她跑去问他,‘医生呐,能不能看在我儿子的面子上,先给我看看牙?’当时我在美国。马医生架子很大,‘你儿子是谁?’ 老太太说,‘我儿子是丁学良。’马医生一听马上摘下口罩,把自己的椅子让出来,用白大褂擦干净,让我母亲坐下,给她倒了一杯水,递了一支烟。母亲对我说,‘儿啊,我一辈子是人下人,头一回有人把我当作人上人,是因为你念书念得好啊。’”

  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让更多的贫困少年因读书而改变个人和家乡的命运,这一信念在丁学良心中越来越坚定。他已经决定在家乡的中学设立一份以母亲名字命名的奖学金。

  中国很多经济学界人士在瞎说

  人物周刊:您的那句话,“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不超过5个”,引起轩然大波,是不是当初也没有预料到?

  丁学良:对学术界的冲击我想到了,这本来就是我考虑的最重要的事情。

  2005年底我在四川遇到一个朋友,他在北京读了硕士,在一个中等城市当市委书记多年,接待了很多国内经济学界的名人,他给这些人起了一个名字,叫“结论经济学家”——不需要做研究就已经有结论了。这种结论从哪里来?我想有两种可能,一个是“惟上”,一个是“惟商”。可见这么多年来,人们所见的这类现象太多了。

  人物周刊:民众非常支持您的话,您怎么看?

  丁学良:民众关注的是公正,他们绝大多数并不知道经济学家的评价标准,但有一点他们知道,中国很多的经济学界人士在瞎说,拿了房地产公司的钱拼命替房地产公司讲话,拿了烟草公司的钱拼命替烟草业讲话,而且是以“经济科学”的名义讲话。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阿狗阿猫都称自己是“经济学家”,因为经济学资源多,这很麻烦,已经到了清理门户的时候了。人太多了,需要一个专业标准。

  人物周刊:您本人学过经济学吗?

  丁学良:我本人按照国内的标准,老早就是经济学家了。1978年11月,我的文章已经发表在《经济研究》的头条,你知道第二篇是谁吗?孙冶方!1949年以后国内影响最大最受尊敬的经济学家,而《经济研究》是中国最好的经济学刊物。按照国内的标准,我老早就是经济学家了;按照美国的标准,我不是。国内很多经济学界的人搞不清楚,他们以为所有谈论经济问题的人都是经济学家。哈哈!

  经济学是一门很严谨的科学,我们人人都谈论天气,明天冷不冷,下不下雨,但能说我们是气象学家吗?当然不是!

  人物周刊:您谈到的经济学界的不规范的活动和研究,最终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丁学良:至少两点,第一是误人子弟。国内大部分名牌大学我都去做过学术交流,很多名牌大学的学生,包括来我们这里读书的,都被误导了,经济学科特别明显。

  一个人有效地做事的年头是不多的,只有几年时间在读书,如果被误导了,再回来不容易。人生就像开车,快车道上错了就很难退回来了。

  假如我有时间,我会一个学科一个学科地问过去。

  第二个危害是武大郎开店。自己水平很差,又不好好做学问,当然就不会用积极开放的心态引进人才,因为怕自己一下就被比下去了。

  人物周刊:国内对您的反驳意见,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认为您不是经济学家,怎么能随便发议论,还有一个是不同意您提出来的判断标准。

  丁学良:我讲的标准,都是国际上最好的或者比较好的经济学系,花了一代一代人的功夫总结出来的,评价经济学研究成果的一整套的复杂的评价系统。

  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人口学、地理学、语言学,没有哪一个学科像经济学这样,有专门的人来评价他们的研究成果,而且不是一个地方在做,北美的、欧洲的、亚洲的,都有人专门做这种研究,所以我讲的话都是有根据的。

  你刚才看到我的办公室堆着一大摞资料,都是我们做学术评价的标准。怎样评价经济学家和经济学系?核心就是研究成果啊。你的研究成果要得到大部分同行的认可和欣赏。

  我举个例子,“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江南造船厂造了一个1万吨的水压机,说赶上和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就”。有的老外不吭声。终于有一天,几个内行憋不住了,问他们,你们知道现在国际上水压机的先进水平吗?能给几个参数吗?厂方回答不出来。你都不知道国际上的先进水平,又怎么知道自己赶上和超过别人了呢?

  他们老讲我没有资格评论他们。我到美国去不能评论最好的经济学家,但是在这里,他们这些人还没有好到我不能评价的地步!我倒希望他们很快长进到我不能评价的地步。他们这些年来写的东西,不需要什么经济学训练的人都可以看懂,说明他们还处于“经济科学前”的状况,还没有进入经济科学的大门。

  不是我不懂标准,是那些反驳我的人不敢面对标准,一面对标准,他们就完了,连大门都进不了!

  在国内,自我标榜“名流经济学家”已经十年、二十年的,甚至自我标榜“大牌的”,他们想要进国际上最好的经济系,我认为一点希望都没有。那他敢不敢申请排行75至100名的经济系的副教授?他能不能排上前三名?不行的话,退而求其次,人家招助理教授,你去试试看?

