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将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打造成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一流的金融控股公司”,这一转型思路已经在华融公司的决策层中日渐清晰起来。
    华融欲打造金融控股公司
    知情人士透露说,目前华融上上下下正在为3月份召开的公司大会做准备,这次会议的主题便是“转型”。 作为会议准备的一个组成部分,华融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正在草拟之中,内容涉及公司转型的发展方向、业务平台建设、办事处发展定位等19个课题。
    与此同时,华融公司租赁业务平台、合资公司平台、证券业务平台和委托业务平台的建设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
    “华融考虑将‘德隆系’旗下的几家证券公司整合到一起,组建一家新的证券公司,成为未来金融控股下的证券业务平台。”一消息灵通人士告诉记者,对“德隆系”处置工作已近尾声,即将步入“收官”阶段。
    另外,华融下一步还将进行股份制改造。今年要对公司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改造,并促进激励机制的形成,提高包括尽职调查队伍、定价队伍,以及财务、法律、国际业务等方面的专业队伍素质,以适应转型需要。
    资产公司转型时机成熟
    无独有偶,近日有消息称,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将在收购汉唐证券、辽宁证券之后,在二者的基础上打造一家全新的证券公司。
    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总裁汪兴益日前亦公开表示:“长城公司的长远发展目标,就是朝着金融控股公司走下去”。
    一周前结束的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年度工作会议,提出要“充分运用投行手段,精心运作资源,从投行机构客户向投行产品开发和投行主体地位的大投行转型”。
    看来,尽管国家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的方向尚未完全定位,但“金融控股”已成为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谋而合的选择。
    专家分析认为,最近一两年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实践中已具备了向金融控股转型的条件。以华融为例,它具备了资本金、引资、经验等诸方面的优势。
    华融刚成立时,资本金为100亿元,其中现金40亿元。目前,其资本金已增加到108.59亿,其中现金95.37亿元,现金占整个资本金的比例达88%。如此雄厚的资金实力有利于其收购、设立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
    另一方面,从2002年底率先与摩根斯坦利、高盛公司分别合资设立第一联合、融盛资产管理公司共同处置不良资产开始,华融已经与外资金融机构设立了8、9家合资公司。如此成功的引资成绩,将让其在未来的金融版图扩张过程中如虎添翼。
    2004年8月起,华融开始全面参与“德隆系”风险处置工作。这让华融获得了从事证券业务的经验,也证明其有能力将业务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
    专家说,上述优势在其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身上同样具备。考虑到华融、长城、东方、信达与工、农、中、建四大行之间的天然渊源,其在投行业务方面早已崭露头角,特别是过去一、两年托管问题券商、信托公司的表现,可以预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型成为控股、参股银行、证券、基金、保险、信托等行业子公司的金融控股集团,应是情理之中、大势所趋。
    转型尚待政策东风
    尽管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都有转型金融控股的打算,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条件,但业内人士指出,能否顺利转型还需政策东风徐徐吹来。
    业内人士指出,就政策而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型之路存在的障碍包括:从大的发展思路上看,决策层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定位还未最后明确,是发展成专业性、商业化的资产处置机构,还是发展成以并购重组、改制、资产管理为主的投行机构,亦或金融控股公司,都还在争论之中。
    从具体的业务准入上看,目前许多业务资格对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还有限制。没有市场准入的通行证,资产管理公司关于产品与业务创新的种种设想只能停留在规划层面,包括其一直渴望的资产证券化业务至今未曾获准开展。在长城公司总裁汪兴益开列的业务清单上,除了不良资产处置,基金管理、担保、信托等方面都是资产管理公司希望进入的领域。他说,如果等到政策性不良债权资产全部处置完了,再来研究资产管理公司的市场准入问题,就会造成被动局面。
    此外,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与金融控股公司相关的法律法规。
    不过,专家指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已经明确提出“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央行主持的金融控股公司的规章已在草拟之中,对金融控股公司的资本金、风险防范能力以及业务范围都将作出明确规定。这些将从大的制度环境上有利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转型。
    “不能等政策出台才开始谋划怎么做,现在就要夯实基础,做好产品、机制、人才的战略准备。”在华融总裁丁仲篪看来,事在人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