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一则消息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公布最新数据:去年北京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31.8%,比2000年降低4.5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有关负责人表示,从他们抽样调查结果看,北京市城市居民消费支出的结构已经出现明显变化。 去年,北京的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大关,人均消费支出13244.2元。31.8%的恩格尔系数与北京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是相称的。因此得出结论,“北京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温饱型’,上升到目前的‘富裕型’。”
消息一出,不少人对此结论表示质疑。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恩格尔系数均在20%左右。
家住北京通州区在某媒体工作的周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粗粗计算了一下,人均消费支出13244.2元,31.8%的恩格尔系数,用于食品的实际消费额就是13244.2×0.318=4211元。这就是说,一人一年的食品支出是4211元,平均每天是11.5元!“在北京工作,中午吃一顿盒饭还要10元钱,这不能算富裕。”
北京某出租汽车司机赵师傅告诉记者,自己原是首钢职工,8年前下岗了,自谋职业应聘开上了出租车。孩子今年上大一,为了保证孩子上得起学,下岗后就省吃俭用,“吃的支出在我们家的确下降了,但其余的钱要攒起来给孩子交学费,那是一笔大的开销,我们必须节俭。”赵师傅无奈地道。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实长期跟踪研究居民生活水平。他就此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虽然北京恩格尔系数降低,但恩格尔系数的准确性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合理的工农业产品比价。我们还处在一个权力市场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半生不熟的市场经济阶段,对农业保护力度较小、工农业产品“剪刀差”较大。目前在北京农副产品价格较低,而住房、教育、医疗支出相对较高,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普通百姓家庭节衣缩食来应付子女上学、购房、医疗等费用,食品支出肯定受到一定的抑制。食物支出少了,恩格尔系数降低了,但生活并没达到富裕水平。
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关于北京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另一组统计数据也印证了李教授的分析。
近日,北京市社会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一项针对1260名北京市民的最新调查显示,在消费结构中,教育、住房、医疗保健三方面的平均支出共占46.3%,“家庭设备”、“服务和娱乐”方面的支出,仅为6.9%和5.9%。
谈到对2006年的消费预期,有46.3%的北京市民持不确定的态度。49.4%的市民预期未来一年最主要的支出项目首先是子女教育,往后依次是医疗、更换家具和购买住房。
在谈到储蓄的原因时,45.1%的人说自己存钱是为了看病,43.2%的人是为了养老,37.3%的人是为了子女教育,只有20.9%的人说自己攒钱是出于节俭的生活习惯。
“以我在国外多个国家生活的经历来看,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北京还有较大差距。就是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北京也还有一定差距。”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琪延教授告诉记者,以东京为例,北京的市民受教育水平、基础设施如道路、闲暇消费等与之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发布恩格尔系数,在我看来,目前的恩格尔系数并不能反映各地的真实生活水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琪延说。
举例说明,据报道:去年广州市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7.31%,但山西的恩格尔系数早在2003年就跌到33.5%;宁夏城镇的恩格尔系数也在2004年降至36.0%。“你能说这意味着山西、宁夏居民比广州居民更早进入富裕阶段?”
还有,2004年9月20日,北京市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韩暖生说,北京城镇居民生活恩格尔系数为31.7%,标志着北京人已步入“富裕生活”阶段。而同期发布的最新资料,2003年,北京全市城镇低保救济对象是16.1万人。
王教授分析,同是恩格尔系数,国外的情形则不同。美国、英法或日本等国,都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时期,在居民消费支出构成之外,还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居民的收入水平与抗风险能力都已经历了发展的检验。在这样的前提下,恩格尔系数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居民的生活质量。而我们的社会文化、居民抗风险能力和社会保障则不能构成这种保障基础,因而,单纯的恩格尔系数评价则可能有失偏颇。
“只有在社会福利完善、社会保障充足的情况下,低于40%的恩格尔系数才可被视为‘富裕’的标志。”李实教授说 (责任编辑:胡立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