  北京有位姓X的人,一家非学术类杂志的主编,也出来评论经济学规范。中国有句话叫“艺高人胆大”,我这次发现不是这样,有几个全盘否定我的话的人,共同特点是无知,无知才胆大,他们不知道世界上经济学界发展到了什么水平,所以什么话都敢讲。那些人说话的水平之低啊,我发现他们属于井底之蛙的最下面一层,最上面的一层还能看到巴掌大的天,他们什么也看不到。

  还有一个据说在国内也是“知名经济学家”,我没听说过,问了在世界银行的朋友,他说,那个人在国内闹了个大笑话,他们组织翻译英文的关于经济和法制的书,把《孙子兵法》(《The Art of War》), 翻译成“孙中山先生的《战争的艺术》”,而且12年都不改,两版都不改,连基本的敬业态度都没了,不是误人子弟又是什么?

  人物周刊:中国人历来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传统,大家一般都不愿意直接批评别人,您的勇气是从哪儿来的?

  丁学良:在这点上我和很多人心态不一样,我从来不认为对于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发展很重要的事和我没有关系。

  人物周刊:您这么猛烈批评中国经济学界,是不是和您身处香港有关?如果您人在国内,可能就不会这么说了?

  丁学良:我在国内工作也会讲这个话,方式可能不太一样,但传达的信息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也许这种事发生在美国我不会讲,因为和我没什么关系,那不是我的国家。问题是,这种事恰恰发生在中国,在我自己的国家。

  中国的经济学家一部分是经济“谈家”,是空谈,不是研究;还有一部分是经济“干家”,会搞钱的。我不反对合理合法地搞钱,但不应该和经济学家联系在一起,经济学家是做学问做出来的。

  人物周刊:您这次的言论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吗?

  丁学良:当然。本来很多大学请我去,会有非常好的接待,很好的抬举,但我讲了这话以后,可能很多人不理我了。我国内的大部分朋友也都是在经济学界,我希望他们正面对待我的评论,继续做朋友。

  人物周刊:在西方的大学里,经济学系的情况如何?

  丁学良:在西方,经济学系训练出来的最好的博士生,绝大多数留在最好的大学的经济学系,虽然工资比不上商学院,比不上大公司,但是他有学术上的尊荣;次等的经济学家大部分是到投资银行,虽然在学术上没有多大贡献,但挣钱很多,有得有失。

  中国相反,很多人以为到银行的是最好的经济学家,因为钱多。不是这样的。要想国内的经济学走上正道,还需要制度性的保障,有些要靠经济学界的集体努力,有些还要靠经济学之外的制度建设,这是更大的问题。

  西方在经济学系拿到博士学位的人,大约四分之一都去了大学教书。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如果最好的经济系不是最好的人在教书的话,怎么能培养出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学生呢?

(责任编辑:丁潇)


我来说两句 全部跟贴(0条) 精华区(0条) 辩论区(0条)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热门财经特别推荐

相关链接





搜狐短信 小灵通 性感丽人 言语传情
三星图铃专区
[周杰伦] 千里之外
[誓 言] 求佛
[王力宏] 大城小爱
[王心凌] 花的嫁纱
精品专题推荐
短信企业通秀百变功能
浪漫情怀一起漫步音乐
同城约会今夜告别寂寞
敢来挑战你的球技吗?
 精彩生活 

星座运势 每日财运
花边新闻 魔鬼辞典
情感测试 生活笑话


今日运程如何?财运、事业运、桃花运,给你详细道来!!!





月亮之上
秋天不回来
求佛
千里之外
香水有毒
吉祥三宝
天竺少女

上证 沪B 中300 深成 深B

股票查询


频道精彩推荐

·禽流感疫情 伊朗核问题
·中国工程师巴基斯坦遇害
·都灵冬奥会 德国世界杯
·奥斯卡金像奖 购车指南
·激光照排之父王选病逝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第48届格莱美颁奖典礼
·NBA F1 国足
·两会:三农、新农村建设
·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






约定
爱如空气
离歌
江湖笑
城里的月光
太委屈
迷糊娃娃可爱粉红卡通
四季美眉给你最想要的

搜狐分类 ·搜狐商机

财富八卦

·商品渐丰 走进真实朝鲜
·领导人获赠的外国珍宝
·啥是登峰造极的豪华房车
·叫价2.5亿中国第一别墅
·北京最早出现的美女广告
·领导车队出行的特殊待遇
·教师是怎么买得起别墅的
·最不要命的十种工作(图)
·中国公路奇观令人看傻了
·06最新版央视美女排行榜
·作呕的烧鸡加工全过程
财经专题推荐

·新农村建设 权证 油价
·深圳高峰会 人民币升值
·海外上市 股权分置改革
·重启IPO 医改方向之辩 

24小时点击排行



设置首页 - 搜狗输入法 - 支付中心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 全部新闻 - 全部博文
Copyright © 2018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ontact.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