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福州海关获悉,目前我国医药品出口保持较快的增速,已跃居为世界原料药第二大生产国和主要出口国,但仍存在着三大制约因素。据福州海关统计,2005年福建医药品出口1.14亿美元,比增26.8%,高于全国医药品出口增幅9.6%。
    出口的医药品主要为抗菌素、中式成药和医用敷料,其中,抗菌素(制剂除外)出口6587.6万美元,增长45 %;中式成药出口1780.7万美元,下降3.2%;医用敷料出口607.4万美元,增长55.9 %,以上3个品种出口值合计占全省医药品出口总值的79%。出口市场分布在4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欧盟、印度、香港、韩国和美国是5个主要出口市场,出口值约占全省医药品出口总值的70%,对印度和美国出口增长尤其迅速,增幅分别达68.1%和46.2%。出口企业中民营企业是拉动出口的主要力量,共出口医药品6660.5万美元,占出口总值的58%,增长36.1%。
    福州海关有关人士指出,目前我国医药品出口仍存在三大制约因素:
    一是出口结构不够合理,产品技术含量低。我国医药品出口中超过90%是原料药,出口产品主体以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都较高的化学原料药、中药材,以及技术含量低的医用敷料等为主,而以生命科学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医药产品出口比例较小。以福建为例,2005年该省以生命科学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医药产品出口2024.9万美元,仅占全省医药品出口的18%,其中,生命科学技术药品出口1870.5万美元,生物技术药品出口仅154.4万美元。
    二是医药产品出口自主品牌少,国际竞争力不强。商务部公布的2005-2006年度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名单中,医药保健品品牌数量仅占品牌总数3.7%。其中,化学药物品牌5个,中药品牌1个,保健品品牌1个,相当多的医药出口企业榜上无名。目前,我国获得FDA、COS等国际认证的企业和品种数量并不多,走向世界的步伐缓慢,出口产品中其它国家和地区贴牌(委托加工)的药品多,而自主品牌药品较少,我国有沦为跨国制药公司原料供应基地的危险。
    三是研发投入少,医药科技创新能力弱。国外大型制药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例约为10% -15%,而我国仅为1%。由于投入研发的经费少,企业发展的后劲明显不足,非专利药研发滞后,境外注册认证少。我国的医药产业虽然近年产值每年增幅达18%,但仅有3%属自主研制。
    近年来,有关部门加大了对医药出口的政策支持。2005年,商务部等八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扩大我国医药产品出口的若干意见》,今年,商务部又认定了15个城市作为国家医药出口基地;福建近期出台了《2006-2008年福建省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决定把医药产业作为全省的战略性产业加以培育,这些都将有力推动医药产品的出口。对此,福州海关建议,医药出口企业应以此为契机,一方面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集群、培育区域品牌,加强自主研发,积极引进国外先进适用的技术,扩大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医药产品出口;另一方面,积极关注世界医药市场发展的最新趋势,及时把握发展非专利药的机遇。
    目前,全球非专利药市场价值约为400亿美元,并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到2008年,全球非专利药市场价值将达600亿美元以上,同时有100多个专利药陆续到期。这给我国医药出口企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医药出口企业应充分利用我国西药原料药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和优势,力争在世界非专利药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逐步完成从低水平仿制到自主创新的跨越。
|