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湖南省粮食种植面积逐步回升,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高涨,但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据对37个县调查,当前粮食生产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影响粮食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1、水利老化问题难以得到解决。 湖南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改进,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还是比较落后的,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近几年各级投入大堤加固和维修的资金较多,但对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投入很少,不少农田水利设施功能明显减弱,有的已经不能使用,不利于农村的长期稳定发展。宁远县有上型号水利工程107座,其中中型水库5座,中型河坝1座,小㈠型水库15座,小㈡型水库86座。大部分水利工程为50-70年代所建,现不同程度的出现老化,其现状令人甚忧。溆浦县农民反映,他所在的组有260多亩水田,由于千工坝渠道堵塞,已经有近三年没有供水了,单靠一个组的力量来维修几乎是不可能,向上争取资金又十分困难,去年打报告5万,只批5千,资金一直还未到位,目前该组有80亩水田变成旱地,由种水稻改种玉米、柑庶、西瓜等作物。江口的金明村是水坝和电排两种渠道供水,由于洪灾的原因水坝和电排被毁,如果恢复需要资金十多万,如果上面不能支持,一事一议难以落实。一位农民这样说:现在政府不收农业税了,政府干部也不求我们,水利问题谁来管,以前还可以用不缴农业税来督促政府,现在不行了。
    2、农业生产成本一涨再涨。自2004年中央第一个1号文件出台以来,农民从政策和粮食收购价格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实惠,但农民所需的农资产品价格出现了一路上扬的趋势,各种化肥的价格涨幅都在两成以上,攸县2005年的碳铵最高销售价格为27元/百斤,同比上涨5元/百斤,涨幅达22.7%;尿素价格为95-105元/百斤不等,同比上涨21.2%,钾肥价格为108元/百斤,同比上涨27.1%;复合肥价格为42元/百斤,同比上涨20%,其他各种农资产品价格都有一定的上涨。另外雇工工资也有大幅上涨,早稻犁田工资2004年每亩为40元,2005年为50元;插田雇工支出2004年每亩为60元,2005年为70元;割禾雇工支出2004年每亩为50元,2005年为60元,由于生产成本的增加导致2005年的种粮效益与2004年相比减少了30%,这使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3、国有粮食收购网点紧缩,粮食保护价政策在一些地区难以得到贯彻落实。2003年以前攸县粮食局下属有14家粮食购销企业,这些企业在各乡镇有30个粮食收购网点,经过改制目前只剩下一个国家粮食储备站和一个省级粮食储备站,所有的乡镇粮食收购网点也撤消了,调查发现现有的网点数量、结构、设备设施不能满足当前的粮食收购需要,以前农户都可以把粮食送到10公里以内的粮食收购网点,但是现在由于只剩下两个粮食储备站,偏远地区的农户距收购点距离有的达60公里,考虑到运输成本和所需花费的时间精力,农户自己送粮还不如把粮食直接卖给粮贩子划算,而粮贩子也正好可以利用粮农的这个心态乘机压低收购价格,在2005年的早稻粮食收购中,国家的粮食收购保护价是70元/百斤,但是在攸县的许多偏远地区,粮贩子却能以62元/百斤的收购价收购到粮食,从而使粮农的种粮效益得到压缩。
    4、农技推广品种繁多,粮农吸收消化能力差。目前在攸县登记注册的制种公司就有6家,提供的各种粮食种子组合多达27种。不同的品种组合其栽培特性和成熟期又不相同,而与此同时,目前农村文化素质高一点的劳动力基本上都外出打工了,留在农村耕田的农民基本上是老少病残,文化素质普遍比较低,尤其是能够利用科学技术进行耕作的更是捉襟见肘,这就增加了农民对粮食新品种的把握程度。同时由于品种繁多,市场上渗透了不少含量不纯的粮食种子,而粮农又难以辨认真伪,购买这些种子给粮食生产也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5、外出从业人员增多,农业从业劳力越来越少。湖南是个劳务输出大省,近几年外出务工人员持续增加,留在农村的大都是老年人和少数妇女,随着农资价格的上涨和粮食收购价格的下跌许多农民都准备由原来的早晚稻改为种植单季稻了,即使如此,农民投入到田里的时间和精力也比以前减少。据龙山县调查,目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大部分是青壮年劳动力,其中35岁以下的占67.8%,40岁以上的只占11.4%。尤其是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山区贫困乡、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现象十分普遍;这些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后,把田土留给家里老人种,结果导致农业生产的劳力严重不足,给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